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山贼不好当,开局绑了孙尚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梦回赤壁

这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出。

四座俱惊,众人身上一震,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那一刻,恍若梦回沙场,烽火连营,杀声震天。

原本脚步不稳的刘备,剑法却因这两句诗词,忽而幻化出一番“梦境”之意。

似真似幻之间,竟有几分沉稳杀意,宛如梦中挑灯,兵戈再现。

琴声与剑舞交织,幻境与现实交融,醉与梦,虚与实,重重叠叠,令人心神摇曳。

曲如宿醉,昏昏。

剑若虚影,靡靡。

众人的掌声,也不知何时已乱了节拍。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江俊再吟,音韵如涛涛江水奔涌而下,直击人心。

此句落下,厅中众人无不神色肃然。

“叮叮叮——叮叮叮——”

琴弦变的急促,旋律犹如《十面埋伏》的前奏,紧绷、锋利、暗藏杀机。

节奏如急雨敲鼓,弦音锋利,似铁骑奔腾,兵临城下。

时间恍若回到了赤壁之夜——

江东与曹操对垒,生死未卜,所有人都在为那一战准备。

胜则尸横遍野,败亦血流成河,将士终将埋骨黄土,谁也逃不过这场生死搏杀。

席中战阵之将,更是眉头紧锁,目光冷峻,似已置身赤壁之夜,提剑待命,静候破晓。

众人愣愣不敢言语,心中无一不在揣测:这诗句,定是江公子早有腹稿,今日机缘巧合,才借此舞剑之机,将之诵出。

若舞剑之人不是刘备,而换作任何一位沙场英豪,这词句也完全能适用。

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惊,毛孔紧缩,冷汗骤起: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世人皆知,「的卢马」乃是刘备座下名驹,日行千里,性烈如火,曾于万军之中救主脱难,名动天下。

而这一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若非为刘皇叔所作,又当指谁?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皆是一震,神色不由自主地变得凝重起来。

忽而琴声骤变,小乔纤手翻飞,十指如流光掠影,拨弦急促,犹如万马奔腾,鼓角齐鸣。

那旋律不复方才的婉转清丽,而似战鼓惊天,旌旗猎猎,杀气腾腾。

厅堂之中,众宾皆仿若身临沙场,一骑当先,驰骋疆场。

耳畔响起的是箭雨破空之声,鼻端仿佛嗅到了铁与血交融的气味。

刘备手中金簪,随乐而舞,身法倏然一变,不再仅是翩然起舞的文士风采,而是披坚执锐的猛将之姿。

其势若猛虎下山,倏忽间剑光霍霍,风声猎猎;又转瞬收敛如电,身形闪转腾挪,步伐之间,杀意森然。

动作连贯如行云流水,毫无滞涩,一招一式之间,自有万夫莫敌之势,酣畅淋漓,气贯长虹。

台下众人早已屏息凝神,不觉间汗湿衣襟,心跳如鼓。

他们本以为,这不过是场歌舞助兴的宴会,却不曾料到,竟有这等磅礴气魄、荡气回肠的演绎!

江俊的声音再次响彻堂上,高亢激越,似战鼓隆隆,震撼山河: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一语既出,满座皆惊。

此前曲中已饱含将军临阵之威、剑舞横空之势,而此句则将英雄本色推至巅峰。

杀敌卫国的豪情,至此转化为一腔悲悯苍生的襟怀。

这不是一人一骑的荣光,而是愿以身许国、以命报君之志。

其意境之恢宏,既有「匡扶汉室」的誓愿,又兼悲歌慷慨的宿命感,仿佛将天地间所有英雄的孤寂与不甘尽纳词中。

“可怜——白发生!”

曲毕。

随词句收尾,琴声至此,戛然而止,恰似宝剑归鞘。

好似在诉说,那“白发已生,报国未成”的英雄悲歌。

刘备将金簪缓缓收于腰间,手势从容,步伐稳重,身影却如历经百战的老将,终于凯旋而归,洗尽铅华。

场中一片寂静,众人屏息,不敢作声,只闻得刘备粗重的喘息,宛若一位年迈将军,功成归营,仍带残风烈火之势。

江俊悄然坐下,暗中咽了口唾沫润喉,心中却自语道:

“这些汉末之人,可否体会得了宋人这般沉郁顿挫之词?也不知道他们呼没呼应上,反正我是呼应上了。”

忽闻一声清响——

“叮咚——”

刘备腰间的金簪不慎落地,打破寂静,却也像为整场表演画上了句点。

刹那之间,厅内如春雷乍动。

宾客纷纷起立鼓掌,交口称赞,或低声复诵,或仰头沉思。

竟有才子当场以酒沾指,伏案复写,将方才所闻词句写于案上,反复吟咏。

而堂上神色异样者,唯周瑜一人。

他面如纸白,心如乱麻。

原本精心设局,欲趁刘备醉态使吴国太生嫌,以破其婚配之事。

谁料江俊这一首气吞山河之词,不但未让刘备失颜,反而将其衰老之态化为铮铮铁骨。

吴国太看向刘备,心中满是欢喜。

他那本是老态的白发,竟在此刻变作征战多年、风霜不改的英雄之象,仿佛千锤百炼之后的刃锋,愈久弥坚,愈老愈烈。

岁月虽催人老,然英魂不灭,热血未冷。

刘备之于世,如陈年之酒,藏得久,愈见其真味;封得深,更显其沉香。

“哈哈哈哈——”向来端庄威仪的吴国太,此刻竟也为席间的豪情所动,放声而笑。

她目光扫过堂上几人,笑问:

“吴侯以为,刘皇叔之剑舞如何?江公子这首词如何?小乔琴音,又如何?”

孙权起身,眸中微红,显是被词中意境所触,不由忆起先父孙坚当年沙场血战之姿。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音律高妙,剑舞洒脱,词赋豪壮。快哉!妙哉!呜呼哉!”

江俊听罢,心中忍俊不禁:

“孙仲谋这肚子里墨水怕是不多,满腔感慨竟只化作三声‘哉’。如同在说‘卧槽,牛逼,666’,这与后世的老铁们有何不同?”

实则,孙权是在这等大气磅礴的词章面前,已不敢轻易卖弄风骚。

若堆砌浮夸之辞,只会显得自己低微渺小,反而失了气度。

吴国太含笑点头,转而看向周瑜,问:

“大都督,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