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卷三·殷本纪

商朝的始祖契,他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家的女儿,也是帝喾的次妃。有一次简狄和另外两个女子一起去洗澡,看到一只玄鸟掉落了一枚蛋,简狄捡起来就吞了下去,结果就怀孕生下了契。这情节可真够神奇的,就跟神话故事似的,感觉契的诞生就带着点神秘色彩。

契长大后辅佐大禹治水立了大功。舜帝就命令契说:“现在百姓之间不亲善,五伦关系也不融洽,你去担任司徒这个官职,恭敬地施行五种教化,施行教化要本着宽厚的原则。”舜帝还把契封在了商地,赐姓子氏。契在唐尧、虞舜和大禹那个时候崛起,他的功业让百姓都得到了好处,百姓生活也因此安定太平。感觉契就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治水有功还能搞教化,为商朝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契去世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去世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去世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去世后,儿子曹圉继位。曹圉去世后,儿子冥继位。冥去世后,儿子振继位。振去世后,儿子微继位。微去世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去世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去世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去世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去世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去世后,儿子天乙继位,这就是成汤。从契到成汤,他们这一族迁徙了八次呢,感觉一直在找合适的地方发展。

成汤的时候,开始住在亳,这是追随先王帝喾曾居住的地方,还作了《帝诰》。

成汤开始征伐诸侯。葛伯不祭祀祖先和天地,成汤就首先去讨伐他。汤说:“我有句话:人从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的情况能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不好。”伊尹说:“太英明了!能听从正确的意见,治国之道才能进步。统治国家、管理百姓,那些行善的人都应该在朝廷为官。努力吧,努力吧!”汤又说:“要是你们不遵守命令,我就重重惩罚你们,绝不赦免。”还作了《汤征》。这汤可真有领导风范,不仅有自己的治国理念,还对不听话的诸侯毫不留情,感觉他就是要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国家。

接下来,出场的是传奇人物伊尹。这伊尹又叫阿衡,他一心想给商汤出谋划策,可苦于没个门路。得,他想了个招儿,跑去做了有莘氏家陪嫁的男仆,背着锅碗瓢盆就去了。为啥呢?他要用美食的滋味来打动商汤,跟汤聊做菜的事儿,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把王道啥的也一起推销给汤呢。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伊尹原本是个隐士,汤派人去请他出山,那可是请了五次,伊尹才肯跟着汤混,还跟汤讲了素王和九主这些事儿,汤一听,好家伙,这人有料啊,直接就把国政交给他了。

伊尹这中间还离开过汤,跑去夏朝那边溜达了一圈。到了那儿一看,嚯,夏朝这啥破地儿啊,太丑(不堪)了,待不下去,又跑回了亳。从北门进的时候,还碰到了女鸠、女房,一激动,还写了篇《女鸠女房》。

再说商汤,有次出去溜达,瞧见野外有人四面张网,还祈祷说:“从天下四方来的都到我网里来。”汤一听,哎呀呀,这也太狠了,全抓了可不行!于是去掉三面网,说:“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听话的,再进我网里来。”诸侯们听说了这事儿,纷纷感叹:“汤这人啊,德行高得没话说,连禽兽都照顾到了。”

当时那夏朝的桀,又暴虐又荒淫,诸侯里昆吾氏还出来捣乱。汤一看这不行啊,得收拾收拾,就带着诸侯们起兵了,伊尹也跟着汤。汤亲自拿着大钺去打昆吾氏,打完昆吾氏接着就去收拾桀。汤还发表了个激情演讲:“大伙都听好了哈!不是我小子没事儿找事儿想叛乱,实在是夏朝罪过太多了。我听大家都说夏氏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收拾他们。现在夏桀这么多罪,老天爷都要灭他。你们可能会说‘我们国君不体恤我们,扔下农事不管去打仗’,可你们想想,夏王耗尽大家力气,还搜刮整个国家,大家都懈怠又不团结,都说‘这个太阳(夏桀)啥时候灭亡啊,我们宁愿和你一起死’!夏的德行都这样了,我今天必须得去。你们都跟着我一起执行上天的惩罚,我肯定会好好犒劳你们。你们别不信我,我说话算话。要是你们不听我的誓言,我就把你们变成奴隶或者杀了,绝不轻饶!”这一番话,写成了《汤誓》。汤这时候还挺得意,说自己可威武了,给自己取了个号叫武王。

这一番争斗下来,桀在有娀之虚吃了败仗,又逃到了鸣条,夏军那是一败涂地。汤乘胜追击,又去讨伐了三,还缴获了人家的宝玉,义伯、仲伯为此还写了《典宝》。汤打败了夏之后,想把夏朝的社稷迁走,结果没成,又写了《夏社》。伊尹把这些事儿到处宣扬,诸侯们一看,汤这么厉害,得,都服了。汤这才登上了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成了一方霸主啦!

