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小生意
“霜儿又做了什么好吃食?“
赵雪柠休息够了,从屋里出来就闻到灶台那边飘来的甜香,最近吃了女儿做的吃食,觉得以前将军府厨子也不过如此,不如自家的霜儿。
杜清霜笑着将手中盛油炸柿饼的盘子递给母亲。
“这是我随手做的一些糕点,娘和哥哥拿去吃,我把剩下的给二婶,三婶她们送一些。”
赵雪柠接过盘子,笑着夸了一句。
“霜儿现在大了,什么吃食都会做,这糕点一看就好吃。”
面对母亲的夸奖,杜清霜也不谦虚。
“那是,你女儿现在可能了。”
“不害臊!”
赵雪柠笑骂了一句,端着盘子进了杜景言的房间。
杜清霜把剩下的柿子饼分成几份,想着等会也分给小安宁和村长家一些,提着篮子就出了门。
她给二婶和三婶还有张安宁家各送了一份柿子饼,最后才来到村长家。
村长家位于村子中心,离杜清霜家却有些远。
村长张胜和于婶子育有两子,大儿子张晁为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是有名的种田好手,与妻子韦小花两年前成亲,到如今都没有孩子。
二儿子张旭头脑灵活,平日农闲时总能在镇上找到零散活计,现在正值冬日家里没什么活,他就一直呆在镇里给别人打散工。
农户村里,大家虽有院子,但大白天的,院门都不会关。
杜清霜站在门口喊了一声于婶子。
里面的于婶子听到声音出门见是杜清霜,热情的上去拉着她的手寒暄。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霜丫头,你怎么想到来我家串门了?走走走,外面冷,进屋里说去。”
杜清霜被她拉着进屋,按着坐到了堂屋的椅子上。
“婶子,我就是家里做了点吃食,送过来给您尝尝。”
听到动静的张胜和张晁夫妻俩也从里屋出来打招呼。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吃食?!”
杜清霜从篮子里拿出还热着的柿子饼,放在桌子上。
“村长叔这说的哪里话,前个要不是婶子送去的两床棉被,我和我娘,哥哥晚上都要冻病,这点吃食算什么。”
于婶子看着桌上黄澄澄的柿子饼,倒觉得新奇,拿起一个左右看看,惊呼道。
“嗯,闻着一股子香甜,是白面做的啊,你这丫头,白面做的糖糕,这么金贵的东西也往外送!”
说着就把盘子往杜清霜的篮子里面放,嘴里还嘀咕着。
“你这丫头着实手松,自家刚来,手头不宽裕,还这么不会过日子。”
这个朝代,制糖的手艺都握在大家族手中,所以无论是白糖还是红糖都卖的很贵。
说是白糖,其实也就是现代那种带有杂质有些发黄的糖块,就算这种也都要卖三十文一斤,可以买两斤肉了,一般人家平常可吃不起。
几人听到这饼子这么金贵,也都推拒着不肯收下。
杜清霜连忙拉住她塞东西的手,解释道。
“我这个是用了点白面,没有放糖,不算什么金贵东西。
而且我送过来也有私心,想让叔和婶子看看这吃食,往外卖,能赚钱不。”
“可是,这......”
于婶子还想推拒,被张胜拦下。
“咱就尝尝,给丫头些建议。”
作为一村之长,他还是有点见识的。
眼前这些,如果真能赚钱,那付出一点也不算什么,不像于婶子只晓得省钱。
饼子巴掌大,于婶子还想给杜清霜省点,就只拿来一个切成四份,分给每个人就一口,尝尝味道。
这柿饼虽然有些凉了,但一口咬下去,外皮还是有些酥脆,里面软糯香甜,确实没有放糖,但是柿子本身的甜味就已经足够。
“这个饼子好吃!真没有放糖吗?”
张晁吃了一口,意犹未尽的盯着桌上还剩的几个饼子。
韦小花吃完也砸吧砸吧嘴。
“是啊,真好吃,妹子你这手艺绝对能拿出去卖。”
于婶子看大儿子那眼神,就知道他想干嘛,急忙护住柿子饼,瞪了张晁一眼。
“瞅你那馋样,多大的人了,跟没吃过饭似的。”
张晁也不恼,憨憨的挠了挠头。
“娘,这不是妹子拿来的东西稀奇又好吃嘛。”
只有张胜吃完,脸色变的严肃。
“丫头,你这是山上的野柿子做的吧?真的没有放糖吗?”
杜清霜笑着点点头。
“昨日上山发现这些柿子,就想起家乡的点心,做了这些,确实只有柿子的甜味,没有放糖。”
“你这吃食确实好吃,镇里也没有见过,没有放糖,拿出去卖个两三文钱,普通百姓也是能花钱买个尝鲜的。
但是丫头,这东西做起来简单,可能你前脚卖,后脚就有人抄了去,如果村里有人学你,就算是我,也没办法阻止。”
张胜想的长远,他也是见过镇上有人赚了钱,就被人抄去卖的吃食。
“你这老头子,怎么没办法了?亏你还是村长!”
于婶子听了自家男人的话,气的上去打了他肩膀一巴掌。
“你......这......妇人之见!”
张胜指着自己媳妇,气的脸色铁青,最后还是不轻不重的说了这么一句。
见夫妻二人快为自己闹起来,杜清霜连忙说和。
“婶子,你别怪叔,这本就是大家一学就会的东西,别人也想赚钱,谁能阻止得了?
再说了,我卖这个饼子就是图一新鲜,真有人学会做了,我还有别的办法。”
于婶子听她有办法,这才歇了怒火。
得了村长一家的建议,杜清霜对这个朝代的小买卖也大概有了方向。
她本来就想着卖柿子饼只是过渡,等柿饼和醋做成功,就可以卖另外两个,她一个现代人,脑中的主意千千万,就算被别人一直抄也无所谓。
等回到家,镇里的木匠铺按照当初约定的时间,派来送家具的马车。
杜景言和赵雪柠两人已经把各家的东西分好,让马车顺便送去另外两家。
昨日张乐巧气鼓鼓的回了家,一股脑的将自己被陈志新嫌弃,和杜清霜的事都告诉了母亲刘君。
刘君听完后,责怪了女儿一通。
“巧儿,你怎么能在陈秀才面前如此失礼呢?你要知道男人大都喜欢温柔的女子,你如此这般,只会将他越推越远。
听娘的话,平时装的柔弱一些,你看娘不就是这样拿捏你爹吗?”
张乐巧不服气。
“娘,我为什么还要讨好那陈志新?他不过就是一个秀才,有什么好得意的!”
刘君把女儿拉着坐下,语重心长的跟她说道。
“傻丫头,别看那陈志新现在只是一个秀才,你娘我早上镇上打听过了。
那陈志新在书院,那学问都是数一数二的。
嫁给了他,以后肯定能当官夫人!
你是不知道,现在打听他的人可多着呢,你现在不赶着,到时候可别后悔!
娘也不希望你跟我一样,嫁给你爹这没用的泥腿子,一辈子上不得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