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柱国:从清廉知县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徽商们的奇思妙想

“连颜料和画匠的工钱都一并省去了……那岂不是卖白面?”汪泰鸿一脸困惑。

“哎!哎!哎!可不敢说这个!”

周维岳吓了一跳:“那玩意儿叫素面!什么白面不白面的!”

“呃……”汪泰鸿没法儿理解周维岳为什么这么大反应,疑惑道:“白面素面什么的那不都一个意思么,这东西能有人买?”

“买的人多了去了!”

周维岳自信一笑,问道:“我且问你,能买这折扇的都是些什么人?”

涉及到目标客户,汪泰鸿毫不含糊答道:“自然都是些读书人,那庄稼汉弄个折扇摇也不像话不是!”

折扇在明初可不像中后期那么普及,坊间使用更多的还是团扇,折扇也就一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士子使用的比较多。

周维岳点了点头:“既然都是读书人,那他们自己会题字么?会作画么?”

“那是自然的……可,这跟咱们卖素面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就大了去了,虽然卖的还是素面,但需要一个包装的名目!”

周维岳没办法给汪泰鸿解释什么叫“DIY”,但这东西在后世可算是火的一塌糊涂,什么DIY的石膏玩偶啊、DIY陶瓷啊等等……

甚至连DIY的房子都有。

这DIY的折扇也是同样的道理。

鲜少有人能从头到尾的制作出一把折扇,但如果是半成品的折扇,其中最复杂的成扇环节已经由卖家完成,只需要买家完成最后的绘制扇面工作,那就简单了许多。

而这种亲自参与完成一件“艺术品”的成就感,又很少有人能够拒绝,这便是DIY的市场。

“咱们把这些素面的折扇包装成半成品……”

周维岳大致的给汪泰鸿讲解了一下DIY的思路,又接着解释道:“如此,除了能省下颜料和画匠的工钱外,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时间!

“节省时间,也就意味着资金回拢更快……恩,这个你不需要理解。

“另外,你方才也说了,一扇扇面正常来说需要画匠花费半日的时间绘制,制作周期太长且不说,画匠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若是画的好了还好,若是画的差了,那岂不是砸了汪记的招牌?

“可若是由买家自己绘制那就不一样了,画的是好是坏,那不都是他自己画的么?”

汪泰鸿听的将信将疑:“听着倒是对咱们都是好处,可这东西能卖出去么?”

他依旧觉得这事儿匪夷所思,花钱找活儿干,有这么傻的人么?

“卖给寻常百姓肯定不行,但若是卖给读书人指定能行!你放心去做就是!”

周维岳又补充道:“对了,即便是素面也划分出来个上中下等,上等的素面用最好的丝帛、最好的扇骨,中等次之,下等最次。”

既然都玩DIY了,肯定得再分出了三六九等来。

东西都是怕对比的,读书人又向来是好面子之人,若非实在囊中羞涩,必然都会尽量挑好的买。

……

有了那近百的民间匠人,济南府学的修缮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核心建筑的大成殿、明伦堂以及尊经阁等等,因为涉及一些精妙的雕刻和彩绘,得等到轮班匠到来才行,但附属建筑的射圃、学舍、碑亭等等,由这些民间匠人来修缮却毫无问题。

周维岳也开始忙活起来了。

每日几乎都是穿梭于济南府学和汪记之间。

虽说修缮府学的事儿周维岳不懂,但值此关键时期,若是他不在场,保不齐就会成为胡党攻讦的借口。

谨小慎微,依旧重要无比。

不过近些时日倒是再没见到萧令仪那丫头溜出来了,想来是因为上次偷跑出来又被萧老爷子抓住了,估计这会儿已经被关“禁闭”了。

正常来说,整个济南府学的修缮过程会持续到秋季,也就是秋闱开始之前。

毕竟济南府学是整个山东学子最为重要的乡试地点,耽误了乡试,他周维岳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好在现在只是正月初,时间上还很充裕。

……

时间一天天过去。

让周维岳没想到的是,汪泰鸿这些徽商们凑在一起,竟也琢磨出来了一个“自救”的办法。

“元宵宴?”周维岳一脸愕然。

“对啊!”

汪泰鸿一脸激动:“后天不就是元宵了么,咱们这些人就想着合伙举办一个元宵宴,宴会上用老爷您那些点子做噱头,打响‘济南府学同款’的名声!”

周维岳点了点头,稍作沉思。

近些时日的徽商们还真不好受,想出这么个对策也在情理之中。

物价风波虽然因为萧老爷子的插手很快过去,但其他商人对徽商的抵制却从未停止,其中尤以晋商为首。

并且这种抵制属于规则内的手段,萧老爷子也没有办法——毕竟总不能强迫着其他商人和徽商交易不是?

再加上汪泰鸿他们贴钱为济南府学提供物资,如今的处境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但这会儿举办元宵宴……

周维岳持观望态度。

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提倡节俭治国,对奢侈活动多有约束。

洪武六年甚至曾下诏禁止民间“奢靡娱乐”,也就是元宵节与农业节令(祈求丰年)相关,才没有被特别禁止。

而这,还只是官方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一层原因则是汪泰鸿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商贾。

而元宵节的活动诸如猜字谜、赏花灯等等,大多都是文人或读书人参与,这二者之间的阶级问题是永远绕不开的,一丁点的矛盾在这种盛大的节日里都会被放大无数倍。

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若是元宵宴办成功了,“济南府学同款”的名声也能打响开来,甚至“一炮而红”都不是问题。

只能说这事儿风险掺半。

若是以周维岳谨小慎微的性子肯定是不会选择这样做的。

有“广告”的存在,徽商们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好,步子迈的大了,反倒容易扯着蛋。

周维岳的目光在汪泰鸿等人脸上扫过。

这些人都是一脸殷切。

周维岳终于是暗叹了一声:罢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的确吃了不少苦头,不少人账面上甚至已经出现了持续亏损,就指着这次元宵翻身了。

若是真有什么问题,自己应该也能兜的住。

“去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