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 疫苗的发展史
疫苗是怎么诞生的呢?疫苗是在千百年来人类与传染病不断地斗争中发明和发展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一、疫苗的出现
说起疫苗不得不提“天花”这个疾病,不知各位老朋友听说过没有,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数千年来夺走了上亿人的生命。
得了天花后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并出现各种疱疹和脓疱,等脓液渗出后开始结痂。天花的病死率很高,据统计近1/3的感染者会死亡,即使存活下来也会在身上、脸上留下瘢痕(疤痕)。
在公元900—1000年,我国古人发现,接触过天花痂的人可以免于感染天花或病情较轻,于是便有了“种痘”,这就是早期疫苗的雏形。

唐朝和宋朝时已有接种人痘的记载,如董正山在《牛痘新书》(1884年)中,记录了“自唐开元年间,江南赵氏开始转鼻苗之法”。
明代《种痘十全》(1628年)和清代朱纯嘏在《痘疹定论》(1713年)中,都有宋真宗时期(997—1022年)峨眉山人给丞相王丹之子王素种痘的记载。
清政府组织编写的医学著作《医宗金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1742年)中,记录了用三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痘浆法、痘衣法及痘痂法,这表明人痘法预防天花已得到官方认可并用于疾病预防。

放眼全球,在1796年,一名叫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的英国乡村医生,发现把牛感染的天花痘疹经处理后感染人类,能有效预防天花,之后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以牛痘为基础的天花疫苗,也是人类最初的疫苗。
二、疫苗的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疫苗研制水平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十七世纪后期,科学家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通过对微生物的探索,发明了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疫苗研制正式从经验制苗转变为科学制苗。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细胞学等学科的发展,疫苗研制上升到分子水平。在这一时期,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到了二十一世纪,基因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学家从遗传学的角度利用新技术研发疫苗,如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就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可预防癌症的疫苗。

新冠病毒感染流行以来,包括mRNA技术在内的各种新型技术用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疫苗时代。
三、疫苗的展望
科学在不断进步,疫苗研发也在不断创新。人类最终能否通过疫苗这个武器战胜所有疾病,我们暂且不知。但是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研发更多的疫苗,如艾滋病疫苗、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疫苗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为人类的健康筑起坚固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