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宋高宗赵构!

明朝,明宣宗在位时

愤慨!

自那天道排行榜现世以来,明宣宗朱瞻基与朝中群臣的心境犹如过山车,忽上忽下,没个消停。

朱瞻基冷笑连连,话语间压抑着熊熊怒火。

“瓦剌的交换生?叫门的天子?”

“朕这位接班人,真是与众不同啊!”

朝堂上的大臣们虽不敢公然应和,但心中无不暗自点头。

你这嗣子,真是个奇葩中的奇葩!

稍作平息后,高坐龙椅的朱瞻基眼中仍流露出一丝哀伤,但他的思绪已转向新的方向。

他暗自思量,待自己百年之后,是否还应将皇位传给朱祁镇。

后宫深处

孙皇后又惊又愤,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身旁瑟瑟发抖的朱祁镇,声音颤抖地说:“你怎么能如此出格啊!”

作为皇后,她自然非文盲可比,天道排行榜上的内容她自然看得懂。

因此,她深知自己的儿子竟成了奇葩皇帝中的一员!

这如何使得,她一直期望朱祁镇能成为如李世民、朱元璋那般的英明君主,而非被世人嘲笑的奇葩皇帝!

然而,孙皇后突然灵机一动,她想到上榜者能获得天道的馈赠!

如此说来,她还有机会让朱祁镇成为一代明君!

孙皇后望着朱祁镇的眼神中再次流露出慈爱,脸上甚至浮现出一抹窃喜,或许获得天道馈赠的朱祁镇还能超越先祖,成就一番伟业呢!

明朝,洪武一十三载

明太祖朱元璋怒气冲冲,他瞪视着太子朱标,斥责道。

“你后辈中怎出了这么个怪胎?”

“怎会让那朱祁镇登上皇位?”

然而朱标并未理会朱元璋的呵斥,只是呆呆地望着朱棣。

此时朱元璋才恍然大悟。

那是朱棣的后裔!

“不对,我之前就想到了,根据字辈来看,这分明是朱棣的血脉!”

朱元璋的眼神瞬间变得冷若冰霜,他狠狠地盯着朱棣:“老四,你作何解释?”

原本正与兄弟们嬉笑打闹的朱棣顿时愣住,他结结巴巴地说:

“父皇,大哥,我真不知道啊!”

“你们也知道,我绝不会背叛大哥的。”

“所以都是后人的错!肯定是!”

朱元璋冷哼一声,坐回龙椅,沉声道:“哼!谅你也不敢!”

“不过若让朕发现你日后谋反,定扒了你的皮!”

朱棣浑身一颤,使劲点头,他坚信自己绝不会谋反!

至少,不会背叛大哥……

……

【梗百科解释: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明堡宗,土木堡战神等称谓,来源于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在瓦剌(蒙古部落)南侵时,不顾群臣反对,仓促率20万精锐亲征。

行军途中,王振专权导致路线反复更改,军队疲于奔命。最终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被瓦剌骑兵包围,水源被断,明军陷入绝境。

瓦剌发动突袭,明军几乎全军覆没,王振被杀,朱祁镇本人被俘。此战导致明朝开国以来的精锐部队(包括三大营)损失殆尽,武将勋贵集团遭受毁灭性打击,国力急转直下。

瓦挟持朱祁镇进逼北京,明朝一度面临亡国危机。

幸而于谦等大臣拥立景泰帝(朱祁钰),组织北京保卫战,才挽救危局。

皇位更迭:朱祁镇被俘后,其弟朱祁钰即位,八年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复位,废景泰帝,诛杀功臣于谦,引发朝野动荡。

土木堡之变被视为中国古代帝王亲征最失败的案例之一,朱祁镇成为唯一被异族俘虏的明朝皇帝,其军事能力成为后世笑柄。

复位后宠信奸佞、迫害忠良(如杀于谦)、废除景泰新政,进一步加剧明朝统治危机,被视作昏君典型。

黑色幽默:网友以“战神”反讽其“战损比惊人”(葬送20万大军)和“战果辉煌”(成就敌人俘虏皇帝的壮举),凸显其历史负面形象。】

【梗百科之叫门天子:是指土木堡被俘后的“叫门”行为

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后,瓦剌首领也先意识到他的利用价值,挟持他作为“人质”,试图以皇帝的名义逼迫明朝边境城池开门投降。

