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败穿越西门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你为何不让他杀

东方不败离开狮子街后,并未回府,而是直奔紫石街而去。

猛兽被关进笼子里,生死可就是银两说了算。

乍见潘金莲,正坐在窗边,以手扶头痴望天空。她面容清瘦,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多了几分李瓶儿的风姿。

她只是回望了一眼东方不败,就又转头继续看天,口中说:“奴等他大半年,他一回来就以死相逼,英雄都是铁石心肠么?”

东方不败见她少女怀春的模样,心中一动,道:“英雄都免不了儿女情长,或许他算不得真英雄。”

潘金莲一撅小嘴,道:“官人,不许如此说二叔,他若都算不上真英雄,世上哪里还有英雄?”

东方不败哑然失笑,不再纠缠此事,便道:“武二刚刚误杀了李外传,如今已经被衙役押回官府了。”

“他杀李外传作甚?”潘金莲奇道,“宵小之辈,脏了二叔的手。”

“是误杀,他本是要来杀我的。”

潘金莲再次转过头来,凝视东方不败,良久,说:“二叔要杀你,你为何不让他杀?武大本就是你杀的,死了也不冤。”

东方不败浑身一震,万分惊诧地看着潘金莲,一模一样的话,他曾经对童百熊说过。

“莲弟要杀你,自然有他的理由,你为什么不让他杀呢?”

一时心魔上身,他上前一步,握住「莲妹」的手,颤声说:“莲弟,是你么?你回来了?”

潘金莲甩开他的手,嗔道:“你又魔怔了,我是潘六姐,不是你那莲弟。”

东方不败心头涌起万般情绪,这个美妇身上,巧合实在过于多了,她身上不仅有杨莲亭的影子,甚至还能看到东方不败自己。

“二叔要杀你,你为何不让他杀?”

“莲弟要杀你,你为何不让他杀?”

什么样的人,才能对自己的恩人说出这样泯灭人性的话?

东方不败像是在以旁观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

那个成天躲在深闺里的东方不败,真的是正常的吗?他的所作所为对吗?

自己把杨莲亭想象成完美爱人,不正如此刻潘金莲之于武二吗?

东方不败和潘金莲,两个疯魔的痴儿罢了。

思虑越多,他越觉得头疼,忍不住坐在桌边,扶住自己的头。

潘金莲见他如此痛苦不堪,讥笑道:“虽然你已经很像我二叔了,可假的终究是假的。”

假的终究是假的。他觉得,那是另一个东方不败在跟自己对话。

东方不败是假的,西门庆是假的,谁才是真的?

武松是真的吗?那我们把这真的打破,如何?

一念及此,东方不败下定了决心,道:“金莲,武二被关进了大牢,现在他的生死,掌握在你手里。”

杀不杀武松,对东方不败不重要,对潘金莲却意义重大。

“哦?”潘金莲看着他,说,“你是想让我杀了二叔,断了念头,然后嫁与你为妾?”

东方不败摇头说:“我刚纳了妾,没有这想法。”

潘金莲的眼神这才聚焦到他身上。

她走过去,拔下他头上的油金簪子,念道:“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就是那位「贵妾」的定情之物吧?”

说完,她把手伸到东方不败怀里,边摸索,便说:“奴送给官人的香帕呢?为何不随身带?”

随后,又沿着大腿往下摸,一直到脚,道:“奴送你的绣鞋,为何不穿上?”

东方不败叹了口气,把她拉起来,道:“我明白了,这就安排,让官府对武二从轻发落。”

潘金莲妙目一睁,眨了眨,道:“不。武二必须死!”

“你是怕他复仇吗?这不用……”

潘金莲又坐回窗边,望着天空,打断了他的话:“太阳既然不恋云朵,那就来一场黑云压城,水漫金山,把一切都冲洗干净!”

“所以,武二必须死!杀了他,官人就是不娶金莲,让金莲为奴为仆,我也心甘情愿!”

“不但要杀他,还要让他死前受尽折磨!”

说这话的时候,潘金莲依然痴痴望着天空,只是语调冷厉,不掺杂任何情绪,仿佛只是陈述一件无需辩驳的客观事实。

东方不败点了点头,可内心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

“东方不败敢不敢杀杨莲亭?”

……

玳安儿做这些事已经轻车熟路了。

他给知县送了一副金银酒器,五十两雪花银,然后典吏、行刑官也都好好打点了一番,并特意交代:武松必须死,罪名与西门庆无关。

次日早衙升厅,知县劈头就问道:“武二,昨日才说你身为捕头,要知法度,怎的转头就平白打死人。”

武二磕头,道:“大人作主,我本只欲寻西门庆寻仇厮打,不料误撞此人,一时失手,才打死了他。”

知县喝道:“误撞此人?你这厮休要狡辩,你岂会不认识他是县中皂隶?到底因何杀他,快快从实招来!”不等武松辩解,又喝令左右道:“与我上刑,人是苦虫,不打不成!”

两边闪出皂隶役卒,抱起诸多刑具,把武松掀翻在地,雨点般的板子大降下去。

二十板之后,武松连连喊冤道:“小人平日里为大人效力颇多,大人就不容细查其中缘由么?”

知县一听,愈加烦闷,道:“还在抵赖。给我继续打,狠狠打!”

接着,又是五十大板。

武松咬着牙,大喊道:“大人,小人已经查明,哥哥棺材里的药物,正是西门庆家药铺的,只要你做主,拿下西门庆,给哥哥报仇,小人就认下这误伤的罪名。”

知县更怒,道:“这厮不知悔改,快上长枷收监了去。”

接下来几日,武松又被审问,但他只是叫冤,要知县为哥哥讨回公道。典吏则连哄带骗,取了个朦胧的供证,让武松承认杀了李外传。

然后又找了酒楼小二、宾客作证,拿了仵作的验尸报告,最后一份结案文书炮制成功了。

文书上写:拟武松当街殴杀人,不为情义实为钱财,按律当绞。

一应事情准备完毕之后,文书被送往东平府复核,听候发落。

如此冤屈处理,竟已算宽大。官商勾结,最终将捕头武松,逼上了梁山,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