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学,女儿管高冷校花叫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文学社到齐,挑选负责人

胡丹丹相当得意,在大学里面有一个被网站签约的写手,确实挺值得吹嘘。

很多人都只是看小说,并不知道网文写手这个职业。

甚至在同学们的观念里,签约可能和出版差不多。

林皓倒没什么感觉,因为他发的小说也接到了签约消息,昨天晚上的时候他发现手机里面有一条来自点点中文网的短信,一开始还以为是垃圾短信,更新小说的时候才注意到确实是有签约信息发来。

想要签约,需要自己打印纸质合同,签上名字和身份证复印件一起邮寄过去。

林皓昨晚上查了查,签约过程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他现在也是网站的签约写手了。

林皓自己倒没什么感觉,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书成绩如何,反正每天写了就算是完成系统任务,写完就在网上更新。

“网站写手?谁啊?”

郑长青对这个签约写手的名头还是挺在意的,立马对胡丹丹追问道。

“就是那个韦莉,哦,你没见过的。”

胡丹丹耸耸肩说道。

“你们一个社团的,这都没见过?”

林皓愣了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学社团之间交往还是挺密切的,有些社团甚至天天都待在一起。

郑长青是大二学生,他是大一迎新的时候入的社团,一年时间居然还有没见过的社团成员。

“很正常,毕竟我们文学社不怎么需要集体行动,在徐熙冉加入前,我也没见过几次郑长青。”

胡丹丹面无表情地说道。

“之前郑长青不是说你们还帮学生会准备各种晚会的幕后工作么?”

林皓依旧疑惑地问道。

“是啊,不过这小子一直不听我的话,如果不是我们社团缺人,我早把他踢出去了。”

胡丹丹说着好像还来了气,走上来又给了郑长青一脚,踢在了他牛仔长裤上。

“痛,别那么用力啊。”

郑长青吃痛地说道。

“韦莉,我也没什么印象。”

徐熙冉突然也抬头开口道。

“因为你也很少来啊!”

胡丹丹无奈地叹气,社团总共就6个人,徐熙冉和郑长青几乎没有来参加过活动。

徐熙冉情况比较特殊,她课余时间就出去打兼职,这事胡丹丹也知道,她还见过徐熙冉在学校饭堂倒餐盘。

至于郑长青,他是因为徐熙冉不来,所以他也不来。

胡丹丹手底下总共就只有3个社员,其中还有一个是大一学生韦莉。

韦莉虽然是大一学妹,不过工作能力很强,同时文学素养也很高,胡丹丹决定下一届文学社长就是韦莉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知道辅导员都有号召同学们参加社团,而且参加社团还能加学分,你要不要考虑下?”

胡丹丹对林皓问道,社团的成员和基本情况也都说了一遍。

“这……”

林皓低头想了下,如果不参加的话,他只有上课的时候能接触到徐熙冉。

上课人多眼杂,不方便接触。

这可是自己一个亿的老婆,得看紧点。

于是林皓就开口说道:

“我也加入吧。”

“好的,那我们现在就有七个人了,希望你们能把社团发展壮大啊!”

胡丹丹很是高兴,她好像看到了文学社在她手中发展壮大的模样。

过了片刻,从门外走进一男一女,他们是大二的另外两位社员,叫做陈艺裙和文俊杰。

最后一位成员就是韦莉,片刻后一名黑长直发型的女生走进教室,她有厚厚的刘海,戴着黑框的眼镜,手里抱着一本书。

“介绍一下,她就是最后一位社团成员韦莉。”

胡丹丹对林皓和郑长青说道。

文学社极其难得的人齐,胡丹丹怕相互不认识,就都做了一遍介绍。

当韦莉看到徐熙冉和林皓的时候,眼里露出了不解的目光,随即她脸色有些冰冷,刻意坐到了距离林皓最远的位置,胡丹丹给她介绍林皓的时候,韦莉也没有搭理林皓的意思。

“各位都是文学社的骨干,我把大家找来主要是说两件事,首先第一件事,我们迎来了一位新的社员林皓,大家掌声欢迎。”

胡丹丹带头鼓掌说道。

林皓起来跟在场其他人点头,算是认识过了。

陈艺裙和文俊杰相当客气,如果林皓没记错,他们俩好像是管理学专业的,就是他们隔壁班。

“其次,我找你们来有另一件正事,我们学校的广播部打算推出一个下午频道,叫做校园漫谈故事集,想让我们文学社出点力,写点诗词和文稿给他们。”

胡丹丹认真地说道,这是他们文学社成立以来最正经的一个活动。

以前他们都是下水道社团,只能干点杂活。

“这,我们没问题啊。”

陈艺裙和文俊杰开口先表态了。

“写诗?不是我吹,我每天都写,巨拿手!”

郑长青有些得意洋洋地说道。

“如果你敢写什么狗屁女神,我就杀了你。”

胡丹丹狠狠瞪了郑长青一眼说道。

“完了,那我会灵感枯竭的。”

郑长青哀嚎一声。

看到有人响应,胡丹丹干咳一声说道:

“咳,事情是这么个事,现在要选一个负责人,专门负责这件事和审核文稿,我最近得参加运动会维持纪律,大概率忙不过来。”

听到要干活,在场的人都有些沉默。

他们知道这事容易吃力不讨好,对此胡丹丹也早有预料,她继续开口说道;

“这个负责人好处很多,首先广播部的老师和课程老师说好了,漫谈负责人请假也不会扣学分,如果做得好的话,后续还能去学校宣传部工作,一天工资30块钱。”

这两个条件一抛出来,众人的眼神和之前明显不同。

首先是请假不扣分,这就等于能迟到早退,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诱惑。

其次是有工资,一天30块钱,一个月就900,把生活费都转回来了。

“除此之外,我们文学社写出来的故事还能保留在广播站里,以后每一任学弟学妹都会听到我们的故事。”

胡丹丹继续放出诱饵。

前两条好处比较现实,最后一条好处堪称校史留名,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