比如在宣府,瓦剌挟持朱祁镇至城下,要求守将杨洪开城。杨洪坚称“只知守城,不知有上皇”,闭门不纳,甚至以弓箭射退瓦剌军。】

与此同时,天幕也走马灯一般的大概放送了朱祁镇的一生。

【最后评价:这位深宫成长的明朝皇帝朱祁镇,九岁登基即陷“主少国疑“困境。虽有三杨辅政、张太后摄政,但自幼缺乏帝王历练,既未得群臣敬畏,又视辅政体系为枷锁。】

【正统七年皇权悬空之际,他倚仗宦官王振拢聚权柄。】

【尽管王振遭文臣群体极力诋毁,究其本质,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随时随地,皆可舍弃。】

【按理说,待权力尽归己手,便应过河拆桥,除王振以肃朝纲,慰民众之心。】

【然朱祁镇未曾受过完整的帝王教导,又岂知该如何行事?】

【他唯有选择信赖王振,坚信自己能为大明开创辉煌未来。】

【于是,在诸多因素的交织下,朱祁镇成了中原史上少有的,在后世能成为拥有如此之多热梗的奇葩君主。】

【不能说他天生便是奇葩。】

【只能说,一个正常人在未得正确教导之前,难以驾驭一个庞大的帝国。】

【最可能的结局,便是如同朱祁镇这般了。】

......

明朝,洪武一十三载(另一场景)

当时而暴怒,时而无语,时而可笑的一路心情五味杂陈的看到了朱祁镇的夺门之变时,老朱总算看到这个不肖子孙为数不多的展现出了他的胆魄时刻,可这该让众人欣喜吗?

不。

此刻的明太祖朱元璋满心困惑,他无法理解。

为何朱祁镇在这一刻,如此英勇,如此有胆,却在被也先囚禁时,那般懦弱,那般令人不齿?

若不知朱祁镇曾对异族卑躬屈膝,他对于朱祁镇复辟之事,虽仍会恼怒,却不会像此刻这般,感到无尽的怅惘。

这位年逾半百,却依旧健壮如牛的汉子。

在这一刻,竟突然驼了背,仿佛一下子老了二三十岁,变成了随时可能默默离世的乡间老汉。

他哽咽着说:“这便是我朱家的儿孙吗。”

“诛杀于谦???”

“咦???”

“尔等为何惊愕?朱祁镇夺门之变一成,朕便已知于谦命数已尽。”

“他难逃一死,否则,朱祁镇何以名正言顺地重掌皇权。”

“只是于谦,实在可惜。”

“哼,真是暴殄天物,得之不珍。”

“若朕能得于谦此等忠臣,定将他奉若神明,岂会害他!即便朕身死,亦要护他周全!”

……

清朝,乾隆二十八年间

清高宗弘历面色颇显复杂,虽心觉朱祁镇愚不可及,但对天道榜单所述缘由却颇为赞同。

朱祁镇接手的大明,虽优势尚存,却隐患重重,土地兼并、卫所衰败、蒙古崛起,诸事纷扰。

实则,此等弊端,朱祁镇登基之初便已显现。

彼时大明,亟需一位如汉武大帝般的君主,然朱祁镇非此等人选,他仅具守成之才,难担此重任。

加之他自知不明,又过分崇尚明太宗朱棣之武功,妄自尊大,欲复刻先祖辉煌。

终致其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至于其诛杀于谦,实乃复辟之必然代价。当他与朱祁钰反目,发动政变之时,于谦之命运便已注定。

于谦非死不可,否则政变难以名正言顺。

然正因诛杀于谦,朱祁镇身染污点,难以洗脱。

若于谦死前,他能励精图治,或许还能挽回些声誉。但于谦既死,他便彻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世人唾弃之昏君。

……

明朝,永乐盛世

“唉——”

永乐大帝朱棣悠长一叹,心中五味杂陈。

他已无心再责朱祁镇之过,只因他,已心力交瘁。

哪怕朱祁镇自身有再多缺陷,哪怕子不教父之过,但朱祁镇诛杀于谦之举,已足令天下人唾骂!