接着咱再说说商汤之后那些事儿哈。汤打完胜仗回来,走到泰卷陶这个地儿,中[插图]写了篇诰文。把夏朝的命数给终结了以后,汤又回到亳,还写了《汤诰》。这诰文里说:“在三月的时候,大王我亲自到了东郊。然后我就跟诸侯们说:‘你们可都得给百姓们做点实事儿,好好干活儿。要是不做,我可就重重地惩罚你们,到时候可别怨我哈。’我还说了:‘以前大禹和皋陶长期在外面操劳,他们为百姓立了大功,百姓们才能安稳过日子。东边有长江,北边有济水,西边有黄河,南边有淮河,这四条大河整治好了,百姓们才有地方住。后稷教大家播种,百姓们才能种出各种粮食。这三位可都为百姓立了大功,所以他们的后代才能有封国。以前蚩尤和他的手下们祸害百姓,天帝就不保佑他,这都是有迹象的。所以先王的话,大家可不能不努力照着做啊。’我还警告他们说:‘要是谁不行正道,就别在自己的封国待着了,可别怨我不客气。’”汤就用这些话来号令诸侯们。伊尹写了《咸有一德》,咎单写了《明居》。

汤当了天子之后,还改了历法,换了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而且把朝会的时间定在白天。

后来汤去世了,太子太丁还没来得及即位就死了,没办法,就立了太丁的弟弟外丙,这就是帝外丙。帝外丙才当了三年的君主就驾崩了,又立了外丙的弟弟中壬,也就是帝中壬。帝中壬在位四年也去世了,伊尹就立了太丁的儿子太甲。太甲可是成汤的嫡长孙,他就是帝太甲。帝太甲元年的时候,伊尹写了《伊训》《肆命》《徂后》。

这帝太甲即位三年了,一点也不贤明,又暴虐,还不遵守汤制定的法度,道德败坏。伊尹一看,这可不行,就把他流放到桐宫去了。这三年里,伊尹代理国政,主持国事,接受诸侯们的朝拜。

帝太甲在桐宫待了三年,慢慢悔过自责,又变好了。伊尹一看,行啊,就把太甲接回来,把国政又交给他了。太甲开始修养德行,诸侯们又都归顺了殷朝,百姓们也都生活安宁。伊尹可高兴了,就写了《太甲训》三篇,来赞扬太甲,还尊称他为太宗。

太宗太甲去世后,他的儿子沃丁即位。在帝沃丁的时候,伊尹也去世了。把伊尹葬在亳之后,咎单就追述伊尹的事迹来教导后人,写了《沃丁》。

沃丁去世后,他的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帝太庚。帝太庚去世后,他的儿子帝小甲即位。帝小甲去世后,他的弟弟雍己即位,这就是帝雍己。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王道开始衰落了,有些诸侯都不来朝拜了。

帝雍己去世后,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帝太戊。帝太戊任命伊陟做了国相。当时在亳这个地方,出现了怪异的事儿,有棵桑和楮树一起在朝堂上长出来了,一个晚上就长得有两手合围那么粗。帝太戊害怕了,就去问伊陟这是咋回事。伊陟说:“我听说怪异的现象胜不过有德行的人,难道是陛下您的政令有什么缺失的地方吗?陛下您应该修养德行啊。”太戊听了伊陟的话,开始修养德行,结果那棵怪异的桑树就枯死消失了。伊陟还把这事儿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国家很有成绩,写了《咸艾》和《太戊》。帝太戊为了褒奖伊陟,在祖庙中宣布不用对待臣子的礼仪对待他,伊陟赶紧推辞,还写了《原命》。这么一来,殷朝又兴盛起来了,诸侯们又都来归顺了,所以太戊被称作中宗。

中宗去世后,他的儿子帝中丁即位。帝中丁把都城迁到了隞。后来河亶甲又把都城迁到了相。祖乙又把都城迁到了邢。帝中丁去世后,他的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帝外壬。关于仲丁的记载缺失不全。帝外壬去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帝河亶甲。在河亶甲当政的时候,殷朝又衰落了。

河亶甲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祖乙即位。帝祖乙即位后,殷朝又兴盛起来了。这时候巫贤担任要职。

