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5章 骡子
迟迟未能搜捕到罗大纲,巡检司、浔州协绿营的清兵相继撤回了江口圩和桂平城。
见风声没那么紧了,罗大纲蠢蠢欲动,准备前往广州、港岛进货,利用天地会的走私渠道,继续他的走私交易养艇军,顺便采买些军火。
获悉彭刚要举兵北上攻打大冲的王作新,罗大纲也有意让他和苏三娘队伍里的老兄弟,带上最近刚刚入会的艇军新兄弟跟着彭刚到大冲见见世面,见识见识彭刚是怎么打仗的。
罗大纲一直很好奇彭刚到底是如何击败张钊。
虽说彭刚已经同他讲述过张钊一战的前因后果,不过罗大纲不是很相信。
毕竟罗大纲和张钊相识十几年,张钊有多少斤两,罗大纲很清楚。
若不是这次着急去广州和港岛采购物资,罗大纲还想亲自带队观摩。
罗大纲承认彭刚在练步操方面有一手。
他是见多识广的人,见识过很多军队。
看到彭刚麾下的团练步操走得越来越齐整,罗大纲第一时间联想到与之对比的军队竟不是大清的军队,而是在广州参加平英团抗英期间所见到的英军。
只是彭刚的团练步操走得还没有英吉利鬼佬那么整齐熟练,那么有气势。
英吉利的鬼佬兵走步操喜欢把手甩得老高,腿也抬得老高,动作幅度很大,看着比较浮夸。彭刚的团练动作幅度则要小得多,摆臂不过胸,抬腿高不过一尺,比之英吉利鬼佬,多了几分沉稳。
罗大纲很好奇彭刚从哪里学来的这种步操,以及操练步操的本领。
当然,他更好奇,这支步操走得漂亮的紫荆山团练到底是花架子,还是有真材实料,是否能打仗。
毕竟彭刚买的基本都是不会武艺流民和难民。
而他的对手,是有过剿匪弹压百姓经验的团练。
“你要去广州?还要让这些人跟着我去大冲打仗?”彭刚凝视着罗大纲,说道。
“让你的人跟着我的队伍参战长长见识可以,事后我也会根据功劳表现分一些财货给你的人,只是他们要听我的,而且你要答应我,帮我从广州带些东西回来。”
彭刚的队伍人不是很多,罗大纲的人想一起行动,又是老带新,不是纯粹的新人队伍,彭刚自然是欢迎的。
艇军老人大多武艺高强,听说他们单打独斗的本领不逊色于李殿元和闵正文的亲兵,也能派上用场。
不过彭刚更关心的是罗大纲要去广州采购进货消息。
彭刚想要的很多洋货在广西是买不到的,只有在广州、港岛能买到。
天地会打仗虽然不咋地,可他们的物流渠道确实很厉害,罗大纲队伍里的几条褐贝斯,就是通过天地会的地下物流渠道进入广西的。
艇军全盛时期发动的艇军起义,还动用过小洋炮,艇军用的小洋炮,估摸着也是从广东走私进入广西的。
“你要带什么?”罗大纲问道。
彭刚想要的洋货很多,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他寻来纸笔,罗列了一份清单:
带枪刺的褐贝斯,数量越多越好。
弹簧钢,数量越多越好。
软硬适中的深色燧石,数量越多越好。
洋人的火药,数量越多越好。
铜哨,五十个。
摆钟一个,铜壳怀表十五个,银壳怀表,两个。
奎宁(金鸡纳霜),数量越多越好。
钢笔五支。
公制度量衡一套。
游标卡尺五把。
直尺与三角板、圆规、量角器三套。
苏钢或者洋人的百炼钢,数量越多越好。
......
看着彭刚的清单越写越长,并且清单上的很多东西罗大纲都不知为何物,他忍不住打断彭刚,哭笑不得道:“你当我是骡子呢?一次如何带这么多东西回来?还有上头写的东西,很多我都不认识,就比如这公制度量衡,为何物?”
