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飘香的年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同心结

---

县城档案馆·凌晨五点

程卫东的指尖在1965年的档案袋上留下一道汗痕。管理员老周打着哈欠,煤油灯在他皱纹里跳动:“程厂长,这卷宗可三十年没人调阅了。“

泛黄的《哈尔滨军工学院技术交流纪要》从牛皮纸袋滑出,一张黑白照片飘落在地。程卫东弯腰去捡,突然看见照片边缘那双熟悉的眼睛——二十岁的张建军母亲穿着苏式连衣裙,站在标着“淬火实验室“的门前,手里捏着一朵干槐花。

“这姑娘...“老周突然压低声音,“听说给苏联专家当过翻译,后来...“

档案室铁门突然被撞开,穿绿军装的人影堵在门口。程卫东本能地把照片塞进内袋,金属相框边缘割破了衬衫,在心口位置洇出一点鲜红。

---

省医院配药室·同一时刻

姜晓兰对着灯光转动药盒,铝箔背面的俄文在晨曦中浮现。她用小拇指指甲挑开夹层,一卷泛黄的卷烟纸飘了出来。

“亲爱的思远:“开头是娟秀的中文,墨迹晕染处像被泪水打湿过,“今日试验又失败了,但你说槐花熬汁可解金属毒...“

走廊传来脚步声,姜晓兰慌忙把纸条塞回药盒。玻璃窗倒影里,她看见护士推着药车经过,车下层赫然放着几瓶贴着赵德才批条的葡萄糖。

---

和平饭店套间·上午九点

匈牙利客商安德烈从鳄鱼皮钱包里抽出一张照片,推到张建军面前:“1980年布达佩斯技术展,这位女士来询问过您的设计。“

照片上的东方女子戴着黑纱帽,右手指着展板上的传动装置图纸——那分明是张建军母亲的手,无名指上有道月牙形的疤,和他右脸的伤痕如出一辙。

“她问的是...“安德烈用钢笔圈出展板角落的小字,“哈尔滨1965年淬火工艺改良。“

张建军摸向脸上的伤疤,突然明白为什么母亲总在月夜用槐花水给他擦脸。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恍惚间变成青山村那棵老槐树。

---

医院小花园·黄昏

程卫东把档案照片递给姜晓兰时,槐米香囊从她衣襟滑落。“你看她的项链。“他指着照片里张建军母亲颈间——那根本不是项链,而是一枚用铁丝弯成的同心结,和姜晓兰当年修拖拉机时随手拧的一模一样。

“梅梅今天能喝下半碗粥了。“姜晓兰突然说。她掏出药盒里的纸条,“这字迹...像不像建军抄诗集的那本笔记?“

两人同时抬头望向病房窗口。程梅正趴在窗台上,小手对着夕阳张开,指缝间漏下的光影在地上拼出模糊的齿轮形状。

---

饭店天台·深夜

张建军把母亲的照片贴在胸口,任夜风吹散抗焦虑药瓶里的白色粉末。沃罗宁无声地出现,递来半杯琥珀色的液体。

“你母亲当年...“老人喉结滚动,“是用淬火油配方换了你出国的机会。“

伏特加混着泪水滚入喉咙,张建军想起劳改农场那个雪夜。母亲把怀表塞给他时,表盖内侧还带着体温,而铁丝网外的白桦林里,有蓝光一闪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