祖乙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祖辛即位。帝祖辛去世后,他的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帝沃甲。帝沃甲去世后,就立了沃甲哥哥祖辛的儿子祖丁,这就是帝祖丁。帝祖丁去世后,又立了他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这就是帝南庚。帝南庚去世后,立了帝祖丁的儿子阳甲,这就是帝阳甲。在帝阳甲当政的时候,殷朝又衰落了。

从帝中丁以来,就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改立各位弟弟或者他们的儿子,这些人有的还互相争夺君位,连续九代都很混乱,这样一来诸侯们都不来朝拜了。

帝阳甲去世后,他的弟弟盘庚即位,这就是帝盘庚。帝盘庚的时候,殷朝的都城已经在黄河北岸了,盘庚要渡过黄河往南,回到成汤原来的故居。这已经是第五次迁都了,都城一直没有固定的地方。殷朝的百姓们都唉声叹气、相互抱怨,不想迁都。盘庚就告诉诸侯和大臣们说:“以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先祖一起平定了天下,制定的法则是可以遵循的。要是你们不努力照着做,怎么能成就美好的德行呢!”于是就渡过了黄河往南,在亳治理国家,推行成汤时候的政令,这样百姓们才安宁下来,殷朝的国势又复兴了。诸侯们又来朝拜,就是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啊。

帝盘庚去世后,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帝小辛。帝小辛即位后,殷朝又衰落了。百姓们怀念盘庚,就写了《盘庚》三篇。帝小辛去世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帝小乙。

帝小乙去世后,他的儿子帝武丁登上了王位。这帝武丁一即位,就心心念念想着复兴殷朝,可一直没找到能帮他的好帮手。于是他玩了个神秘,三年都不说话,国家大事都交给冢宰去决定,他自己则暗中观察国家的风气。嘿,有一天晚上,武丁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得到了一个圣人,名字叫说。醒来后,武丁就拿着梦里的印象去看群臣百官,结果一个都不是。没办法,他只好派手下的工匠们到民间四处寻找,还真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说。当时说还是个服劳役的犯人呢,正忙着在傅险修筑道路。把说带到武丁面前,武丁一看,嘿,就是他!和说一聊,果然是个厉害的圣人,马上就任命他做了国相,这下殷国治理得那叫一个好。因为是在傅险找到的说,所以就用傅险作他的姓,称他为傅说。

帝武丁祭祀成汤的时候,第二天,有只野鸡突然飞到了鼎耳上鸣叫,武丁吓得不轻。祖己就安慰他说:“大王您别担心,先把政事好好修治修治。”接着祖己就开导武丁说:“上天监督着下民,依据义理行事,给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上天要让百姓短命,而是有些人自己做坏事,中途断绝了自己的性命。百姓中要是有不遵循道德、不听从惩罚的,上天已经降下命令纠正他的行为,他还抱怨说该怎么办。唉!大王您继承王位,要敬重百姓,没有不是上天在后面看着的,对于常规祭祀不要采用废弃正道的礼仪。”武丁听了祖己的话,就修明政治、施行德政,这下子天下百姓都高兴坏了,殷朝的国势又再次复兴。

帝武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祖庚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野鸡鸣叫这件事而修养德行,就把武丁的庙称为高宗,还写了《高宗肜日》和《训》。

帝祖庚去世后,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帝甲。可这帝甲不学好,荒淫无道,殷朝又衰落下去了。

帝甲去世后,他的儿子帝廪辛即位。帝廪辛去世后,他的弟弟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帝庚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帝武乙即位。这时候殷朝又离开了亳,把都城迁到了黄河北岸。

这帝武乙也是个荒唐的主儿,他做了个木偶人,说是天神。还和这个木偶人赌博,让人代替木偶人出棋。结果天神输了,他就把这个木偶人羞辱了一番。他还做了个皮袋子,装满血,挂起来用箭射,说这叫“射天”。后来武乙在黄河和渭河之间打猎的时候,突然来了个大雷,把武乙给震死了。武乙死后,他的儿子帝太丁即位。帝太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帝乙即位。帝乙在位的时候,殷朝更加衰落了。

帝乙的大儿子叫微子启,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所以启不能继承王位。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宫王后,所以辛就继承了王位。帝乙去世后,辛即位,这就是帝辛,天下人都叫他纣。