“就是洋人的斤两与尺寸,这玩意儿要找广州洋行的法兰西鬼佬买,他们用公的,英吉利鬼佬用的是母的。
广州的洋行不是有挂鬼佬的旗子么?旗子中间是白色,左边是蓝色,右边是红色的,就是法兰西鬼佬的洋行。”彭刚尽量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向罗大纲解释说道。
“你去过广州的洋行?”罗大纲惊讶于彭刚还知道广州洋行挂旗子的细节,怀疑彭刚以前去过广州洋行。
“我爹去过,这些是他告诉我的。”彭刚想出了一个无法证伪的理由搪塞罗大纲,并让彭毅取来六十两黄金交给罗大纲。
“罗大哥,这六十两黄金你先拿着,要是不够,先帮我垫着,回来我一并补给你。”
“天知道你为啥要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又要这些东西有啥用,看在你帮我过的份上,我尽量为你采买来这些东西。”罗大纲接过黄金,说道。
“可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的东西太过稀奇古怪,我未必能买的到。洋人的枪和火药在广州是紧俏货,广州的天地会也抢着买洋枪洋药,我这个外来户买不到几把,我尽量为你寻来一支带枪刺的洋枪就是。”
临走前,罗大纲向苏三娘和陈阿九交代了此去大冲,除非彭刚拿他们当炮灰,他们可以直接不理彭刚回勒马去,等他回来再做计较。
其他情况下,都听彭刚的,事后尽量从大冲弄些钱粮,尤其是稻米回勒马。
苏三娘和陈阿九两人点头应允。
交代完这些,罗大纲便带着十几名老兄弟下山乘船去广州和港岛采购物资。
借着此次大冲之行的机会,彭刚正好训练后生仔们长途行军的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出发之前,彭刚做足了准备工作,从碧滩汛买来四匹骡子,将事先准备好的竹筒饭、炒米、盐块、腌菜、干粮、腌肉、鱼干、烈酒、纱布、艾草、雄黄等一应物资捆扎好,放在骡子背上。
骡子实在背不动的,则由人力扛运。
火药由油布包裹,做好防潮处理后由人力携带,不许放在骡子上,以免骡子走丢后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各组的锅帐,鸟铳组融铅铸弹要用的坩埚、铅弹模具、锉刀由本组自行携带。
个人的防雨装备:蓑衣、斗笠以及草席、薄被等寝具由个人自行携带。
四组由于要携带一门四百斤重的劈山炮以及相应的炮弹火药,运输压力很大,组长陈旭元跑来向彭刚诉苦。
四组的要求合情合理,彭刚特批了四组一骡子,以及五组的长枪手,协助四组运输劈山炮和弹药。
做完这些,彭刚让信得过,认路的本地人覃木匠充当向导,带他们前往大冲。
看着背着大包小包的彭刚和他的那群后生仔团丁们。
陈阿九忍不住向苏三娘吐槽道:“三娘,像他们这样扛着大包小包,跟骡子似的,每个人身上少说背了四十来斤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岂不耽搁时间误事?
此去大冲,虽然都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可若轻装前行,最多只需一日的脚程。他们带这么多东西,只怕是要两日才能到大冲。”
陈阿九觉得彭刚有些多此一举,一两日的脚程也带这么多东西。
光是携带的口粮,就足够他们吃上快半个月了。
大冲虽然偏远,可又不是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岭,随身携带的口粮不够找大冲人买就是,要是买不到,直接抢也行啊。
陈阿九的想法彭刚不是没有想过。
王家兄弟在紫荆山作威作福多年,当地人仰赖王家兄弟生存,畏惧王家兄弟。
大冲人未必敢卖吃食给彭刚他们。
当然,彭刚也可以强买,甚至直接抢。
可这么做必然会失了当地的人心,为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阶段彭刚只想收拾王家兄弟,不想树敌过多。
其他人,哪怕是紫荆山地区的小地主和富农,彭刚都还没有动他们的想法。
毕竟动了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没有必要因小失大。
“人家这么做必然有人家的考量,人家又没让咱们扛东西,记住罗大哥走之前交代咱们的话,听他的,咱们走。”
苏三娘也琢磨不明白彭刚为什么去趟大冲,阵仗搞得跟要长途行军打省垣桂林似的。
不过既然罗大纲走之前让他们听彭刚安排,照做就是。
“依我看,大头羊那厮就是被谢斌收拾的,这小子夸大其词往自个儿脸上贴金,偏偏罗大纲还信了他的话。”
陈阿九只服罗大纲,罗大纲让他听一个半大小子的安排差遣,陈阿九有些不服气。
“少说几句,人家至少帮过咱们,要记着人家的情。”苏三娘白了陈阿九一眼,看穿了陈阿九心里的那点心思,无非是瞧着彭刚年龄小,不服气。
“你也跟了罗大哥十年的老人了,为何还这般不晓事?两个月前咱们过红莲坪,若非他给了我们些吃食和药,我们少不得要多折几个兄弟。阿九,莫要以年龄取人,你罗大哥行走江湖,劫富济贫的时候和他一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