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招兵买马

陈凯看着这辆魔都牌轿车,脑海中都是关于它的信息。

1958年魔都汽车装配厂萌发制造轿车的打算,第一辆轿车的试制,许多零部件都依靠手工敲制,或在普通机床上加工而成,同年试制成功,定名为‘凤凰’牌。

1959年12月-1960年1月,第二轮试制的3辆轿车在临安、锡城等地进行6000公里的道路试验,暴露出不少问题,然后进行改进,直到1964年又批量试制12辆,并正式更名为‘魔都牌’轿车,次年进行25000公里的长途试验。

也是在这一年,一机部召开魔都牌轿车技术鉴定会,通过鉴定,并发给技术鉴定证书,技术鉴定后,该型轿车投入批量生产,成为继红旗牌轿车后全国唯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

“这款轿车,可是油老虎啊!”陈凯轻轻一叹,最高时速130公里,百里油耗13升。

要是在以后,绝对是属于‘工业垃圾’!

可是现在,魔都牌轿车,却是全国年产量最大的轿车,也是最主要的公务轿车。

这个年头,私人是没法买车的,吉普车、轿车等等,都是单位才能买。

就这么一辆轿车,需要3万人民币!

而且往往需要工业票!

他想造车,最大的问题竟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大环境与政策的问题!

陈凯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开始维修。

这车有问题,问题不少,但是比起那辆吉普车,要少得多了,也简单得多。

哪怕没有金手指,陈凯也能修好。

只不过难以修到很完善的地步罢了。

毕竟有些问题,是生产制造的时候,就存在问题,他就是懂得,单靠维修技能,也没法解决。

而有金手指就不同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哪怕一开始的零部件有问题,陈凯敲敲打打,然后用升级点,就可以解决问题。

炎热的天气,陈凯挥汗如雨。

这种天气修车,可是辛苦活。

直到大晚上,才变得凉爽,而陈凯也已经修好这辆车了。

......

这一天,李斌亲自过来。

“陈凯,车修好了么?”李斌问道。

“修好了!”陈凯指了指吉普车:“还得付500块钱,付好钱你可以开看看。”

李斌掏出准备好的钱,交给陈凯。

然后接过车钥匙,开始试车。

“嘶嘶嘶~~”李斌刚刚启动开出去,就倒吸一口气,他明显感觉到,这车好似脱胎换骨一般,不再像之前老爷子车一样。

给他的感觉,就像一辆新车一般。

李斌开了十几公里,才又返回。

他对着陈凯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技术就是厉害。”

“李主任,以后多帮我介绍客户,我修车技术,全国一流!”陈凯咧嘴笑道:“若是有报废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我这里也回收。”

国防管理办公室,这可是不小的单位,而且还直接管理着各个厂,这可是大客户。

“没问题!”李斌哈哈一笑:“我走了,要是什么时候你想到我们单位,随时来找我!”

目送着李斌离去,陈凯淡笑着。

虽然这些日子,感受到困难,可陈凯却没有动摇过。

困难是有的,但是起码现在他赚钱啊!

每天晚上数钱的快乐,足以让他对未来保持着乐观心态。

至于进入体制?

要是他愿意,早去部委工作了,还需要等到现在?

没有数钱,陈凯将钱收了起来。

没多久,陈飞也来了。

付钱了,陈凯才将车钥匙给陈飞。

陈飞试车,发现这车的毛病,都被修好了,心中那叫一个欣喜。

这辆轿车,可是单位唯一的一辆轿车。

陈飞心中那叫一个满意,高昂的修理费,那一点不满已经烟消云散。

只要修好车,相比买车付出的,那就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目送陈飞离开,陈凯将门关了,他要回家一趟。

回到家里,两个妹妹正在看书。

陈凯之前,给她们买了几本书,两人正看得很入神。

陈凯洗了下手,便开始煮饭烧菜,这菜还是他买回来的。

饭菜刚好,父母就回来了。

吃饭的时候,陈凯提出:“爸,妈,要不你们离开机械厂,来帮我,我一个月给你们一人一百块钱的工资。

陈凯这次回来,一件事就是想招兵买马。

“去去去,说什么呢,我们可是有正式工作,铁饭碗!”陈爱华哪里肯同意。

这个时代,工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生老病死,都是单位管着,工作就是铁饭碗。

没有人会傻的放弃铁饭碗,除非是要腾出岗位给自己孩子。

刘红英也道:“就是,我们在机械厂工作,你那里要是不赚钱,我们家庭生活还能过。”

陈凯撇撇嘴道:“就你们那点工资,我这几天可就赚了快2000块钱了,顶你们好几年的工资。”

“赚这么多?”

家人们都吓了一跳,很是不可思议。

两千块钱,这可是笔巨款啊。

“陈凯,我干脆书不读了,去帮你!”陈丽蓉张了张口。

陈凯瞪了一眼大妹:“你给我好好读书,要是敢不认真,我揍你。”

“记住,你们两个要好好读书,去上大学。”陈凯道。

“你也不一定打得过我.....”陈丽蓉声音很小。

陈凯心中无语,小时候打架,还真的有打不过的时候。

聊了会,刘红英犹豫了一下,道:“你觉得刘军怎么样?要是可以的话,让他给你当学徒。”

陈凯一怔。

刘军,是陈凯的表弟,比陈凯小两岁。

“怎么了?他没读高中!?”陈凯问道。

“你舅舅死了后,这孩子就野了,成绩一落千丈,中考考不好,现在都没工作。”刘红英叹了口气:“你舅妈也挺苦恼的,没工作,以后怎么找媳妇。”

陈凯的舅舅,1979年战死沙场。

这个年代,牺牲烈士的抚恤金标准很低,才550元,也就是差不多一年的收入。

哪怕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抚恤金,也不多。

而一个男人,却是家里的顶梁柱。

可想而知,失去了顶梁柱,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

“行,那你跟舅妈说一下,来给我当学徒,一个月我给他50元,包吃喝!”陈凯说道。

自己亲戚,陈凯能帮,肯定得帮。

“若是还想要学徒,你的堂哥堂弟,也可以带上。”陈爱华说道。

这个时代,工作机会很少,大量的年轻人没有工作。

国营厂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拿到的,除非自己亲人将工作给孩子,不然的话,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陈凯一了解,两个堂哥、两个堂弟都没有工作,他们要么是初中毕业,要么是小学毕业,父母都还算年轻,想要进厂当工人,不是一般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