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暗流涌动与朝堂新局
楚尘从西南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皇帝在金銮殿上亲自嘉奖,赞誉他为大楚的社稷之臣,满朝文武也纷纷投来钦佩与敬畏交织的目光。楚尘虽面带谦逊微笑接受赏赐与恭贺,心中却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回到府邸,还未来得及好好休息,楚尘便收到消息,朝中几位资历深厚的大臣联名求见。他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量,这些老臣向来行事稳重,如今一同前来,想必是有重要且棘手之事。果不其然,众人入座后,为首的礼部尚书王大人率先开口:“楚国公此次西南之行,力挽狂澜,实乃大功一件。只是如今朝堂内外,因新政推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局势颇为复杂。”
原来,新政虽在多地成效显著,却触动了一些旧贵族和地方豪强的利益。他们表面不敢违抗圣意,私下里却串联起来,试图在朝堂上掀起风浪,动摇新政根基。更有甚者,暗中勾结部分官员,利用各种繁文缛节和官场潜规则,阻碍新政进一步推广。楚尘静静听完,神色冷峻:“诸位大人放心,既然推行新政,我便早已做好应对一切阻力的准备。这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为百姓谋福祉,定能冲破重重阻碍。”
然而,事情远比楚尘预想的更为复杂。没过几日,京城街头便出现了诸多流言蜚语,指责新政扰乱民生,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矛头直指楚尘。走在京城街巷,楚尘能明显感觉到百姓异样的目光,窃窃私语在他经过时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着猜疑与不安。
楚尘深知,任由谣言扩散,新政成果将毁于一旦,民心也会动摇。他迅速开启系统“洞察秋毫”技能,从谣言传播路径入手调查。很快发现,谣言源头来自几家隐秘的地下钱庄和茶肆,而这些场所背后都有旧贵族势力的影子。
为了正面击破谣言,楚尘决定召开一次朝会。朝会上,他不紧不慢地拿出一叠账本和数据,条理清晰地列举新政实施以来各地民生改善的数据。“诸位大人,自新政推行,江南地区农田产量提升两成,百姓温饱得以保障;北方商路畅通,贸易额增长三成有余。”他字字掷地有声,“至于物价飞涨,实乃改革初期,市场供需短暂失衡所致,并非新政之过。”他详细分析物价波动原因,指出这是经济转型阶段必然经历的调整,随着市场逐步适应新政,物价很快就会趋于平稳。
但仍有部分心怀叵测之人不依不饶,继续发难。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吏部尚书李明站了出来,他拿出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那些暗中阻碍新政、散布谣言的势力名单,其中不乏一些朝廷官员和地方豪强。李明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楚国公推行新政,一心只为大楚繁荣、百姓安康。如今却遭这些宵小之徒恶意诋毁、阻挠,若不严惩,新政难行,大楚未来堪忧。”
皇帝脸色阴沉,扫视朝堂,怒声下令:“彻查此事,涉案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楚国公,新政推行之事仍由你主理,朕全力支持你。”有了皇帝的明确表态,楚尘心中稍安,他深知,接下来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实际成效堵住悠悠众口。
与此同时,楚尘在民间也展开行动。他利用系统的“民心所向”技能,深入了解百姓真实需求和困惑,针对性地调整政策细节。还组织了多支宣讲队伍,深入各个城镇乡村,向百姓详细解释新政内容和好处,以正视听。
在楚尘的努力下,局势逐渐稳定,新政重新步入正轨。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知道,敌人不会善罢甘休,必然还会有新的阴谋。
果不其然,不久后,一封匿名信被送到了楚尘手中。信中透露,有一股境外势力正在秘密联络国内的反对势力,企图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推翻新政,颠覆大楚政权。楚尘看完信后,冷汗直冒,他立刻将此事上报皇帝,并与唐枫等心腹紧急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缜密调查,楚尘发现这股境外势力与曾经插手西南事务的势力有关联,背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邻国。他们妄图趁大楚改革之际,制造内乱,从而坐收渔翁之利。楚尘决定主动出击,他一方面安排江湖义士混入敌人内部,收集情报;另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防止境外势力趁机入侵。
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楚尘又面临新的难题。朝廷内部一些官员对是否要主动出击存在分歧,部分人担心会引发两国战争,主张妥协求和。楚尘深知,妥协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陛下,如今敌人已兵临城下,若我们退缩,不仅新政毁于一旦,大楚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捍卫国家尊严和新政成果。”
皇帝陷入沉思,良久后,他缓缓开口:“楚国公所言有理,朕决定全力支持你。但此事务必谨慎行事,既要打击敌人,又要避免陷入长期战争泥潭。”
得到皇帝首肯后,楚尘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军事行动。他利用系统解锁的“兵法韬略”技能,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同时,他还积极联络周边国家,争取外交支持,孤立敌人。
一切准备就绪,楚尘亲自挂帅出征。在战场上,他充分发挥智慧和军事才能,带领大楚军队与敌人展开激烈交锋。经过数场艰苦战斗,大楚军队终于成功击退敌人,粉碎了他们的阴谋。
班师回朝后,楚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和尊崇。但他依然保持清醒,他知道,战争虽然暂时结束,但大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他将继续凭借系统的帮助和自己的智慧,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和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为大楚的长治久安和“天下大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