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章 逼哥碰到了逼王
谢天效电影没白看。
仅仅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将《车四十四》的配乐以及主题曲全部搞定。
张亚栋作为专业的制作人也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方冬升听着也不错,迷离的电子配乐加上老谢粗犷的摇滚演唱方式,有种独特而又别样的魅力。
跟荒凉、荒诞且麻木的故事融合的十分完美。
配乐和音乐制作完成,方冬升又回到北影厂和张淦仁还有郭雷一起加班加点的制作。
接下来的工序就就简单多了,将字幕、配乐、主题曲都全部合在电影里。
两天之后,在张淦仁老师傅的带领下,三人总算将《车四十四》的成片制作完成。
同时方冬升还多花钱制作了几份拷贝盘,后面有大用处。
又是一万二的支出。
这玩意实在是费钱,上一世伍士弦拍完《车四十四》想要参加电影节。
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拷贝以及邮寄费用。
所以他就请求电影节帮忙把唯一的拷贝发到其他电影节上……
方冬升自己算过一笔账,从筹建剧组到支出各方面的费用。
其中包括演员、群演、剧组工作人员、设备租赁、胶卷购买。
北影厂设备使用、配乐歌曲制作、母带拷贝制作等费用。
林林总总加起来居然差不多到了7万块钱左右,资产直接缩水一大半。
接下来,他还有许多计划要实施,得想办法继续赚钱啊。
说来搞笑,上一世他不买彩票不看球。
虽然知道深城马和杭州马,但此时二马比他还缺钱。
更何况投资二马的业务属于是保障未来,千禧年之前别想变现。
他身上可以拿去卖尽快回笼资金的,大概就只有脑海里的那些歌曲。
可是现在这个行情……这么说吧:
94年孙月买下《祝你平安》这首唱了一辈子的歌,花了3万块。
98年汪烽卖了一首歌给黄绮杉,卖了6千块钱,而这已经是高价。
所以,方冬升之前卖给海丽集团的《恭喜发财》一万块,还保留了词曲人和版权。
相当于保留了自主权,已经相当不易。
海丽能出这个价,完全是看在永声唱片的面子以及歌曲质量确实属于难得一见的上乘佳作。
他方冬升脑子里的歌是多,但是放在这个时代贱卖,着实不划算!
至于彩铃,那又是另一个操作了,而且他也不是专业歌手,收益比很低。
剩下的就只有自己的老本行了,拍电影。
而现在这个大环境,根本就没有商业片的存活市场。
想要像后世那样上映一部电影就等于拿着麻袋装钱猛赚十几个亿……且等着吧。
2009年之前,想都不要想!
当然,通过电影赚钱也不是不行,至少得转变思路。
而手上《车四十四》的拷贝带,就是敲门砖……
“总算是全都完成了。”
张淦仁感慨道,从剧本阶段再到如今的拷贝盘,他仿佛历历在目。
有意思的是,他在珠影厂的时候也拍过不少的电影。
但从来都未像现在这样高兴,似乎,一个伟大的作品在他手里诞生。
“乖乖,这可真沉,没有点体力还真当不了放映员。”
郭雷一脸傻笑的捧着拷贝。
如今一部长篇电影的时长大概在90分钟,拷贝重达50斤以上。
有过早期农村生活经验的朋友们应该很少看到骑着二八大杠到各个乡村放映露天电影的放映员是女人。
“要不咱们再欣赏一遍成片?”
张淦仁摸着拷贝,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看肯定是得看的,不过得换一个地方。”
方冬升点头道。
……
“咳咳……晓帅导演,这是完整版的《车四十四》。
感谢您推荐的张亚栋制作人,请您给看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咳咳咳。”
王晓帅家。
方冬升和张淦仁还有郭雷抱着拷贝赶到的时候。
房间里正升腾着烟雾,吸进鼻腔的浓烟,呛的他剧烈咳嗽起来。
这得抽多少烟,直接给人干天宫去了。
“哦,你们来了,来的挺早。”
王晓帅掐灭手中的烟,又给方冬升三人各递了一根烟。
“咔吧咔吧。”
打火机的声音响起,三人也抽起了烟。
既然无法抵抗,那就选择加入,抽了几口,果然不觉得呛了。
还是得用魔法打败魔法。
此时方冬升三人才发现,房间里还坐着一个人。
他头发比较长,衣服偏大,整个人像是缩在椅子里,双眼空洞,似乎在思考什么。
看清楚对方的长相后,方冬升一愣。
禁片之王,娄夜!
“不用管他,片子出来了?”
“出来了,想着是您给介绍的制作人,怎么着也得让您掌掌眼。”
“片子就不用看了,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说说,这次找我有什么事儿?”
王晓帅看着朴实,但他不傻。
片子刚做好,方冬升就风风火火打电话约他,说让指导一下。
要说没有其他的事情,他是不信的。
方冬升腼腆一笑,道:
“瞒不过晓帅导演,这部短片,我想让它参加国外电影节。
您有很丰富的大赛经验,帮忙给看看能否行得通?”
短片一直都处于实验性质的存在,是用来培养学院派的学生教学方式。
虽说私人拍摄短片不受当下电影条例的监管,但外出参赛就不一定行得通了。
王晓帅想了想,道:
“你的电影内容有点偏,参加电影节不是不可以,但你得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说着他看了眼旁边的娄夜。
娄夜似乎听到什么有意思的话,那双空洞的眼睛总算是回了点神。
闻言,方冬升点头,王晓帅的想法跟他差不多。
现在是1997年,审核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很多地方模糊不清。
回看审核尺度的变迁,90年代许多影视作品在台词与情节表达上大胆无忌,尺度之大让后来者难以企及。
但这种“宽松”却有着严苛的边界,但凡与国际形象存在潜在关联,就会迅速收紧,不容半点马虎。
《车四十四》虽然表达的是某种社会现象,但内容上会被认定刻意抹黑国人形象。
上一世,它在国际上斩获许多奖项,但却在国内直接被封禁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