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中小学校保健室、卫生室的工作职责与要求
一、中小学校保健室、卫生室的工作职责
学校保健室主要承担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工作。
学校卫生室除承担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服务外,还应开展面向学生的一般常见病初步诊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研究,开展针对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
2.卫生保健服务
(1)健康体检:
包括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和群体健康评价。
(2)健康咨询与指导:
包括合理膳食、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病防治等。
(3)传染病、常见病预防与管理:
包括传染病、常见病监测,传染病疫情报告,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生的传染病、常见病预防控制。
(4)学校场所卫生管理:
包括学校场所教学、生活、环境、食品和饮用水等方面的卫生管理。
3.现场救治与送诊
学校内人员发生的伤害、急性发作的危重病例和不明原因的危重病例应得到及时的现场急救,并及时地送往医疗机构就医;指导学校师生及其他员工开展救治技能培训和演练等红十字会相关工作。
4.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准备,配合实施处置工作
制定完善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并及时根据要求更新内容,开展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好健康教育。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报告,并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配合开展调查、采样和检测等工作,落实应对措施。
5.其他
常见病初步诊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等。
二、中小学校保健室、卫生室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校学生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以强化学生健康理念、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本校学生提供公平、连续性的卫生保健服务。
2.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和学生健康档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逐步建立特异性体质和特殊疾病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生晨检和健康观察、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等学校卫生保健相关工作制度,正确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积极参与学校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校生活环境卫生和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
5.加强与校外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协同,充分发挥教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资源的作用,形成功能衔接、优势互补、依责履职的合作机制,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实行“联防联控、联处联报”模式,切实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6.学校卫生室在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建立分诊机制,制定转诊标准,加强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级、三级医院的协同,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急、重症学生患者的转诊工作。
三、中小学校保健室、卫生室的要求
1.硬件设施
学校内设卫生保健室设备设施配备标准,应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由教育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
新开办的学校应将内设卫生保健机构纳入学校基建总体规划,并将学校内设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及其标准化建设作为必备的开办条件之一。
卫生保健室的各类用房和使用面积达标。非寄宿制学校的卫生保健室应设预防保健室和观察室,两室总面积达28m2;寄宿制学校的卫生室应设预防保健室、观察室和诊疗室,三室总面积达40m2;健康教育(专用)教室应达60m2。
卫生保健室的方位和室内、外布置要符合要求。应设在首层,邻近体育场,方便急救车就近停靠;附设最小面积为20m2的候诊空间;各室设洗手盆、洗涤池和电源插座;保健室旁设卫生健康宣传栏。
卫生保健室的器材配备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有关要求。
学校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椅、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
学校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椅、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药品柜、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污物桶等。
保健室或卫生室还应配备可上网的电脑,并确保网络畅通;有可正常使用的学校卫生工作相关软件。
2.人员配备
学校卫生室或保健室的人员包括卫生保健教师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保健教师应具有医学相关教育背景、取得教师资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医师应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学校应按标准配备卫生保健人员,在校学生数在6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可只配备卫生保健教师。寄宿制学校和在校学生数在600人及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其内设卫生保健机构还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应按在校学生数不低于600∶1的比例配备。
3.工作制度与流程
学校卫生保健室应有健全的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学校日常饮食饮水和校园环境卫生的检查和监督”“学生体检和健康档案管理”“师生卫生保健”“学生意外伤害和紧急疾病的现场处置和送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制度;卫生保健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上墙、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