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政策研究(11):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新方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社会政策学科发展概况

2006~2015年,我国社会政策学科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其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政策系所

自2003年南开大学建立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后,一些高校也先后以“社会政策”等词为名称建立了相关院系。例如,2005年,复旦大学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建立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2008年,南京大学在社会学院成立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等。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在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成立了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上海财经大学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系等。尽管社会政策相关院系数量依然不多,但是呈现增长的趋势。

(二)研究机构

2007年,中国社会学会成立了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继续在我国社会政策学术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建立了社会政策研究室。一些著名高校和地方社科院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社会政策研究机构,如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社会政策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政策研究所、南京大学中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研究所、中山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江苏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广州社科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等。

(三)专业设置

在这一期间,一些高校自主探索,设立了社会政策及相关专业,促进了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例如华东理工大学自主设立了社会工作(学)、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已经招收相关博士生。复旦大学自主设置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硕士点和博士点。南开大学自主设立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点下设置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方向、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点设置了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方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点下面有社会政策方向,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点设置了社会政策方向等。此外,一些高校也自主设立了一些专业的具体领域,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立了老年学博士点,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点下面设置了残疾人口学、社会老年学方向等。

(四)专业教材

近年来,社会政策专业教材数量逐渐增加、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展。自2004年由南开大学关信平主编的《社会政策概论》(第一版)出版后,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进行了修订,目前第三版也已经和读者见面。一些相关专家也出版了教材,例如,2006年丁建定编写出版了《社会政策概论》;2009年,岳经纶、陈泽群等编写了《中国社会政策》;2010年,杨伟民编写了《社会政策导论》(第二版);2012年,有何子英的《社会政策》,李迎生的《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程胜利的《社会政策概论》,林闽钢的《中国社会政策》,熊跃根的《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等。同时,也有学者将国外社会政策专业教材翻译成中文,以便于我国学者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例如,2009年,岳经纶等翻译《社会政策学十讲》(哈特利·迪安);2011年,江绍康等翻译《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等。王宏亮等翻译《社会政策导论》(第二版)(肯·布莱克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