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借玉生事
贾琮靠近了一些,真真切切听到的是贾宝玉的声音。
若贾琮袖手旁观,先不说别人是否会耻笑整个贾家,就说若贾母和王夫人知道这事情,定会责骂自己没护好这凤凰蛋。
因此贾琮只得推开人群,只见宝玉正和那个裘从南扭打在一起。
宝玉是个文弱书生,被从小习武的裘从南打得连连败退。
幸而贾琮习武也有了些日子,才从那裘从南手中救下宝玉。
宝玉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裘从南道:“这混账哄骗我,想让我替他作诗,我不肯,他就恼了,要威胁我。”
宝玉的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裘从南。
这裘从南的脸色涨程猪肝紫,道:“我没有,你怎么敢污蔑我?明明是他借着那块玉来哄骗我。”
宝玉急得满头大汗,道:“什么玉?哪里提到玉,我哪里威胁你?”
听见那裘从南反咬一口,贾宝玉到后面直接急得说不出话。
贾琮冷冷问道:“宝玉是怎么用玉来骗你的?“
裘从南忙回答道:“宝玉说这块玉是天降祥瑞,我不信,他就恼了。”
“这玉不是天降祥瑞,那是什么?”贾琮追问道,他似乎猜到裘从南想说什么。
这裘从南无非就是想在这玉佩上头大做文章。
贾琮冷冷地盯着裘从南。
这裘从南忽然平静下来,笑道:“我虽然文学不如你们,但我也是读过史书的,我听说汉武帝有一妃子……”
“大胆!”贾琮打断裘从南的话,“天子威严,如今就在天子脚下,你们敢谈论这种事情,不仅会连累旁人,更有碍于天子颜面。你居心叵测!”
贾琮反应很快,当听到裘从南提到汉武帝妃子时,便知道他要说的是钩弋夫人。
因《列仙传》曾记载,钩翼夫人者,齐人也,姓赵……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钩,而手寻展,遂幸而生昭帝……
女人有了这玉钩,便成了下一任皇帝的生母,追封为皇后。若男人有了玉,对皇帝来说,那还得了。
旁人也有知晓这钩弋夫人的,瞪了裘从南一眼,阻止裘从南说下去。
祸从口出,他的话若说出来,只会让各皇子们之间原本剑拔弩张的关系更加紧张。
而他们现场所有人都会被冠上扰乱东宫的罪名,而且之前东宫的血淋淋的例子才过去没多少时间。
如今新帝登基不久,东宫未定,宫中风声渐起。
长皇子为甄妃所生,背后有着甄老太妃和江南一带的势力,而三皇子为皇后所生,背后则是皇后家族和朝廷重臣。
东宫之主,立嫡或立长。
长皇子占了个长,而三皇子占了个嫡。如今这两阵营暗地里早已水火不容。
那裘从南见众人都阻拦他,又见那贾琮说得如此严重,吓得不敢再吭声。
贾琮深知这天子脚下,昭文阁中定有皇帝宫中的眼线,这一风言风语传出去,只怕会让本就紧张的局势添上一把火。
裘从南只得拍了拍身子,甩手离去。
宝玉在这边正用帕子抹了抹脸上的红肿包,贾琮看了便知道自己要被贾母责怪了。
这时宫内太监正好从园子门口进来,宣布众人依照次序前往正殿,接受皇帝和大儒的考校。
宝玉慌慌张张地擦拭头上的肿包,贾琮只得悄悄告诉宝玉,道:“前头有个活泉溪水,你去冷敷冷敷。”
贾琮目前就只能帮宝玉到这里。
轮到贾琮后,贾琮心中深吸一口气,走进正殿。
里面正殿坐着不少人,天子威严的气象让贾琮感到周围的温度瞬间下降几个度。
贾琮没有抬头直视皇帝的目光,而是恭敬地拜见众人,余光过去,贾琮看到那新帝威严的身影,以及有熟悉的礼和亲王。
大儒率先问贾琮几个四书抽出来的题目,贾琮皆能从容应对。
皇帝并没有说什么,倒是那礼和亲王笑对贾琮。
皇帝欲要摆手,却听见有一个稚嫩的声音道:“陛下,孩儿看这人还不错,请陛下成全。”
四皇子对贾琮很满意,模样不错,学识丰富,看起来也伶俐,家世也可以,是他理想中的伴读。
皇帝冷冷道:“翊儿,后面还有更好的,不必着急。”
长皇子李昭心中冷笑,知道他这个四弟弟果然是个蠢蠢笨笨的,如今有哪个皇子会选择贾府的人来作为自己的伴读。
那三皇子李稷心中有些着急,瞪了他同胞亲弟弟一眼,示意四皇子别说话,免得带累了自己。
那四皇子李翊只得闭上嘴巴。
贾琮只得被太监请了出去。接着就是贾宝玉。
宝玉虽然尽力冷敷肿包,却还是被眼尖的皇帝认出来,虽然没有问什么,但还是扣了个印象分。
而大儒在考查宝玉的四书学问时,这宝玉也是答的磕磕绊绊,与适才前一个贾琮形成鲜明对比。
宝玉自然也没有通过。
正殿待选完毕,没有通过的人被太监领出昭文阁,领了赏赐直接打道回府。
马车上,宝玉心中忿忿不平,说是那个裘从南坏了他的待选,才导致自己没有通过。
贾琮只想告诉宝玉,只要他们姓贾,就不可能会通过皇子伴读。
但贾琮只选择沉默。
果然回到贾府后,宝玉扑到贾母的怀中哭了一顿,说是自己被裘从南狠狠欺负了一顿,才导致自己没有通过待选。
贾母自然是心如明镜,知道宝玉没过的原因并不在裘从南身上,但又看着自己的凤凰蛋哪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只得安慰一番。
王夫人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她的宝玉这么优秀,定是那些皇子们有眼无珠。
她心中又有点怪罪王子腾来,这王子腾夫人明明是如何的信誓旦旦向自己保证,眼下却是这个结果。
但让王夫人开心的一点是,贾琮也没有通过待选。
王夫人并没有开心太久,因为下一秒就有史家那边的人来传消息,说是忠靖侯之嫡子史崇铮成功入选皇子伴读。
贾母听了,很是高兴,笑道:“铮哥儿从小就是个伶俐的。”于是便命人打点好,去史家贺喜。
听见这个消息,王夫人果然又不高兴,近年来贾府与史家来往少了些,王夫人对那个史崇铮没太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