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蜀汉不躺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蜀汉缺人才啊!

“军事讹诈?”

听着这陌生的字眼,殿内文武都目露茫然,但略加思索,也大致猜到了刘禅的想法,只是一时想不到怎么个讹诈法。

还有便是孙刘同命?

这又是何意?

他们之所以这么畏手畏脚,乃至是有些没有底线的退让,不就是想维护蜀汉,避免刘备病逝后军中发生太大波动,继而被孙权、陆逊寻到机会,导致兵败,直接动摇到蜀汉的政权稳定吗?

众人的迷茫跟不解,刘禅都尽收眼底。

他知道,现在人心浮动,蜀汉文臣武将,都趋于保守了,根本不会想到这么偏激乃至是有些疯狂的想法。

他直接开门见山。

“讹诈,讹诈,首要是能骗到人。”

“不然孙权又岂会感到害怕,以至于迫于压力,不得不低头求和?”

“诸位大臣还沉浸在陛下病逝的悲恸中,但孤作为大汉帝国的继承者,即便身负悲伤,却也时刻谨记,大敌当前,容不得半点松懈,更不能枉顾国家社稷。”

“正如前面马侍中所言,若是给到孙权极大的压力,孙权迫于朝堂,是极有可能跟大汉议和的,而孤要做的就是‘以战促和’。”

“大汉在荆州损失惨重。”

“大汉已经经受不起一退再退了!”

“正所谓攘外必须安内,安内则要先实现攘外。”

“现在陆逊大军在侧,虎视眈眈,若是不将外部的纷乱平息,即便班师回朝,也会牵扯朝廷很大的精力,陛下临终前,反复叮嘱,让我不要忘记汉室子弟的使命。”

“光复汉室,还于旧都!”

“孤不会在东边浪费太多的资源跟精力。”

“因而在大军班师回朝之前,孤就是要通过‘以战促和’,不仅替大汉狠狠的出一口恶气,拿回一些本该属于大汉的东西。”

“还要彻底解决跟孙权的领土纠纷,让大汉跟孙权彻底和平下来,让东边在接下来数年,都不会再起兵戈,让朝廷日后能真正的专心伐魏!”

“身为臣子,你们该做的,当是竭力为大汉争取利益和好处,而非是心生惧意,忧虑,犹豫不决,互相攻讦,而对敌人无底线无止尽的退让。”

“强硬一点,天塌不下来!”

刘禅把自己的战略意图直说了出来。

在方才短暂的思虑后,他突然明悟了一件事。

他明白蜀汉真正缺什么了。

缺的是谋士和智囊。

诸葛亮的确是全能,但更擅长的还是内政后勤。

马良擅长的是外交。

像是刘巴、王甫等文臣,无一例外,都只适合内政,要么是经济,要么是治理地方。

蜀汉自庞统、法正去世后,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谋臣了。

诸葛亮在宏观战略上的确有独到之处,但若是涉及到一些阴谋算计,诸葛亮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用后世的说法,诸葛亮就是学院派,做事一板一眼,也全都有模有样,但也缺了些阴狠跟算计。

若诸葛亮是身在魏国,以他的才华,借助魏国的庞大国力,可以轻松且稳健的碾死蜀国跟东吴,但偏生诸葛亮是在蜀汉。

以诸葛亮现在定下的战略。

蜀汉跟东吴议和后,联手北伐,灭亡魏国后,以函谷关为界,蜀汉得兖、冀、并、凉,东吴得豫、青、徐、幽。

若是蜀汉真能做到这一步,以当时蜀汉的国力,刘禅可以肯定,以诸葛亮之才,有一百种方式碾死东吴!

但诸葛亮的战略,始终没办法跨出第一步。

就是如何占据雍凉!

蜀汉本就国小人少,若是没有一股赌性,没有在刀尖上跳舞的胆魄,在魏吴的夹缝中,蜀汉是很难杀出重围的。

小国想以弱胜强,想做到一矿打十矿,就得敢于冒险。

而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肩上担负着蜀汉兴亡,这就注定诸葛亮不敢轻易冒险,他必须要求稳,而这也注定了历史上蜀汉的灭亡。

除了文臣有缺。

武将方面,蜀汉同样缺乏。

准确的说,蜀汉缺帅。

蜀汉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帅才,一直以来就两个半。

刘备一个,关羽一个,张飞算半个。

其余人都是将。

你给他们安排任务,他们能嗷嗷叫的杀上去,但真让他们自己定战术,拿方向,他们一个个就都成了无头苍蝇。

从前面丞相跟李严争辩时,冯习、黄权张南等将领,全都犹豫不定,没有明显态度,就已经说明一些问题了,他们不敢拿主意,也不敢担责,这样的心性,担不起一军主帅。

敏锐发现了这些缺失后,刘禅就已经明白了。

自己必须要站出来,成为蜀汉的主心骨,让这群有些迷失的文臣武将,重新坚定自己的信念跟方向。

他也清楚现在的蜀汉朝堂,已不支持诸葛亮成为主心骨。

他是可以装傻,等一场场政治争斗后,诸葛亮如历史上一般独揽大权,但那时的诸葛亮还是只会走历史的老路,这是性格、还有肩上的重担导致的。

他现在必须跟刘备一样。

君主、谋臣、主帅一肩挑,刘禅也不知道自己扛不扛得住。

但身在这个位子,没有人能帮到他。

刘禅的话,如黄钟大吕,在众人心中回荡,让众人陡然惊醒。

平心而论,他们之前对刘禅只有敬意,更多的还是对刘备的缅怀,并没有真上心。

毕竟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再天资又能高到哪里去?

只是刘禅的这番话,却彻底敲醒了他们。

而且刘禅这强势又冷冽的话,也让他们在迷茫中,一下又寻到了主心骨。

相较于文臣的犹豫跟惊疑,武将则显得干脆利落了很多,傅肜激动的大声道:“还是殿下说得对,我就想不明白了,分明是我们在压着孙狗打,怎么朝堂上说着,倒像是我们被孙狗在压着打了?”

“就算是退兵,议和,总要在战场上干一场。”

“占优还不强势点,那议和的时候,还不被人跟捏着卵蛋一样,想怎样就怎样了?”

“就是,有什么好怕的?孙狗还真敢跟我们野战不成?”张南也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现在找到了机会,也是在议会时好生的发泄了一番。

不少武将也战意高涨。

他们没想那么多,就感觉丞相、李严等人太消极了。

本来之前攻打江陵就不太顺畅,陛下又死了,士气肉眼可见的低沉,本该提振士气,结果朝堂这些人,一个个都说着丧气话,这让他们心中别提多憋屈跟窝火了。

好在殿下跟他们是同心的。

见自己的看法得到这么多将领认可,刘禅心中也很开心,趁热打铁道:“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想在谈判桌上有所得,就必须在战场上有所表示!”

“退兵议和可以,需得先做一场!”

“这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