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短缺与技能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企业海外雇工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跨入新阶段,中国开始由资本净流入国进入资本净输出国的队列,正由“外资吸引大国”向着“对外投资大国”迈进。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印度、土耳其、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东南亚(东盟)国家吸引了超过一半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投资于东南亚国家的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相对不大,民营企业居多,投资行业集中于矿产业、能源行业、制造业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等领域。多数东南亚国家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由青年型向成年型转变的过渡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口素质偏低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就业大多停留于农业。东南亚国家劳动力市场规制制度完善但执行程度较低的事实使投资于这些国家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有效本地化雇佣的难题。东道国严格的劳动力市场制度限制了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进口”本国或其他国家高素质劳动力替代东道国劳动力,外国直接投资有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充分有效地利用东道国的劳动力素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在有效本地化雇佣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本地化。 囿于东南亚国家人口素质及这些国家外资企业雇佣外籍员工的劳动力规制,投资于这些国家的外资企业面临着同时提升劳动力素质与工作技能的双重任务。中国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已经脱离正规教育体系就业于中国企业的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中国企业可以有所作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解决海外投资中国企业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也可为中国企业融入当地发展提供较好的途径。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面临的是数据缺乏的问题,为此本书作者选择与中国西南地区较为临近的东南亚国家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调查展开分析。本书比较可贵的地方在于,本书作者选择代表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东南亚国家即泰国、老挝与柬埔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中国企业取得联系,开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耗时近一年,共获得三个国家118家企业及其雇主—雇员匹配的一手调查数据。

根据作者的一手调查数据,结合世界银行与联合国人口署各国数据,本书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以及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难题,以及已有的理论框架、现实状况,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东道国劳动力技能短缺及技能效率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有助于激发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树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促进海外投资中国企业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及解决也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走深走实,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当然,本书研究的问题只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问题中一个较小的方面,三个国家的调查数据反映的一些特征事实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特殊性。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本书作者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的出发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