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爱好者(2024年第九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NEWS 信息浏览器

外刊介绍

MAGAZINES

文字_赵一凝

《BBC音乐》

BBC Music

2024年9月号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斯特(Gustav Holst)。为纪念霍斯特逝世一百五十周年,主题文章探讨了其作品的多样性和艺术生涯中的创新精神。霍斯特一生致力于探索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技术,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后来著名的《行星组曲》,都展现了他不拘一格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体裁和内涵丰富,取材于印度古代经典《梨俱吠陀》的《合唱赞美诗》(Choral Hymns from the Rig Veda)展现了霍斯特对印度文化的热爱,对非传统和声与节奏的运用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他早期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芭蕾组曲》(Suite de Ballet)则展示了他对舞蹈和音乐结合的兴趣。霍斯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中世纪音乐和文学的爱好、对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作品的改编,以及对阿尔及利亚民间音乐的探索。他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由表达的重视和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在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聆听导赏”栏目介绍了一种被称为“可听化”(sonification)的技术,科学家和音乐家将宇宙的电磁和无线电波转化为人类听得见的频率,使我们能够聆听宇宙的声音。通过“可听化”技术,我们可以“听”到远离地球数万光年的星球发出的信号,如脉冲星的旋转、密度惊人的中子星的咔哒声和口哨声,以及会“唱歌”的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Comet 67P Churyumov–Gerasimenko)等天体的音响。而作曲家如泰瑞·赖利(Terry Riley)通过在其作品《太阳环》(Sun Rings)中使用闪电与行星磁极相互作用产生的声音,以及NASA宇宙声音库中的数据,创作出长达八十分钟的宇宙音乐旅程。这些声音模拟了从地球到木星以及更远星球的旅行,使听众能够“听”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回响,展现了人类对宇宙声音的感知与想象。

●“建立你的图书馆”栏目主要介绍了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代表作《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该作品是受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同名戏剧启发而创作的一部大型交响诗,展现了勋伯格创作早期的浪漫主义风格,与他后来发展出的十二音技法形成鲜明对比。这部作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绘了森林、喷泉、爱情和悲剧等场景。虽然首演时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批评,但这部作品仍被认为是勋伯格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之作。许多指挥家都曾演绎过这部作品,其中帕沃·雅尔维(Paavo Järvi)的版本被认为是较为出色的版本之一。雅尔维在演绎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充满热情和冷酷色彩的声音,平衡感恰到好处。

●“月度唱片”推荐了墨西哥作曲家加布里埃拉·奥尔蒂斯(Gabriela Ortiz)的新专辑。专辑由洛杉矶爱乐乐团演奏,古斯塔沃·杜达梅尔指挥,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获得高度评价。专辑包含了三首作品:《弦之祭坛》(Altar de cuerda)、《向日葵》(Kauyumari)和《钻石旋转》(Revolución Diamantina)。这三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风格——结合理性与魔幻、融合拉丁美洲及墨西哥的民间音乐特色和现代音乐元素,还表达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如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女性主义运动等。figure_0007_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