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温室的秘密
周六早晨八点四十五分,林小满站在公寓楼下,不断调整着肩上的吉他背带。九月的阳光已经褪去了夏日的毒辣,温柔地洒在人行道上。她第三次检查包里的录音笔——昨晚她特意买了专业设备,准备录下温室里的自然声音。
一辆深蓝色SUV缓缓停在她面前,车窗降下,程远戴着那副熟悉的黑框眼镜向她点头示意。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衬衫,袖口整齐地卷到肘部,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石膏已经换成了更轻便的型号,但右手仍然谨慎地放在大腿上。
“早。“程远倾身推开副驾驶门,“上车吧,研究所有点远。“
林小满钻进车里,立刻被一股淡淡的雪松香气包围。车内整洁得近乎苛刻,仪表盘上一尘不染,后座放着几本厚重的植物图鉴和一个保温箱。
“你紧张?“程远瞥了一眼她紧握录音笔的手。
“只是好奇。“林小满将录音笔放进包里,“我从没去过专业的研究所温室。“
程远嘴角微微上扬:“今天去的不是研究所,是我的私人温室。“看到她惊讶的表情,他补充道,“我在郊区有个小玻璃房,养些实验性的品种。研究所的同事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车子驶离市区,窗外的景色逐渐从钢筋水泥变成了郁郁葱葱的丘陵。林小满注意到程远开车时格外专注,每当转弯或变道时,他的右手都会不自觉地绷紧,指节发白。
“你的手...“她轻声问,“还疼吗?“
程远沉默了几秒:“神经痛。医生说这是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他顿了顿,“比起这个,我更担心精细动作的永久性损伤。兰花杂交需要极其精准的操作...“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林小满没有追问。车载音响正播放着一首钢琴曲,舒缓的旋律填补了沉默。
“这是德彪西的《月光》?“她问。
程远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你知道?“
“大学时修过音乐史。“林小满微笑,“很适合现在的氛围。“
程远点点头,目光重新回到路上:“我车祸后睡不着,就整夜听这个。它让我想起...“他突然停住。
“想起什么?“
“没什么。“程远摇摇头,但林小满分明看到他耳尖微微泛红。
车子拐进一条隐蔽的小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形成天然的拱门。尽头处,一座玻璃温室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被遗忘的水晶宫殿。
“到了。“程远熄火,“欢迎来到我的秘密花园。“
温室比从外面看起来要大得多。推开门,湿润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泥土、植物和某种难以名状的芬芳。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感觉肺部都被净化了。
“这里湿度保持在70%,温度昼夜循环在18到25度之间。“程远像个导游般介绍,“自动灌溉系统是我自己设计的,还有这个——“
他骄傲地展示着一台复杂的设备,上面连着各种传感器和显示屏。“生长监测系统,可以记录每株植物的微小变化。“
林小满好奇地环顾四周。温室被巧妙地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标着编号和日期。她的目光被中央一个独立玻璃柜吸引——里面是一株姿态奇特的兰花,花瓣呈现出罕见的蓝紫色,花心点缀着金色斑点,像是把星空穿在了身上。
“这是...“
程远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7号实验体。我车祸前最后培育的品种。“他轻轻触摸玻璃柜,“已经快开花了,但还需要最后阶段的调整。“
林小满走近观察,那株花确实美得惊人,但更吸引她的是旁边厚厚的笔记本——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字迹从工整逐渐变得潦草,最后几页甚至是歪歪扭扭的左手笔迹。
“你想用音乐为它做什么记录?“程远突然问。
林小满回过神来,取下吉他:“我想先为它演奏《月光舞者》,然后根据它的反应即兴创作一段。“
“植物的反应很微妙,“程远调试着监测设备,“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观察到变化。“
“那我们试试看。“林小满在玻璃柜前的藤椅上坐下,手指轻轻拨动琴弦。
清澈的旋律在温室中回荡,与自动灌溉系统的滴水声奇妙地融合。林小满唱起那首他们共同创作的歌,声音轻柔得像是在哄婴儿入睡。唱到副歌部分时,她注意到程远突然僵住了,眼睛死死盯着监测屏幕。
“怎么了?“她停下来问。
程远的声音有些颤抖:“看这个。“他指向屏幕上的一条曲线,“叶面温度在音乐开始两分钟后上升了0.3度,气孔导度增加了15%...这不可能。“
林小满凑近屏幕,看到各种数据线在歌曲进行中确实出现了明显波动。“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程远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科学家的谨慎和隐约的兴奋,“它确实对音乐有反应。虽然机理还不明确,但数据不会说谎。“
他们相视一笑,那一刻,林小满感觉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两人之间生长,就像温室里这些被精心照料的植物,悄然抽出新芽。
“继续。“程远调整着设备,“我想记录完整首歌的数据。“
