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羽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最后一线生机

第60章 最后一线生机

七月份的下旬,父亲踏着浓浓的夜雾走进了家门,他推开我的房门,叫醒了还在熟睡的我:“小逸,快起来,跟爸爸去南京!”我知道,父亲这次没有食言,他真的要带我去一所大的医院看病了。

父亲将我抱进了他的出租车里,在凌晨的夜色中匆匆赶往南京。坐在车内的我,欣喜不已,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单独一起去那么远的地方,十七年了,我几乎都没有走出过家乡的小镇,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繁华,不能体会奔驰在高速公路上那种驽箭离弦的快感,没有亲眼目睹高楼林立是一种怎样的壮观……也许,我更期待的是,医生看到我,会信心满满地说:“这个病可以治好,不是难题。”

我没有坐在副驾驶座位上,而是坐在车的后座内,我望着父亲开车的身影,在昏暗的视线里,显得那么的疲倦。我问着他:“爸,我的病能治好吗?”

“姑娘,我现在也不知道啊,给医生看了就知道了。”

“那如果要几十万怎么办?”

“只要能好,不管多少钱爸爸也要给你看啊!”父亲的语气,透露着艰辛而又坚定,他双手掌握着方向盘,两眼直视前方,稳稳当当地坐着,如一座山。

我不再吱声了,无比满足地望着窗外的风景,并将车窗摇开到最大,让自己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同时,我更满足于父亲给我的回答,第一次觉得,我并不是“孤苦伶仃”,还有父亲在支撑着我的生命。我几乎感激涕零,原来父亲这么多年的苦苦打拼也是在为我啊!而我却一直不懂得。

当我们下车后,蒙蒙细雨从空中滑下来,轻轻地打在我和父亲的身上,雨天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情调。也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一个父亲推着他的女儿在医院的一栋栋楼里穿梭,挂号、检查,单单排队就排了大半天,从凌晨出发一直到这天下午过后,我们父女俩甚至都没有喝上一口水。

检查报告一直都没有出来,唯有等待是最好的选择。父亲靠在一张靠背椅上,他太累了,头一歪,便睡着了。他的眼镜挂在鼻梁上,好像要掉下来似的。我捧着他的导航仪,不敢随意地将它搁置哪里,因为,父亲跟我说,这个东西好几百块钱呢,没有它就回不了家了。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父亲从医生的办公室里取来了报告,此时的他,趿拉着脚步,似乎比先前更加地疲惫,他的手上紧紧捏着那张X光片,转到我的身后,推上我的轮椅走出医院。

这一路上,他一言不发,不说医生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徘徊在霓虹闪烁的十字路口,竟不知向哪个方向走,就和小时候祖母背着我走在苏州那座城市一样。他终于开声了:“小逸,我们来时是不是走的这条路啊?我得去取车啊!”我环顾四周,一片漠然。其实,我是最没有方向感的人,多少次,都是任凭别人将我带走。

“爸,医生怎么说?”我终于鼓起勇气去问他这个憋了很久的问题。

“医生说得去BJ检查,南京现在还没有这个技术。”

“那要多少钱啊?”

“说是估计要二十多万吧。”父亲毫无保留地给我回答着,他顿了一下,又说:“爸爸过一段时间给你联系BJ的医院,带你再去一趟。”他好像怕我失望,又补充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继续在大马路上走着,父亲再没有给我说过的言语,只是留下了一串串的叹息,让我内疚不已。望着地上倒映着的父亲的身影,似乎被风刮得在颤抖着,我心疼地望着那个影子,真想跟他大声说一句:“爸爸,辛苦了。”

我相信了父亲跟我说的每一句话,即便他在我成长过程中很多次都不曾兑现过他的诺言。但是这一次,我无比地信任他,不仅仅是因为我已长大了,更因为他是我最亲最爱的父亲,他带给了我生命,现在,在我人生最无助的转角处,他也给我带来了最后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