这帝纣那本事还不小,能言善辩,反应极快,见识也广,而且力气过人,能徒手和猛兽搏斗。可他这聪明才智没用到正地儿,用来拒绝别人的劝谏,用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还老是在大臣们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抬高自己的声威,觉得天下人都不如他。纣这人还特别爱喝酒,沉迷于玩乐,宠爱女人,尤其宠爱妲己,对妲己那是言听计从。他让乐师师涓创作了新的淫荡的音乐、舞蹈,还有那些靡靡之音。他还加重赋税,把鹿台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的粮食装得满满的。还不断收集狗马等奇珍异宝,把宫室都塞满了。又扩大了沙丘的园林楼台,捉了很多野兽飞鸟养在里面。他还不把鬼神放在眼里。在沙丘那地方大规模地玩乐,用酒装满池子,把肉挂起来像树林一样,让男女都光着身子在里面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喝酒作乐。

百姓们都怨声载道,诸侯也有不少背叛他的。纣一看这情况,不但不悔改,还加重刑罚,弄出了炮烙这种残酷的刑法。他封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漂亮女儿,献给了纣。可这九侯的女儿不喜欢纣的荒淫,纣一怒之下就把她杀了,还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为这事和纣激烈地争辩,纣又把鄂侯做成了肉干。

西伯昌听说了这事儿,私下里叹了口气。崇侯虎知道了,就跑去告诉了纣,纣就把西伯昌囚禁在了羑里。西伯昌的臣子闳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珍异宝和良马献给纣,纣这才赦免了西伯昌。

西伯昌出来后,献上了洛西的土地,请求纣废除炮烙之刑。纣答应了,还赐给西伯昌弓矢斧钺,让他有征伐的权力,称他为西伯。纣还任用费中处理政事。费中这人就爱阿谀奉承,又贪财好利,殷朝的百姓都不喜欢他。纣又任用恶来,这恶来专爱说别人坏话,诸侯们因此和殷朝更加疏远了。

西伯昌被放回去之后,就暗地里修养德行、多做善事,很多诸侯都背叛了纣,跑去归附西伯昌。西伯昌的势力越来越大,纣的权力也就渐渐没以前那么大了。王子比干跑去劝谏纣,纣根本不听。商容是个贤能的人,百姓们都爱戴他,纣却把他给废黜了。等到西伯昌去讨伐饥国,把饥国灭掉的时候,纣的大臣祖伊听说了这事,就埋怨周国,心里害怕,跑去告诉纣说:“上天已经要终结我们殷朝的命运啦,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吉利的征兆,不是先王不保佑我们这些后代,实在是大王您荒淫暴虐,自己把自己给绝了后路,所以上天抛弃了我们,让我们没安稳饭吃,您也不揣度上天的心意,不遵循法典。现在我们的百姓没有不盼着殷朝灭亡的,都说‘上天怎么还不降下惩罚啊,灭亡殷朝的大命怎么还不来呢’?大王您说现在该怎么办啊?”纣却大言不惭地说:“我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吗!我有上天保佑呢!”祖伊回去后,直摇头说:“这纣啊,真是没法劝了。”西伯昌去世之后,周武王向东征伐,到了盟津这个地方,背叛殷朝来和周会合的诸侯有八百个。诸侯们都说:“可以去讨伐纣啦!”周武王却说:“你们还不了解天命呢。”于是又带兵回去了。

纣呢,是越来越荒淫无道,一点也没收敛。微子多次劝谏他,他都不听,微子没办法,就和太师、少师商量了一下,干脆离开了。比干说:“做臣子的,不能不为了国事拼死相争。”于是就强行劝谏纣。纣恼羞成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居然把比干给杀了,还把他的心剖出来看。箕子害怕了,就假装疯癫去做了奴隶,纣还是不放过他,又把他囚禁起来。

殷朝的太师、少师一看这情况,就抱着祭祀用的乐器逃到了周国。周武王一看时机成熟了,就率领诸侯去讨伐纣。纣也发兵在牧野抵抗。在甲子日这天,纣的军队战败了。纣慌慌张张地跑回去,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服,跳进火里自焚而死。周武王就把纣的头砍下来,挂在白旗上示众。还杀了妲己。又把被囚禁的箕子给放了,给比干的坟墓加封,在商容住的里巷口立了标志表彰他。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来延续殷朝的祭祀,还命令他推行盘庚时候的政令。殷朝的百姓可高兴了。就这样,周武王成了天子。后来的人把帝号降低,称作王。还封殷朝的后代做诸侯,归属周朝。

周武王去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发动了叛乱,周成王命令周公去把他们给平定了,又封微子在宋地,让他来延续殷朝的后代。

太史公说:我按照《颂》的次序编排了契的事迹,从成汤以来的事迹,是从《尚书》《诗经》里采集来的。契姓子,他的后代被分封,就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说过,殷朝的车子很好,而且崇尚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