
第18章 老卒
“自然是我师父典韦了。”
听到典韦这个名字,杨彦很激动。
毕竟刚穿越来就能碰到三国顶尖猛将,太难得了。
这典韦一人就能比得上数百精兵。
一定要把典韦弄来!
那就要把贾隋虐的惨一点了。
杨彦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一出手便用上了全力。
且第一招便是迎头劈砍。
枪做刀用,与众不同。
只是十几斤重的镔铁长枪有些轻了,算是勉强够用。
枪锋砸下来的瞬间,发出了剧烈的爆空音。
贾隋听到这爆声就暗叫不妙,他没敢硬接,而是翻身躲过。
枪锋砸在地上,尘土飞扬。
若是以前的铁叉,肯定会当场断掉。
而这镔铁长枪却把地面砸出一个坑。
周围人们发出一阵惊呼,显然都被杨彦的爆发力惊到了。
“哼~拙劣!”
贾隋听到周围人对杨彦的惊叹,颇为嫉妒的哼了一声。
结果,杨彦的一招横扫搞得他十分狼狈。
紧接着,杨彦的枪锋又直刺来了。
贾隋出戟试图拨开他的枪锋。
杨彦等的就是他这一招,他枪杆一沉,挂住他的双戟之后猛然一掀。
本想让他双戟脱手。
没想到贾隋双腕顺势一番巧妙的化解了杨彦的巨力。
杨彦再次出招,力大势猛。
贾隋凭借灵巧身形,纠缠了几十回个才被打掉了双戟。
没了兵器的贾隋立刻认输:
“军侯武艺高强,我输了。”
杨彦收枪,对他印象改观不少。
这人虽然张扬,但敢做敢认。
且他武艺不俗,尤其机敏。
杨彦笑着赞道:
“我能赢是占了力大的便宜。”
“但论技巧,我不如你。”
贾隋也随着谦虚起来:
“军侯过谦了,其实我尽得师父戟法真传,仍不能胜军侯,可见军侯枪法厉害。”
厉害吗?
杨彦不太清楚。
其实,杨彦这两天才跟着老里长学了几招枪法。
招式简单,但用起来似乎很不错。
贾隋心服口服之后,干脆的报名应征。
杨彦让他做了伍长,带领他带来的几个小伙伴。
然后,杨彦便催促他把典韦叫来:
“你师父典韦定是英雄,可否引来相见?”
“或者,我自去拜访如何?”
贾隋一口答应:
“好啊。”
“军侯若去,师父定然高兴,而且我父亲说不定还会捐赠些战马。”
贾隋家在东边五十里外的恒县。
快马一日可来回。
就在杨彦准备启程时,夏县却有斥候来求救了。
“夏县遭到贼寇攻击,请求支援。”
送信的斥候并没有进瓮城,而在城墙下喊。
喊完之后,斥候才发现这瓮城中守备力量不足,那城上守军竟然拿着木棍!
原本斥候看到城墙上有“河东铁骑”的战旗,还以为这有骑兵队。
结果却很失望,他颇有些无奈的问:
“河东铁骑?你们有多少人?”
杨彦骑马出城,腰上挂着的军侯铜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斥候见了铜印,立刻下马行礼:
“不知军侯在此,属下知罪。”
斥候态度变化巨大,这就是军侯带来的权力。
杨彦没为难斥候,问道:
“恕你无罪,夏县情况如何?”
斥候忙道:
“夏县遭到数千贼寇围攻,卞喜将军让我去恒县求救。”
“属下看见这里有河东铁骑战旗,因此来喊一嗓子。”
杨彦又问:
“夏县能支撑多久?”
斥候擦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有些无奈道:
“夏县县令带着族兵跑了。”
“如今是卫主簿暂代县令之职,恐怕……”
杨彦忍不住卧槽~了,这些地方主官都喜欢临阵脱逃么?
深吸一口气,杨彦追问:
“夏县还有多少兵?”
斥候回答很快:
“近两千人。”
杨彦觉得两千应该能守住夏县了。
这时,贾隋凑过来给了斥候一封信,让他交给典韦。
一起过来的何闾师提醒道:
“夏县是大城,两千人防守艰难。”
“而且夏县南城墙去年被水冲垮了,虽已修补却不够坚固。”
杨彦知道何闾师颇有几分谋略,便问他:
“你觉得夏县能支撑多久?”
何闾师干脆道:
“三五天。”
“所以斥候才着急求救。”
说话间,那斥候已经向东走了。
杨彦回城召集众人商议:
等恒县援兵来了一起去救?
还是现在就组织骑兵去救?
杨彦原本有二十骑,之后抢来三十匹战马,可以再募三十骑兵。
但这五十骑都算新兵,未经训练,所以战斗力无法保证。
罗轩等人立刻沉默起来。
贾隋也没说话,显然是对这五十新兵没有信心。
何闾师张了张嘴,却终究没说什么,因为他的家眷就在夏县,
所以他的建议会让大家觉得有失偏颇。
一向擅长拿主意的里长也没决定,而是道:
“军侯,你觉得呢?”
里长刻意喊他“军侯”,意味深长。
杨彦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口气果决的开口:
“夏县若破,我们瓮城不可能独存。”
“所以必须救!现在就去!”
“贼军没了战马,而我们却有机动优势。”
“傍晚出发,今夜就能奔袭敌将中军。”
“若能斩首,围城自解。”
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众人被杨彦这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
尤其是杨彦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极具感染力。
老里长看到杨彦越发果决,心中更赞了。
刚猛果敢乃是首领必备的品质。
他合格了!
老里长倏然起身,道:
“我在周边村镇还有些老友,都当过兵。”
“我现在派人去找他们,傍晚就能赶来,跟军侯一块杀敌。”
此时的老里长身上迸发出一种坚韧的悍卒气势。
他就像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沉默厚重、坚不可摧。
杨彦听说老里长之前就是边军,传闻他军功卓著,杀敌无数。
以前杨彦还有所怀疑,
如今,他信了。
接下来,便是挑选骑士,战前准备。
可惜,骑士选出来后,刀枪不足。
好在人手一把长弓,算是少许安慰了。
杨彦搜集酒水,准备做个简单的酒水蒸馏提纯。
因为战斗中难免受伤,有了酒精就能降低感染率。
在这医药缺乏的冷兵器时代,直接战死的不多,多是因伤减员。
只要能处理好伤口康复,杨彦的军队就能保持极高的战斗力。
杨彦搜罗了酒后,见王蓁一脸担心的看着自己,便干脆把酒精蒸馏的任务交给她了。
中午,又有些镇民返回,且其中还有罗轩的家族商队。
商队带来了十几匹马,还有些铁件。
杨彦大喜之余,挑选骑士,并找工匠锻造刀剑。
只有一下午的时间,刀剑赶制必然拉胯,但也比没有好。
半下午的时候,一个老兵骑着大马来了。
即便距离很远,也看出这老兵年纪大了,身影佝偻。
等他近来,才发现他苍老的脸上刀疤纵横,狰狞如同恶鬼。
而他眼睛则冷漠的过分,眸如深井无波。
杨彦看到他的第一眼,便知他是从尸山血海跑爬出来的老卒。
里长热情的拉着刀疤老人近前,对杨彦道:
“叫七叔。”
杨彦恭敬的喊了声七叔。
不过七叔却很厌恶的撇他一眼,没有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