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熟人
因为没有试验,也没有数据。
李旭写的文章篇幅不长。
一个下午就完成了。
最后检查一遍错别字和格式。
“老板,你打算发表到哪里?”
宋思思好奇的问道。
李旭摇了摇头:“还没想好。”
医学论文发表的途径有几个,首先是学术期刊。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权威的渠道和平台。
比如《龙国病毒学》,就是国内病毒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
还有一些全球顶级期刊,不仅在学术界,甚至对大众都有巨大的影响力,比如柳叶刀。
如果能在这上面发表文章,对作者本身有极大的好处。
但是这些期刊对论文的质量要求极高,发表难度也极大。
其次是学术论文集,就是学术会议。
在专门的学术会议上,把交流资料整理成集,提交给组委会和参加者,从而展示自己的交流成果。
其他的还有开放存取平台,医院或医学院的官方网站……
李旭摇了摇头。
这些渠道,都不适合他。
他又想到了自己在医学院的老师。
他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个小透明。
和老师也没有过多交流。
发给老师,老师会理会吗?
“试试吧。”
李旭找到老师的威信,把文件发了过去,并留言:薛老师,我看了津门大学王韬团队写的有关蜱虫病毒的论文,有了一些想法,请您看一看,有可行性吗?
消息发过去后。
老师没有回复。
李旭想了想,又通过津门大学的官方网站,找到了生命科学院的邮箱,把自己的猜想也发了过去。
“接下来就等吧,看他们会不会联系我。”
……
“高先生吗?您的快递。”
电话响起。
“哦,你放到门卫吧。”
“好嘞,您别忘了拿。”
高光辉教授在办公室里翻看病例,不等他去拿,同事帮他捎上来了,“高教授,您的快递,放哪里?”
“哦,放到桌子上吧,谢谢你,小张。”
“您太客气了,对了,高教授,下午有一场关于‘清气固血方’的讨论会议,您别忘了参加。”
“我知道了。”
高光辉看着眼前的快递纸箱,有些疑惑。
他不记得自己买东西。
难道是医药企业寄来的活动邀请函?
不对,如果是邀请函的话,一个文件袋即可,何必用纸箱?
高光辉拆开纸箱。
里面是一个简陋的塑料袋,装着半斤糙米,米粒泛黄,颗粒粗糙,甚至夹杂着少许未脱干净的谷壳。
“这……”高光辉想起来了。
前两天,他让一个小儿厌食症病人家属寄来的大米。
他眉头紧皱,捏起几粒米在指尖搓了搓,“这种米,真的能治厌食症?”
高光辉实在难以相信。
可视频里的病人确实吃得津津有味,而且丁开放也没必要骗他。
“难道这种米真有特殊之处?”
他思索片刻,决定验证一下。
……
高光辉拿出一叠文件,找到有关小儿厌食症的病例,特意挑选了一名病情严重的小儿厌食症患者——6岁的小男孩乐乐。
乐乐已经连续三个月食欲极差,体重下降明显,家长带他跑遍了各大医院,连营养液都输过,可效果甚微。
他打电话给病人家属:“下午四点过来一趟,我有一个新方案,可以试试。”
“谢谢大夫,我们一定过去。”
病人母亲急忙说道。
高光辉放好大米,看了看时间,去参加‘清气固血方’的讨论会议。
会议结束后,病人已经在诊断室等着。
“高教授,您说……有办法?”乐乐妈妈眼中充满希冀。
高光辉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碗,倒出少许糙米,放在乐乐面前。
“乐乐,你想吃这个吗?”
乐乐原本蔫蔫地靠在妈妈怀里,可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几粒糙米上时,突然睁大了眼睛,伸手就要抓。
“米!我要吃!”
高光辉和乐乐妈妈同时愣住。
乐乐妈妈震惊地看着儿子:“乐乐,你……你不是什么都不想吃吗?”
乐乐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抓起几粒生米,直接塞进嘴里,嚼得嘎嘣响,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高光辉心跳加速,立刻说道:“稍等,我煮一点试试!”
他快步走向办公室的小厨房,取出一两米,简单淘洗后加水煮成稀粥。
粥煮好后,米香并不浓郁,甚至有些寡淡,可当高光辉把碗端到乐乐面前时,乐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自己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慢点,别烫着……”乐乐妈妈声音颤抖,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他已经很久没主动吃饭了……”
高光辉紧紧盯着乐乐,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真的有效!
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乐乐吃完一碗,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妈妈,我还想吃……”
乐乐妈妈激动地看向高光辉:“高教授,这米……这米太好了,您给我们开药吧,多开一些。”
高光辉摇头:“我手里只有四两了,而且还有其他病人需要尝试……”
“啊~”
乐乐妈妈急了,“这怎么办?”
好不容易儿子愿意吃。
却又没那么多。
高光辉劝解道:“别着急,我给你们问问这米的来源。”
他立刻拨通了丁开放的电话。
“丁先生,我是高光辉,您给我寄来的那些米,真的有效果,我找了一个小儿厌食症患者,他很喜欢吃。我想问问,这种米您是在哪里买的?”
丁开放爽快地回答:“哦,是在我们本地的一个诊所里。”
“什么诊所?在什么位置?”
“名字是‘李氏中医诊所’,就在建设路上,很容易找。”
“李氏中医诊所?”
高光辉一愣,总感觉这个名字很熟悉。
在哪里听过。
一时间想不起来。
“诊所的大夫叫什么?”
“李旭,一个很年轻的医生。”
“啊~”
高光辉想起来了。
前段时间,他去风城中医院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年轻医生叫李旭。
几天前,李旭给他拍了一张病人送的锦旗。
锦旗感谢的就是李氏中医诊所。
丁开放听到对方的惊讶,询问道:“高教授您认识他?”
高光辉呵呵一笑:“没错,我们还在一起给病人看过病呢。”
丁开放恍然:“怪不得李大夫年纪不大,但医术很高,原来是您指导的啊。”
高光辉并不居功:“不,我们只呆了一下午,我并没有指导他太多,我有他的电话,我和他直接联系吧,谢谢您,丁先生。”
“您太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