林小满重新开始演奏,这一次更加投入。当她唱到“等待黎明的第一缕光“时,程远突然加入哼唱,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像大提琴的和弦般托着她的旋律。二重唱在玻璃墙之间回荡,那些数据线随着歌声起舞,绘制出令人惊叹的图案。
歌曲结束,温室陷入一种神圣的寂静。林小满发现自己的心跳快得不像话,不知是因为演奏的投入,还是程远注视她的眼神——那双总是冷静理性的眼睛此刻闪烁着某种炽热的光芒。
“太不可思议了。“程远轻声说,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数据图,“这完全颠覆了我对植物应激反应的认知。“
林小满放下吉他:“所以音乐不仅能治愈人,也能影响植物?“
“看起来是这样。“程远沉思片刻,“我在文献中读到过类似研究,但从未亲眼见过如此明显的反应。“他转向那株兰花,“尤其是7号,它一直很...固执。“
“像它的主人一样?“林小满调皮地说。
程远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也许吧。“他犹豫片刻,突然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慢慢卷起右臂的衬衫袖子,露出从肘部延伸到手腕的狰狞疤痕。“车祸留下的。挡风玻璃碎片割断了桡神经。“
林小满屏住呼吸。这是程远第一次主动展示他的伤疤,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
“当时我在赶一个实验的关键阶段,“他继续说,手指轻抚着疤痕,“连夜开车回研究所,结果...“他的声音哽住了,“医生说我能保住手臂已经是奇迹,但精细动作...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到手术水平。“
林小满轻轻握住他的手腕,感受到皮肤下微微的颤抖。“所以这株兰花...“
“是我职业生涯的赌注。“程远深吸一口气,“新发现的杂交种,如果能成功培育,可以耐受城市污染环境。但最后阶段需要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他苦笑着看了看自己仍然不太灵活的右手。
林小满突然有了主意:“如果...如果我帮你呢?“
“什么?“
“你的植物学知识加上我的音乐治疗经验。“她的声音因兴奋而提高,“我们可以尝试开发一套'音乐养兰法'!刚才的数据证明音乐确实能影响植物生理状态,也许能找到替代传统培育方法的新途径。“
程远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刺激代替部分人工干预?“
“正是!我们可以先建立不同音乐类型对兰花各项指标的影响数据库,然后...“
“然后找出最优的声波组合!“程远接上她的话,两人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一样激动。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完全沉浸在实验中。林小满演奏不同类型的音乐——古典、爵士、民谣,甚至尝试人声吟唱,而程远则记录着每株兰花的实时反应。温室变成了一个奇妙的实验室,音乐与科学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看这个!“程远指着7号实验体的数据,“它对《月光舞者》的反应比其他音乐强烈得多!叶绿素荧光参数提升了22%!“
林小满凑近看屏幕,发丝不经意间擦过程远的脸颊。两人同时僵住,近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程远的眼睛在温室朦胧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琥珀色,林小满发现自己无法移开视线。
“小满,我...“程远的声音有些沙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没有保存的号码。程远皱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是的,我是程远。“他的表情逐渐凝重,“什么时候?...不,我理解...下周三之前?我会想办法。“
挂断电话,他的脸上失去了刚才的光彩,右手无意识地握紧又松开。
“出什么事了?“林小满问。
程远摇摇头:“研究所的事。我的病假快结束了,他们需要我回去决定7号项目的去留。“他苦笑一声,“董事会认为这个项目耗时太长,如果我不能证明近期能有突破性进展...“
“他们会终止资助?“
“不仅如此。所有样本将被销毁,为其他项目腾出空间。“程远的手指轻轻抚过玻璃柜,“七年心血...“
林小满握住他的手:“我们会找到办法的。今天的发现已经是个突破,不是吗?“
程远看着她,眼中的阴霾稍稍散去:“谢谢你,小满。不只是为了这个。“他环顾温室,“已经很久没有人...理解这一切对我的意义了。“
夕阳透过玻璃墙斜射进来,为整个温室镀上一层金色。在那一刻,林小满感觉自己似乎也成了这个秘密花园的一部分——被看见,被理解,被珍视。
回程的路上,程远比来时沉默许多。当车停在林小满的公寓楼下时,他突然开口:“下周二...你能再来温室吗?我想继续我们的实验。“
林小满点头:“我会调整好工作安排。“
程远递给她一张门禁卡:“这是温室的备用钥匙。如果我不在,你也可以随时去...也许音乐陪伴对它真的有帮助。“
这个举动背后的信任让林小满心头一热。她接过钥匙,两人的手指短暂相触,像是一个无言的承诺。
“晚安,程远。“她轻声说,“周二见。“
走进公寓,林小满靠在门上,脑海中回放着今天的每一个细节——程远谈论兰花时闪亮的眼睛,他右臂疤痕的触感,还有那个几乎发生的、未完成的瞬间...
她拿出吉他,轻轻弹起《月光舞者》,但这一次,她添加了一段新的歌词:
“在玻璃筑成的宇宙里,
我们种下无声的约定,
当数据与旋律交织,
谁能说清,
是科学还是爱情?“
窗外,一轮满月悄然升起,像极了那株“月光舞者“盛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