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罕见病诊疗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实例分享

患儿女,15岁(2000年9月出生,随访时间至2018年8月)。因“精神行为异常、低热4天,间断抽搐40小时”于2016年5月24日入院。入院前4天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逐渐不能认人,反复谵语,不能正确对答,间断刻板性双手书写动作。发热,体温最高37.5℃。入院前40小时于清醒时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四肢节律性抖动,持续约3~4分钟缓解,发作后入睡,共发作5~6次,发作间期意识不清。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无排尿、排便障碍。G1P1,生产史正常,4岁患阑尾炎,手术切除。目前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优秀。13岁初潮,经期正常。父母身体健康,否认癫痫及特殊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7℃,呼吸22次/min,脉搏120次/min,血压90/60mmHg,发育及营养正常,谵妄状态,呼吸节律规整,无发绀,皮肤无皮疹、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心率120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且柔软,肝脾未触及。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双侧跟腱反射(++),腹壁反射(-),双巴宾斯基征(-),脑膜刺激征(-),共济协调,未见不自主运动。

【检查】头CT未见异常、头颅MRI未见异常。脑脊液压力1.37kPa,常规:WBC 26个/mm3,中性粒细胞26%,生化正常,病原学(-)。盆腔B超示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图7-1A)。盆腔CT考虑右侧附件区畸胎瘤(图7-1B)。脑电图背景低-中波幅2~4c/s δ、θ波,可见不典型“δ刷”(图7-2)。血及脑脊液谷氨酸受体(NMDAR型/转染细胞)抗体阳性(+++)(1∶10稀释)(图7-3),胸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示二尖瓣轻度反流。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糖、血乳酸、血沉正常,自身抗体(-)。

【诊断】①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MDAR脑炎);②癫痫持续状态;③卵巢畸胎瘤。

【治疗】患儿住院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Glasgow评分4分,频繁抽搐,住院第5天出现呼吸衰竭,行经口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出现少尿伴高血压(血压140~160mmHg/100~120mmHg),血电解质:Na+ 104.1mmol/L,K+ 6.03mmol/L。肌酐406.5~561.9μmol/L,尿素14.4~16.3mmol/L,提示急性肾衰竭。补钠、限水及利尿,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2次后复查电解质正常,肾功能正常,尿量正常。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g/d,每次3天,共3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应用2轮,共4g/kg。针对频繁癫痫发作予苯巴比妥钠、托吡酯及左乙拉西坦、控制癫痫发作。住院第14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卵巢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畸胎瘤(图7-1C)。经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住院第21天撤呼吸机,体温恢复正常,意识障碍逐渐恢复,无癫痫发作,不自主运动基本消失,自行进食,并逐渐恢复语言、运动功能。住院第49天复查脑脊液NMDAR-Ab(+)(1∶1稀释)、血清NMDAR-Ab阳性(1∶10稀释),复查脑电图正常。共住院57天,好转出院。出院后在神经科门诊随诊,甲泼尼龙逐渐减量,6个月后停服;12个月后停服抗癫痫药物。运动及认知能力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可正常上学。

图7-1 患儿右侧卵巢肿物相关检查

A.盆腔B超,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大小6.2cm×4.0cm×6.1cm,以囊性为主,内可见杂乱高回声;B.盆腔CT,右侧附件区以囊性成分为主混杂密度包块;C.卵巢肿物病理,卵巢成熟畸胎瘤,可见脑组织、表皮、表皮附属器、消化道上皮、软骨等

图7-2 患儿脑电图

背景低-中波幅2~4c/s δ、θ波,可见不典型“δ刷”

图7-3 患儿谷氨酸受体(NMDAR型/转染细胞)抗体(+++)(1∶10稀释)

A.脑脊液;B.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