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撒欢玩
第32章 撒欢玩
陈思予惊愕!
红心K看到陈思予瞪圆的眼睛,有点好笑。
“那个山头是我们家的,我在那里设计个赛道有问题?”
这回不是惊愕可以形容的了。
陈思予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红心K伸出一只手,“再重新认识一下,我叫方泽。我是被爷爷到中国领养的。他是这里最后的贵族。有很多祖上留下的封地。他很喜欢中国,每年都要去那边长住。我5岁的时候,他领养了我。”
陈思予等着他继续说。
“那个试车赛道,算是我们家的产业。那个山是爷爷的地盘,我也喜欢玩赛车。爷爷说要玩就自己造一个。然后我就自己画了一个图,没想到爷爷真让人造出来了。”
陈思予不解:“那为什么变成HB的测试赛道了?”
“爷爷的儿子,之前叛逆不着家。后来知道我的存在,怕我争家产,非要回来接手爷爷的产业。”
“爷爷拗不过他,给了一部分不需要打理的产业给他。可是,全给他败光了。那座山和赛道,最后也是拿去给他儿子抵债的。几经转手,变成了HB的测试赛道。”
富人是可以这么玩的。
“那你现在……”
方泽猜到陈思予想问什么。
“我从来不想接手爷爷这些产业,我只喜欢玩车。”
“那你为什么不去做职业车手?”陈思予侧头看他。
方泽轻笑两声:“职业车手,那多不好玩。一进赛道,一堆的规矩。我这里多好,我就是规矩。”
这话,陈思予现在爱听。
方泽拍拍陈思予的肩膀。
“HB不要你了,你准备干嘛,还回青年队?”
陈思予摇摇头。
回不去了,他和SPEED的合约到期了,而HB又解约了,他没处可去。
“在我场子里玩的开心吗?”
陈思予没多想,点了点头。
“记住,我的场子玩车不玩命。你今天,太不惜命了。就算是赛车,也该尊重自己的生命。”
陈思予:“听起来,你对你的命是很珍惜。”
方泽端着茶杯,靠坐在一旁的沙发扶手上。
“没有命,再好的福气你也享不到。”
“可是,赛车这一行,谁不是在生命和极速之间不断地跳跃?”
陈思予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所以,才要定一堆规则,这不行,那不行。无非就是怕你们把命玩没了。”
“在我这里,没有什么冠军奖杯。大家就是冲着好玩来的,但前提是不能拿命拼。大家看的是过程爽不爽,而不是最后谁第一个冲线。你那些比赛,要的都是结果。但是过程又束缚多多。大家为了达到结果,又不能突破束缚,只能绞尽脑汁想各种极限的技术,甚至耍点小聪明。”
“那样,有意义吗?”
陈思予有点没听懂。
“你为什么会赛车?”方泽直接问。
陈思予思索片刻,竟然发现回答不出。
“我和我妹,7岁就被我爸塞进卡丁车里,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那你喜欢赛车吗?”
喜欢?一个很普通的词语,在陈思予这里却觉得很抽象。
他心里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感觉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一天手里不摸方向盘,心里就发慌,会无所适从。
因为是一种使命,所以他必须遵循着使命要求的路线去走,不能又偏差。
方泽的问题,突然让陈思予想到了念君。
以前,同样的问题在兄妹之间,也问过很多次。
但每次陈思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而叶念君却很笃定的回答:“喜欢!”
每次比赛,每次训练,陈思予的心里只会想着这些是为了最后那个奖杯。如果不努力,奖杯就会拿不到,他的使命就会被拖后腿。
方泽过来,揽着他的肩头。
“走,去看看我的车。”
两人从会客室出来,穿过平坦的大草坪,来到一个柏油的大斜坡。
陈思予正想问车在哪儿,旁边的铁门突然打开,里面是一个电梯。
方泽朝他招招手,等他一起进了电梯。
垂直而下的速度,把他们带到了地底下。
电梯门打开,饶是见过众多豪车的陈思予,也震惊了!
只要能说得上的性能车,或者跑车,在这里都能找得到,数量还不少。
车库是立体的,上下三层。车库里灯火通明,照的每辆车都是通身明亮耀眼。
底层是专门用于改装的空间,方泽说的没错。和他坠崖摔碎的野马一样的车型,大概还有七八辆在车库里。
方泽指着对面墙上的一整面的钥匙,对着陈思予说:“钥匙,随便选一把,出去玩玩。”
陈思予窒息般走到那面墙前面,凭感觉拿了一把钥匙。方泽示意他交给旁边的小伙子。
小伙子接过钥匙,看了编号,快速跑到旁边输入到电脑中。车库立刻开始挪位置,就像堆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的上下左右腾挪。
不一会,一辆布加迪威龙压着低沉的吼声,来到陈思予身边。
方泽挑了和他一样的车,笑着说:“一样的,玩的才有趣。”
两人上了车,沿着地下出入口,顺着上到了刚才看到的大斜坡,再往上走,直接来到了一片森林地带。
虽然是森林地带,里面也有铺设上好沥青的路面。
方泽降下车窗,对着旁边的陈思予说:“撒欢玩吧!”
两辆车窜出老远,轰鸣声瞬间就飘到了半空中。
两辆车你追我赶,看得出来方泽也是有天赋的人。直线加速,陈思予竟然也只能领先1/3的车身。
前方有一段盘旋而上的山路,陈思予停下来,观察了一下路况。
忽然,车内对讲机响了:
“思予,虽然我们不比快慢,但是还是增加一点趣味行吧。”
陈思予笑笑,对着通话器说:“你想怎么玩?”
“盘山路,靠山体那一侧都有压力监测板,我们比谁压上板的次数多,而且压力值更小。”
陈思予听懂了,就是既要压到板,又不能整个车轮全压上。还是要算准路线,最好轮胎侧壁轻轻略过。
这需要极高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