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实例精选
引自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儿童心脏病专家Juan Villafane报道的病例。
患儿男,13岁,运动时发生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立即开始,并于几分钟后由紧急救护小组实施心肺复苏,复苏后无其他脏器损伤及神经系统后遗症。救护小组记录到的最初心律是心室颤动,并成功除颤。患儿被转运至当地急诊室后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min,Q-T间期300ms,校正Q-T间期319ms。心电图T波形态异常,呈对称性,高耸、窄细,ST段缺失。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无抽搐、晕厥、不明原因死亡的家族史。
入院后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包括胸片、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53~139次/min,无室性期前收缩,测量最短QTc间期283ms。行电生理检查,心室起搏诱发心室颤动。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分别为190ms和200ms。根据上述病史及辅助检查,诊断短QT综合征。但基因检测未发现致病基因。
家庭成员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母亲和两个姐妹之一的T波形态,呈现高耸、窄细,无等电ST段特点。然而,她们的Q-T间期在360~380ms之间。均无临床症状。父亲与另一个姐妹的心电图正常,T波也正常。缺少其他家庭成员(祖父母)的心电图资料。
患儿服用奎尼丁,并植入了双腔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随访4年,无恶性心律失常及ICD放电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