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5章 地煞消息
既已知道方向,李恒只是浅尝辄止,并询问起吕姓老者,“器铭之境”和“心印无锋”后面剩下的两个境界。
“第三重境为‘万象化枢’,此境不再拘泥于阵旗或阵基,一草一木,皆可成阵。”
“第四重境则是‘虚空生莲’,念动之间,阵纹自虚空显化,目光所及,皆为阵域!”
吕姓老者将自身所知尽皆说出,不过后两个境界,他自己亦还未涉及,故而只是照本宣科,将古籍上的记载,一字不落说出,却无法更进一步探讨。
“阵师四境,并非只取决于对阵道的理解,对于神识的强度,亦有要求,在练气境时,神识无法外放,纵然你于阵法一道再有天赋,也不可能进入‘心印无锋’之境。”
“后面两个境界也同样如此,恐怕需得凝结金丹后,才能修成。”
吕姓老者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又与李恒相谈片刻,看他手指不断在空中划动,知他迫不及待想要开始所谓的“练习”,也便顺势告辞。
二人洞府皆在太和峰,想要交流,随时都可,并不急在这一时。
送走吕姓老者后,李恒便又开始闭关,将洞府之事,交给了两个道童打理,并让他们去到招摇峰,为自己购买大量阵旗,且顺便打听,是否有道兵之宝的消息。
鱼龙幻光旗只是下品法器,他都无需试验,便知那些鱼龙,绝对无法承受筑基级数阵纹的力量。
这次与吕姓老者的交流,虽然只有一夜时间,但却已为李恒阵道之路指明前进的方向,想修成“心印无锋”,李恒已摸到关窍,还需大量的练习。
将边缘略有粗糙的煞印打磨圆润,使境界彻底稳固下来,这是水磨功夫,亦急不得,需在这次闭关中完成。
筑基之后,已可以将法术铭刻到神魂上,如此一来,日后无需掐诀与念咒,念动之间,便能将这些法术瞬间激发。
在未寻到地煞之气前,李恒时间还算充裕,可以将自己法术上的短板慢慢弥补。
可惜《龙虎大丹经》上,或许是觉得法术级别的神通,太过基础,故而并未收录。
里面只有十一门灵术,其中八门,需结成煞丹后才能修行,还有三门,修行的前提条件,更是龙虎大丹,这都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李恒也只能看着眼馋了。
一眨眼间,已过去四年。
因常邀吕姓老者坐而论道,李恒在“心印无锋”上的进度,还算喜人,如今已勉强能够铭刻筑基级数的小迷踪阵,只是成功率还不高。
气海之中,煞印圆融无缺。
得益于他在练气后期时,便引玄霜地煞入体,《龙虎大丹经•地煞篇》第一重境界,早在两年多前就已经圆满。
“小清风遁术”和“不败金光护身功”这两门法术,被他铭刻到了神魂上,前者施展出来,身化清风,不再如练气境那般,只能贴地飞行,而已是一门真正的飞遁之术。
“呵斥术”与“离火焚神咒”彻底融合,虽还是被称作“呵斥术”,但已成为专攻神魂的全新版本,同样被李恒铭刻在了神魂上。
其他类似“小云雨术”、“袪尘咒”、“避水咒”这些小法术,更无需多言,不过随手之事。
除此之外,他还新学了几门法术。
春风化露诀:取“春风化雨,滋润万物”之意,专门用来修补肉体之伤。
无形如意网:则是将真气化作丝线,编织成网,是一门擒拿之术,不过那些丝线,刚时亦可化刃切割,当作攻伐之用。
至于“藏形匿气术”和“搜魂术”这样的,顾名思义,各有作用。
李恒今日本在继续参悟阵道,静室的阵法,却被突然触动。
知是那两个道童有事禀告,便暂且按耐下心思,也未急于开门,声音透墙而出。
“何事?”
“老爷,九尘楼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寻到‘黑水阴煞’了。”崔磊的声音传了进来。
“可有带些黑水阴煞的样品过来?”李恒古井无波地问道。
这四年里,类似之事有过几次,但看李恒气海之中,如今还只是孤零零一枚煞印,便可得知结果。
因此对于这些空口无凭的消息,他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
“有的老爷,九尘楼的石泰前辈还特意让我带回来,给老爷过目。”
崔磊双手捧着一只小瓶,正躬身立于门外,在话音落下后,便听轰然一声,石门打开。
“拿来我看看。”
待得到自家老爷召见,他才进入室内,将手里的小瓶递到李恒面前。
这小瓶普普通通,其上有禁制封锁,使瓶内之物,气息不会外泄。
但当李恒握住小瓶时,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将瓶塞打开,神识往里扫去,只见其中装盛着小半瓶颜色乌黑的液体,给人一种阴暗、死亡、污秽的感觉。
“的确是黑水阴煞!”
李恒此刻才双眼一亮,从瓶中摄出一滴黑水,暗运《龙虎大丹经》,见那滴黑水在经脉中顺畅流淌,已是确定了此地煞的真实性。
黑水阴煞,传闻是五万年前,天墟遗迹从天空坠落时,有一口连通九幽的冥泉崩散,落于各地,再经时间变迁,最终才化作地煞。
在《龙虎大丹经》的地煞榜上,排名第三十六。
以其凝聚煞印,李恒真气之中,将会带上一些阴冥、死寂的气息。
“石泰前辈说,那位寻到黑水阴煞的修士,并不愿透露太多信息,若老爷有意,可在明日巳时,前往云墟坊的揽月酒楼面谈。”
崔磊说出了一个具体位置。
李恒点头,让他退了出去。
摩挲着手里的小瓶,几乎没有太多犹豫。
无论那修士提出什么条件,都等到明日见过一面再说。
……
翌日。
揽月酒楼。
当李恒被引至定好的包间,推门而入时,里面早有两名修士等候多时。
“麻烦李前辈亲自跑一趟了。”
其中一人,自是熟人石泰,见李恒到来,连忙起身行礼,并将其请至上座。
除石泰外,屋内还有一人,却是一名身材伟岸的年轻修士,穿一身利落劲装,方面大耳,卖相上佳,像是江湖侠客一般。
“在下郑炳义,见过李前辈。”
年轻修士向李恒见礼,表现虽说不卑不亢,但从其语气之中,李恒还是听出了一些忐忑不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