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3 社会责任的范畴
总体来讲,一个组织的社会责任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范畴。
一是宏观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主席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Gro Harlem Brundtland)女士指出,我们面临着未来的挑战,以及守护下一代利益的挑战[10],而这些挑战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987年,在联合国一份以她名字命名的报告——《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并把它推上了政治、商业和个人的议事日程。该报告激发了人们新一轮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和行动。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人口过剩和性别失衡,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生态失衡等问题。
二是中观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结果施加影响,或者会被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结果影响到。他们会对企业提出各种诉求,根据其诉求的合理性、紧迫性及其自身对企业的影响力,企业需要回应或满足他们的部分或全部诉求才能持续经营。因此,企业的很多活动围绕着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展开。总之,企业需要关注各类利益相关者,积极与他们进行良性互动。
三是微观的商业伦理管理[11]。商业伦理是有关商业中的伦理问题,以及基于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跨学科研究。它涉及商业中的伦理、法律与合规等问题,是判断商业行为对与错的标准。管理者应用商业伦理理论和工具评估商业活动中行为的对与错,并基于行为对与错的解释做出伦理决策。应用管理工具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做出正确的行为,从而使企业成为一个符合伦理规范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