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 晚年的孤独
李白与李教授,在历经流放的艰辛后,终于回到了李白心中魂牵梦萦的当涂。当涂,这座位于长江下游东岸的小城,北倚绵延起伏的青山,南濒浩荡奔腾的长江,其山川形胜,早在李白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便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诗里的天门山,双峰对峙,如巨斧劈开长江,滔滔江水自此浩荡东去,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
当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景致如画。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竞相绽放,恰似李白笔下“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所描绘的生机盎然之景。田野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与错落有致的农舍构成了一幅悠然的田园风光。夏日,山林郁郁葱葱,凉爽宜人,李白曾感慨“水合青天流”,描绘出江水与青天相融的壮阔之美,此时漫步江畔,便能感受到那水天相接的磅礴。秋日,枫叶似火,银杏如金,山林被装点得五彩斑斓,正如李白眼中所见的绚丽秋景。冬日,白雪皑皑,山峦与江面银装素裹,仿佛李白诗中“皓如山阴雪”所描绘的那般纯净。
当涂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历史底蕴也极为深厚。西周时,这里属吴国,后历经朝代更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当涂民歌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生动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百态。李白也曾在当涂留下诸多诗篇,如《寄当涂赵少府炎》中“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描绘出当涂秋日傍晚的清幽之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当涂的眷恋。
当地民风淳朴,村民们热情好客。得知李白归来,时常送来自家种的蔬果、酿的美酒。一日,李白与李教授漫步山间小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忽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笛声婉转,如泣如诉。二人循声而去,只见一位老者坐在溪边巨石上,手持竹笛,沉浸吹奏之中。老者身着粗布麻衣,白发苍苍,却透着超凡脱俗的气质。
笛声停歇,李白拱手说道:“老人家,您的笛声宛如天籁,让我等陶醉其中。不知您高姓大名?”
老者微微一笑,起身还礼:“老朽姓谢,不过是个山野村夫,闲来无事,吹笛解闷罢了。二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和李教授吧?”
李白与李教授微微一惊,没想到在这偏僻之地,竟有人知晓他们的身份。李白笑道:“正是。没想到在当涂能遇到谢老这样的高人,实乃我等之幸。”
此后,三人往来频繁。谢老不仅笛子吹得好,对当涂的历史文化也了如指掌,时常给李白和李教授讲述当涂的典故传说,让他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一日,当涂县令之子张豹带着一群家丁来到李白的住处。张豹不学无术,仗着父亲的权势,在当涂横行霸道。他听闻李白诗名远扬,此番前来,并非欣赏李白的才华,而是想借李白之名,为自己脸上贴金。
“李白,听闻你诗才出众,今日我特来见识见识。”张豹傲慢地说道,“你若能当场作一首诗赞美我,我便赏你些银钱。”
李白听后,心中厌恶至极,但仍强压怒火,淡然说道:“写诗乃抒发内心真情实感之事,岂可为了银钱,随意奉承他人?”
张豹脸色一沉,冷哼道:“哼,你不过是个落魄文人,还敢摆架子?今日若不按我说的做,可别怪我不客气。”
李教授见状,挺身而出:“张公子,李公子岂是你能随意羞辱的?你如此行径,与市井无赖何异?”
张豹恼羞成怒,挥手示意家丁动手。就在这时,谢老恰好赶来。他大喝一声:“住手!”然后走到张豹面前,说道:“张公子,李白乃当涂的贵客,你若在此闹事,传出去,恐怕对你父亲的名声也不好。”
张豹听了,心中虽有不甘,但又忌惮谢老的威望,只得恨恨地说道:“哼,今日暂且饶过你们,日后再找你们算账。”说完,带着家丁扬长而去。
经此一事,李白心中愈发烦闷。他独自来到长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感慨万千。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已化作泡影,自己已到暮年,身体每况愈下,未来一片迷茫。
李教授放心不下李白,四处寻找他的踪迹。当他在江边找到李白时,看到李白落寞的身影,心中一阵刺痛。“李公子,你别太难过。张豹之流,不值一提。”李教授轻声安慰道。
李白转过身,看着李教授,苦笑道:“李兄,我并非为张豹之事烦恼。我只是感慨人生如梦,自己一生追求功名,却落得如此下场。如今身体越来越差,不知还能在这世上停留多久。”
李教授握住李白的手,坚定地说:“李公子,你的诗词早已名垂青史,这便是你一生的成就。而且,你还有我,还有谢老,还有当涂的百姓,我们都会一直陪伴着你。”
李白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这时,谢老也赶了过来。他看着李白,说道:“李公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看这长江,无论遇到多少阻碍,都能奔腾入海。你也应像这长江一样,豁达乐观。”
在李教授和谢老的劝慰下,李白的心情渐渐平复。此后,他们三人时常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李白望着姑孰溪的悠悠流水,写下“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登上陵歊台,感慨“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李白的诗词中,多了对当涂山水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命运的阴霾并未消散。随着天气转凉,李白的病情愈发严重。李教授四处寻医问药,谢老也时常送来草药,悉心照料。但李白的身体依旧每况愈下,一场生死考验,正悄然逼近……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咳嗽不止。李教授和谢老守在床边,心急如焚。李白望着窗外的风雨,思绪飘回了过去。他想起了年少时的壮志豪情,想起了在长安的辉煌与挫折,想起了流放途中的艰辛,也想起了与李教授、谢老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
“李兄,谢老,多谢你们一直陪伴着我。”李白声音微弱地说道,“我这一生,虽历经坎坷,但能有你们这样的知己,也算无憾了。”
李教授和谢老听了,眼中含泪。他们紧紧握住李白的手,仿佛想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李白。在这风雨飘摇的夜晚,三人的情谊愈发深厚,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