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业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数字经济的特征与影响

相比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此外,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经济形态产生各种冲击与影响。

一 数字经济的特征

1.数字化

数字经济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都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表达、传递和存储。一方面经济活动数字化,即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各种交换和管理活动表现出数字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经济成果数字化,是指商品、劳务、货币等经济实物也具有数字化特征。这种数字化是指经济活动和成果都可以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数字化后的信号和信息便于人们以较低成本进行压缩、存储、传输、加工。数字化具备的上述优点让数字化应用从最初的电脑领域扩展至通信、传媒、金融、工业、商业等多种行业,从而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2.虚拟化

数字经济的另一特征是虚拟化。这种虚拟化体现在虚拟空间、虚拟市场和虚拟企业三个方面。首先,如上文所述,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经济存在的区别之一是经济管理活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物理空间之外的虚拟空间。由互联网等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为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消费等活动越来越集中于虚拟空间,其与物理空间共同构成生存场所。其次,随着买卖双方在虚拟空间日渐集聚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数字市场日渐活跃并成为各种经济实体进行交换的重要平台。亚马逊、淘宝、天猫、京东等一大批中外在线零售商让消费者享受网络购物的便利,也为各种小型企业用户在线销售产品提供了良好平台。可以预见,未来数字市场将继续为买方和卖方提供更多交换机会,创造更多商业价值。最后,数字经济时代出现越来越多的虚拟企业。不同于众多工业企业以线下生产为主,这些虚拟企业聚焦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它们能够利用数字空间中海量的信息以及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便利沟通,便捷有效地完成管理活动,实现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目标。

3.网络化

数字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依赖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因而数字经济还表现出网络化的特征。这种网络化具有技术网络化和社会网络化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数字经济中各种实体通过互联网而彼此连接,让不同部门、产业、家庭和个人分散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互联互通的技术网络;另一方面,在技术网络的基础上,经济实体之间的高度互动和相互依赖逐渐形成更高形式的网络化——社会网络化,经济实体之间在数字时代出现比传统经济形态下更为紧密、有效的社会互动和经济交流。网络化对人类的经济和组织活动产生巨大冲击,对组织过程和组织形态造成显著影响。对于组织过程来说,网络化的结构不是简单以过程为导向的组织,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将商业过程水平重构。对于组织形态来说,网络化结构不是简单地以团队为基础的结构,而是一种重新对组织的性质、功能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的结构。

4.模块化

模块化表面上是“将事物分解为模块(各个部分)、分工”的意思,这一思想在制造业中作为生产原理进行应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因而模块化并非数字经济所特有的现象。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模块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凸显出来,促使硅谷模式成功,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

在数字经济中,模块化的深层意思是对产业进行“现代化分工”。这种产业分工特指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表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方法,即通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的涉及产品或业务的相关体系。这种分工涉及“设计的分工”“生产过程的划分”“产品结构的划分”“企业内外的组织形式”“组织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等,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设计过程中。

5.分子化

数字经济是分子化经济。传统公司正在解体,经济活动的基础已经由动态分子和个人聚集所代替;组织并不一定消失,但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规模”向“分子”转变。传统公司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单元。命令与控制的等级制度根源于农业社会的教堂和军事组织,但扩展成为公司的一部分。每个企业的目标是扩大规模、增加收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新商业环境,需要更敏捷化、扁平化、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商业过程重构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步骤,但必须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增加知识,这将同公司作为一个组织单元的理念相矛盾,因而唯一的选择就是应用网络,使工业等级与经济社会让位于“分子型”的组织与经济结构。

在数字经济中,企业具有一个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分子结构。知识工人(人力分子)是一个商业单元,通过现代工具,利用知识和创新创造价值。这些人像分子一样可以通过某种力量集聚成队,或者个体又能够通过自由活动形成新的组织结构。这种新的组织结构是传统等级制度所不能提供的。当这种分子行为扩展到整个经济体系时,将出现不同的经济关系,数字经济也随之出现。

二 数字经济的影响

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活动所涉及的各个行业和实体开展创新融合、升级变革提供诸多机遇。

1.数字经济驱动传统部门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的发展让众多传统部门遭遇危机,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优势促使传统产业纷纷开始创新融合并进行数字化转型。比如,在零售领域,如今,越来越多个人和企业依托互联网,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商品的流通与销售进行升级改造,构建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此外,制造业也纷纷利用现代新型技术进行变革,创新智能制造技术,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如今的智能制造积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建设转型。

2.数字经济深刻改变就业市场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就业市场也带来影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需求状况在各个行业呈现不同特征。OECD的研究报告显示,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会导致制造业、商业贸易、交通和住宿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但文化、娱乐和其他数字服务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则呈现增长态势。另外,许多劳动者逐渐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从事高度灵活的和兼职的工作,在线办公和在线兼职成为就业市场的新现象。

3.数字经济正重塑国际贸易格局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增加效益,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助力改善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价值链的整体生产率,帮助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同时,数字经济也面临众多风险与挑战。

1.数字经济对使用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诸多生产和消费活动要求人们应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从而对网络速度和数字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相关数据显示,仍有很多人尤其是老年群体缺乏现代信息技能和数字设备使用经验。比如,银行等服务业引进现代化的自助服务机器虽然提升了服务效率,但也让一些数字技能缺乏的老年消费者无所适从并感到不满。此外,随着众多产业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许多工作要求劳动者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削弱了一些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对其劳动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应用对未来的就业产生巨大冲击,有专家预测,未来诸多职业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2.新型“数字鸿沟”正在出现

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可能变得愈发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不同国家在数字技术使用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一些国家的在线购物普及率能达到70%,而另一些国家的在线购物使用率则不到5%,从而带来较大的数字鸿沟;其二,不同企业在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大中型企业对业务改造的需要更多,所拥有的数字资源也相对充足,它们相比小微企业利用新型技术开展业务的态势更好,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3.数字经济发展受到安全和隐私风险的制约

数字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多的安全问题和隐私风险。随着数字技术日渐智能化,商家过度利用数字技术以获取更多销量的做法可能会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且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也屡见不鲜,对人们的隐私安全和个人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消费者对伴随数字技术发展产生的安全和隐私风险的感知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消费体验,并降低他们使用及购买的意向水平。

可见,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既为经济社会提供了众多机遇,也让人们面临相关威胁。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管理,扬长避短,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利用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并妥善应对数字经济的威胁,减少其可能引发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