奈何,奈何吾儿朱高炽、吾孙朱瞻基,皆天不假年。

若他二人中,有能长寿者,大明何至于此境地。

终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朱祁镇,罪该万死。

......

【第三位:宋高宗赵构:完颜构,赵九妹,海上飞人,大宋船神。他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康王,南宋开国皇帝,莫须有罪名开创者,缔造者,高粱河车神宋太宗赵光义的逃跑本事在他面前都自愧不如。】

当这一行字浮现在天幕的时候。

众位帝王还未从对朱祁镇的激情批判中缓过来,此刻更是懵逼了。

弹幕飞来:“来了来了,这位更是重量级,九妹赵跑跑完颜构,高粱河车神赵光义的后代哈哈”

“这个名称够长,除了他就是明堡宗了。”

“逃跑冠军他老祖宗是车神哈哈~”

“他应该是开国皇帝中水分最大~”

【梗百科介绍:完颜构,赵九妹,海上飞人:1.完颜构:对金妥协的讽刺

“完颜”是金朝皇族姓氏(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而“构”指赵构。此称呼暗讽赵构对金朝的妥协政策,甚至被戏称为“金朝代理人”。

赵构在位期间推行“主和”政策,重用秦桧,与金签订《绍兴和议》(1141年),向金称臣、纳贡,放弃北方领土。

为求和,他默许杀害抗金名将岳飞,导致南宋军事优势丧失。

部分民间传说甚至捏造“赵构是金人血脉”等谣言(无历史依据),进一步强化了“完颜构”的讽刺。

3.海上飞人:

来源背景:

该称号直指赵构在金军追击下频繁乘船逃亡的经历,凸显其避战保命的形象。】

大宋位面。

开封府。

走马观花了一番赵构的人生生涯之后,一时间大宋君臣们都瞠目结舌,久久说不出话来。

正在和宰相赵普,开封府尹赵光义观看着天幕的宋太祖赵匡胤见状脸色一黑,气的浑身发抖,怒不可遏道:“怎么回事?这莫非是我大宋的后代皇帝?还有,为何我大宋日后还分南北,此人如此不堪,居然还是所谓开国皇帝?!”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大宋后世之君,为何会有如此昏聩软弱无能的昏君!将我半壁江山沦丧,中原沦陷于异族之手,苟且江南,竟然还戕害忠臣,任用奸佞......”

“居然还被后世冠以异族完颜之名?简直是不可理喻!”

见状,赵光义眉头紧皱,沉声道:“嗯?等等,虽说这位大宋后世之君的所作所为令人气愤,但中原沦丧似乎并不完全是因为他,而是这一笔带过的所谓‘靖康之变’啊?”

“这?也是,这‘靖康之变,’又是怎么回事?!”

“欸不对,还有啊,皇弟,这天幕上所说的高粱河车神又是怎么回事?”

忽然,赵大似乎又觉察到一些不对劲,眯着眼睛看向赵光义。

他似笑非笑:“你这位‘宋太宗’,似乎在后世也流传了一些黑历史啊~”

赵光义见状顿时冷汗涔涔,虽然赵大的确是有传位给自己之意,通过“金匮之盟”二人如今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但如今听到自己登基后似乎晚节不保,顿时就心中惊疑不定。

这是怎么回事?这天幕为什么说......自己也很会逃跑呢?

【4,阳事不举:1129年,金兵入侵,而宋将刘光世本来就害怕金兵,不战而逃,这使得金兵顺利度过淮河,金国的骑兵突然偷袭南宋小朝廷的所在地扬州。

前方军情吃紧,但是高宗一点也不关心,还在扬州行宫里花天酒地,过着淫乱的生活。宦官得知前线的消息后,立马去向高宗禀告,可是高宗这个时候正在淫乐,而“金国骑兵要杀到扬州”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啊!

立马把正在行淫的宋高宗赵构吓成了阳痿。

高宗惊慌失措,立马穿上衣服骑马出城,抢险逃命。跟在身边的也就几个贪赃枉法的贪官和宦官,赵构丢下扬州城百姓和将士,自己逃命,渡过长江,去了江南。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宋高宗保住了小命,但再也无法生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