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你看我怎么修理他们!
“他吗的气死我了,一群小王八羔子,你等我当了领导的,挨个收拾你们!”
刘俊生气得嗷嗷叫,回到工位上,骂骂咧咧,那眼神,恨不得把韩世明给撕成八块!
韩世明搓搓下巴,看着徐主任的办公室门口人来人往,看这架势,修配厂这事八成稳了。
看来赵大小姐的话不错,先可着他们折腾,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这腾出什么花出来。
等时机成熟,咱们就扯旗单干!
整个下午他都有些心绪不宁,想起上午赵大小姐反常的表现,心就怦怦跳,他甚至有一种错觉,赵大小姐不会是假戏真做,真要当我对象?
开玩笑,人家啥身份啥家世,咱们……
也没必要妄自菲薄吧小韩同志!
他脑子里像是多了一红一蓝两个小人,红的说赵庭芳喜欢他,蓝的说赵庭芳不喜欢他,砰砰来回干架。
喜欢?
还是不喜欢?
真让人头大!
一直捱到下班时分,也没分出个胜负对错,他看看自己今天的工作量,苦笑一声!
女人啊,果然影响我的工作效率!
打了个哈欠,韩世明背上工具包,路过供销社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推开门走了进去。
刚到杨家粉房村,离得老远就看到赵庭芳坐在马车上,车上满满的都是收获的黄豆秧。
“哥!”
看到他,赵庭芳大眼睛一亮,从车上跳下来,冲他招招手。
“今天多谢你帮了我的忙,这个送给你……”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袋子递给她,赵庭芳接过来一看,嚯!
东西可倒是不少!
两盒蛤蜊油、一瓶雪花膏、一袋炼乳、两瓶鱼罐头,还有一块绣着“鸳鸯戏水”的花枕巾。
“你呀你,有钱就乱花,现在挣点钱多不容易……”
赵庭芳嘴上嗔怪两声,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根木头终于开窍了!
不枉本姑娘那么帮你!
“走啦,回家去!”
“嗯嗯,回家,回……”
乍闻此语,韩世明忽然有了一种错觉,似乎两个人要回的不是各自的家,而是属于他们的小家……
“阿哒!”
脑海里红色小人飞起一脚,把蓝色小人踹翻了!
“猫猫你说,她到底喜不喜欢我?”
老猫难得跑回来“临幸”韩世明一下,他一把抱住老猫,发出灵魂质问。
“喵!”
老猫翻了个白眼,从他怀里挣脱出去,跑到知青点去帮他问话了。
“唉!”
韩世明翻来覆去,眼前全是赵庭芳的影子,挥不去,忘不掉,想不开。
女人啊!
女人!
他打了个哈欠,算了,天大地大,睡觉最大,女人这事,还是等醒来之后再慢慢琢磨吧!
自打当着徐主任和唐会计的面,赵庭芳大大方方承认和韩世明处对象之后,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了,徐主任再也没找过他,而唐会计每次看到韩世明,都会叮嘱他一句好好跟人家姑娘处,小赵那孩子命苦,别辜负人家云云。
看样子唐叔是当真了。
“韩世明同志发明的背负式玉米收割机具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在复杂地形进行收割作业等诸多优点,是一项有着极高实用价值的优秀农机具,经过青石县在秋收过程中统计的数据来看,平均小时收获量在三亩左右,效率是人工的十二倍……”
周县长站在桌边,手撑着桌角,将省里发下来的文件看了又看。
“咋样省里的批示下来了?”
白书记急匆匆推开门,抓起挂在墙上的毛巾擦了擦手,焦急问道。
“嗯,早晨就送过来了。”
周县长将文件递给他,白书记飞快从纸页上扫过,看到上头大领导的批示,高兴得使劲攥了下拳头!
“上头已经同意在咱们青石县三道沟农机站进行试点,大规模生产这种背负式收割机,并拨款三万块,作为初始投资。”
“咱们县财政还能挪出两千,多多少少就这些了,对了老徐那边咋安排的?”
“他的意思是两头一肩挑,由他兼任修配厂厂长,同时把老王和老刘两个骨干派过去,基本上就能把场面撑起来了。”
“老王那人能行吗?”
白书记皱皱眉,“世明呢,他咋安排的?”
“他说世明现在是农机站的顶梁柱,还要带仨徒弟,不能轻易动,要不农机站这头的工作就全垮了!”
“这倒也是!”
白书记低着头,又把文件扫了一眼,“现在最缺的不是人,是人才啊!”
“谁说不是呢,要是老天爷给你安排十个八个韩世明那样式的棒小伙,你还有啥好犯愁的?”周县长哈哈一笑,“世明那孩子毕竟年纪轻,资历浅,仓促推到重要岗位上,怕是难以服众,先就这么安排,要是他们干不好,咱们再顺理成章把世明安排进去挑大梁,到时候谁也挑不出理。”
“行吧,就按你的意思,先这么干!”白书记手下意识捂了捂右肋下,皱皱眉,“干得好还则罢了,要是干得甩裆尿水的,你看我怎么修理他们!”
“哈哈消消气,对了上头下了通知,过阵子市里要组织个表彰大会,点名让世明参加,你看要不要现在通知他一下?”
“那倒赶趟,提前一两天告诉他都行,现在各地秋收咋样了?”
“三道沟公社已经把所有苞米都收完了,其余的公社还在用手掰,进度最快的团营子现在也才收了不到四成。”
“这不扯呢么,图纸不早给各地农机站发了吗?这他妈的,就是观望啊瞅啊,有好东西都不敢用……”
白书记烦躁跺跺脚,“走,下去看看!”
“刚才是不是又疼了?你把药带上……”
“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俩人匆匆蹬着自行车,又干到乡下,深入田间地头监督秋收工作。
时令已经进入十月,各地都忙着抢收庄稼,因为夏天干旱的原因,今年的产量远不如往年,减产是定型了。
可究竟能减产多少,秋收还没结束,两位领导心里也在打鼓。
“还是你们公社有效率,比往年提前二十天完成了秋收工作。”
坐在三道沟公社秦书记的办公室里,两位领导翻阅着账簿,周县长接过秦书记递来的烟,从桌子上抓起火柴点着,“算没算出来今年苞米亩产多少?”
“杨家粉坊村刚打完苞米,他们简单算了一下……”
秦书记指着账簿上的数字,“去年他们的苞米亩产是五百五十七斤,今年因为旱情,降到了四百九十斤。”
“一亩地少收八十斤,这不扯呢!”
白书记眉头紧皱,“知不知道其他公社咋样?”
“我们虽说今年减产,但相比其他公社还算可以,像别的公社,因为没用上灌溉喷头,好多坡地都没引上水,都绝收了,小苞米还没炕沿高。”
“亩产四百九也可以了,至少公粮和口粮没问题。”
见白书记脸色阴沉,周县长冲老秦使了个眼色,帮他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