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金丝笼中的秘密
林清玥再次醒来时,晨光已经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床榻上。她下意识去摸枕边的手机,却只触到冰凉的丝绸。
“公主醒了?“昨日那个双髻宫女轻手轻脚地走近,“昨夜周院判说您只是劳累过度,开了安神的方子。奴婢已经熬好了。”
林清玥撑起身子,接过青瓷碗。汤药气味清苦,她啜了一口,职业习惯让她不自觉地在心里分析成分:酸枣仁、柏子仁、远志…配伍精当,剂量精准,确实是上好的安神汤。
“你叫什么名字?“她放下碗问道。
“奴婢青黛,是公主的贴身侍女。“宫女福了福身,“还有白芷、紫苏、茯苓,我们都是伺候公主的。”
林清玥点点头,目光扫过寝殿。昨夜匆忙中未曾细看,此刻才发现这间寝殿处处透着古怪——西墙的多宝阁上整齐陈列着各种医疗器械,从简单的银针到复杂的手术器械一应俱全,有些甚至比现代医院的还要精致。东侧的书架上堆满了医书,案几上摊开的笔记墨迹犹新。
“我…本宫平日喜欢研究医术?“她试探着问。
青黛掩口轻笑:“公主说笑了。您自幼师从太医院前院使徐大人,医术精湛。去年还改良了种痘之法,救了南城数百孩童性命呢。“她突然压低声音,“只是…张院使一直不喜公主干预太医院事务。”
林清玥心头一跳。看来这位怀恪公主不仅精通医术,还是个改革派。她起身走向书案,随手翻开一本笔记。娟秀的字迹记录着各种病例和药方,最后一页写着:“张氏父子把持太医院,拒用牛痘,必有蹊跷…”
“公主,“青黛的声音突然紧张起来,“皇后娘娘传旨,请您巳时前往长春宫觐见。”
林清玥手指一颤。皇后?她对这个时代的宫廷礼仪一无所知,如何应对?
“本宫昨日摔伤了头,有些事记不清了。“她急中生智,“你快说说觐见的规矩。”
青黛虽然疑惑,还是迅速讲解起来。林清玥拼命记忆,同时让宫女们帮她更衣梳妆。当铜镜中的自己被打扮成一位雍容华贵的古代公主时,她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公主,“青黛为她戴上最后一支金簪,欲言又止,“您昏迷这两日,奴婢在整理您的妆奁时,发现了这个…“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匣。
林清玥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本巴掌大的册子,封面上写着“癸亥年记事“。翻开第一页,上面只有一行字:“若我遭遇不测,后来者当知,太医院水深千尺。”
她心头一紧,快速翻阅。这本日记断断续续记录了原主对太医院的种种改革尝试,以及遭遇的重重阻碍。最后几页字迹潦草:“张仲年父子在种痘银中掺铅…必须禀明皇上…今夜子时藏书阁…“最后一页被撕去了一半,残留的墨迹显示日期正是她“摔伤“的那天。
“这匣子放在何处?“林清玥合上册子,指尖发冷。
“在…在公主枕下的暗格里。“青黛声音发抖,“奴婢从不敢翻动公主私物,只是昨日换枕褥时偶然…”
林清玥点点头,将册子收入袖中。看来原主的“摔伤“绝非意外。她必须尽快了解这个身体的过去,否则随时可能重蹈覆辙。
长春宫比想象中朴素,但处处透着威严。林清玥按青黛所教行礼如仪,手心已经沁出冷汗。
“怀恪来了?快过来让哀家瞧瞧。“皇后的声音温和中带着威严。
林清玥抬头,看到一位约莫五十岁的妇人端坐在榻上,面容慈祥但眼神锐利。她硬着头皮上前,却被皇后一把拉住了手。
“听说你昨日为浣衣局宫女接生?“皇后摩挲着她的手腕,突然压低声音,“手法新奇,与太医院大不相同。”
林清玥心跳如鼓,正欲辩解,却感觉皇后在她手心轻轻一按——那里有一个现代医院常见的针眼痕迹,是她在急诊科长期输液留下的。
皇后意味深长地笑了:“哀家年轻时也爱钻研医术,可惜…“她话锋一转,“皇上那只波斯猫病了,太医院束手无策。怀恪既然醒了,不妨去看看。”
