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软件功能安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本书赞誉

智能汽车是ICT、AI等多领域技术与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其中,功能安全,特别是软件定义汽车下的软件功能安全,成为当前讨论和争议的焦点。本书基于软件正向开发研究和产业实践,系统阐述了该领域的背景与意义、开发体系与技术,以及通用流程与方法。书中还对智能汽车软件架构的全栈功能安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这本书是少有的智能汽车技术和产品落地实践方面的优秀指导书。

尚进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技术专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基础软件工作组组长

功能安全概念以及标准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实践。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落地,很多传统汽车的开发准则和概念在新的智能驾驶开发环境下,又引起了广泛讨论。本书很好地结合了传统与新兴的安全标准,并结合战略概览与战术解决方案,提供了实用的见解和创新方法,使复杂的安全概念变得易懂且具有可操作性,是智能汽车领域相关从业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汪堃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

汽车产品智能化的核心是软件,由软件实现功能并保障安全,但智能汽车软件的复杂特性也给功能安全带来了挑战。在这种困局下,本书提供了标准遵循与应变之策,给出了适用于智能汽车软件的功能安全流程体系、方法及技术措施,并通过示例生动地展示了应用与实践过程。因此,本书极具实践指导意义。

胡大林 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与丹丹认识多年,也有幸共事过一段时间。我和丹丹对于智能汽车一定要安全地交付到客户手中、安全地提供服务这一目标的执着度是高度一致的。丹丹这几年一直在智能汽车系统的功能安全领域深耕,也在很多重要的场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一直在做产品的研发与交付,经常能从丹丹的分享中汲取一些思路和营养。丹丹的专业性和持续的付出让我们敬佩,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整理出对这个领域的系统性思考,为行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韦峻青 安波福前无人驾驶全球工程副总裁、卡尔动力CEO

软件定义汽车已经从幻想走进了现实,汽车90%以上的功能都已经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然而,创新技术的交叉融合给传统主机厂、整车开发及安全设计工程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欧洲车企倡导的AUTOSAR体系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土壤中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在安全和可用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整个行业追逐的目标。本书作者具有10余年功能安全从业经验,她在书中从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战术、ASPICE软件架构和开发闭环、类AUTOSAR应用层面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实践引导性、工程落地性,是行业内鲜有的与时俱进的著作。

王发平 三一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研究院院长

市面上关于汽车功能安全的书籍大多是对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体系的解读,简述功能安全体系、要素、流程等内容。本书则总结了智能驾驶系统开发工作中软件功能安全的开发经验,直面复杂的驾驶场景导致系统功能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算法的不可解释性等难题,探索智能汽车软件开发中如何贯彻功能安全,以确保智能汽车软件的安全性,值得阅读。

朱西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本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智能汽车安全的核心技术脉络,还通过生动的案例与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了解自动驾驶安全相关的核心标准。在当前智能网联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安全愈加重要。本书直击行业痛点,对于从事汽车研发、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技术的学习者来说,是一本极具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李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标准化工程师

丹丹作为在功能安全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除了具有丰富的一线功能安全产品的研发经历之外,还对功能安全标准和理论有非常深刻的见解。本书全面阐述了她对智能汽车软件功能安全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认知,指出了当下的痛点,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安全的本质就是在追求确定性”,这句话让我备受启发,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为智能汽车的安全增加更多的确定性。

方云根 CNAS功能安全认可评审技术专家、证源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