林清玥松了口气,看来皇后暂时不打算拆穿她。离开前,皇后赐下一对翡翠镯子:“夏日将至,这镯子可避暑毒。记住,宫中万事,小心为上。”
回到寝宫,林清玥立刻检查那对镯子。果然在内侧发现细小机关——轻轻一拧,镯子分开两半,中空处藏着几粒药丸。她嗅了嗅,是上好的解毒丹。
“公主,养心殿来报,皇上的’雪团儿’不肯进食。“太监在门外通报。
林清玥带着简易医疗包来到养心殿偏殿。一只纯白色波斯猫蔫蔫地趴在锦垫上,周围跪着几个满头大汗的太医。
“公主金枝玉叶,岂能…“为首的太医刚要阻拦,林清玥已经蹲下身检查起来。
“腹部触诊有硬块,是毛球症。“她取出自制的催吐剂,小心喂给猫咪。不多时,猫咪吐出一团毛球,精神明显好转。
“妙手!“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清玥回头,看到一位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正是嘉庆帝。
她慌忙行礼,却被皇帝扶起:“怀恪不必多礼。朕记得你小时候就爱跟着徐院使学医,如今看来尽得真传啊。“他抚摸着恢复精神的猫咪,龙颜大悦,“来人,赏和硕怀恪公主南海明珠一斛,另赐太医院藏书阁通行令牌。”
林清玥谢恩时,注意到旁边一位年长太医阴沉的目光。那人官服补子上绣着仙鹤,正是太医院院使张仲年。
回到寝宫,林清玥立刻查阅原主笔记,发现多处提到张仲年反对种痘新法。她正思索着,青黛匆匆进来:“公主,周院判奉旨来为您复诊。”
周景明依旧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诊脉时手指出奇地轻柔。林清玥借机观察他——三十出头,眉目如画却冷若冰霜,诊脉手法极为老练。
“公主脉象已稳,只需静养几日。“他收起脉枕,突然压低声音,“公主昏迷时,下官发现枕骨处有轻微骨折,不似从高处坠落所致,倒像是…“他抬眼直视林清玥,“被重物击打。”
林清玥心头一跳:“周院判何意?”
“无意。“周景明拱手,“只是提醒公主,太医院藏书阁年久失修,夜间尤其危险。“说完,他留下几贴膏药便告退了。
林清玥打开膏药,发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戌时三刻,西偏殿后松林。”
夜深人静,林清玥借口散步来到约定地点。周景明从树后转出,二话不说递给她一个包袱。
“这是?”
“公主的笔记和器械。“月光下,周景明的表情晦暗不明,“那夜在藏书阁,下官赶到时公主已经倒地,这些散落在一旁。下官…私心收了起来。”
林清玥打开包袱,里面是几本医书和一套精巧的手术器械。最上面那本书的扉页上写着:“中西医理汇通初探——怀恪手录”。
“公主研究的东西…很危险。“周景明声音低沉,“张院使认为西洋医术是邪门歪道,皇上虽开明,但朝中守旧势力强大。”
“你为何帮我?“林清玥直视他的眼睛。
周景明沉默良久:“徐院使…是下官恩师。他临终前嘱托下官照看公主。“他后退一步,“公主保重。“说完便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寝宫,林清玥仔细翻阅那些笔记,越看越是心惊。原主不仅精通传统医理,还研究过大量西洋医术,甚至提出了“细菌致病说“的雏形。最后一篇笔记详细记录了某种铅含量超标的种痘银针,落款日期正是她“摔伤“那日。
窗外打更声响起,林清玥吹灭蜡烛。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里,她继承了原主的身份、知识和…敌人。但有一点她很确定——这位怀恪公主的“意外“绝非偶然,而她必须找出真相,否则下一个“意外“就会轮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