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儒门庶子
周国,宁州,金陵府。
二月的天气,春寒料峭,偏偏又赶上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室内室外更显得阴寒。
陆府大宅的一间厢房内,陆凡悠悠醒转,他是被热醒的。
尽管脑袋仍然是迷糊状态,但他的胸口却似吞下了一块火炭,五脏都要被烧焦了。
“我不是在熬夜赶论文吗?”
“什么时候自己上床睡着了?”
他刚想习惯性的用手揉一揉额头,却发现自己实在太虚弱,连手都抬不起来。
朦胧中不远处似乎有人在吵嚷,细听居然是熟悉的家乡方言:
“快看快看,天现异相,有星星落下来了!”
“哪呢,哪呢?”
“就刚才,有一颗流星忽然坠落,往城里的方向掉下来了。”
……
吵闹的环境让陆凡没法再装睡,只好睁开眼睛,他一眼就看见胸口上放着一件物什。
这玩意是瓷制扁平形状,尺寸和小号脸盆差不多,好歹也算是对传统文化有点了解。
陆凡琢磨半天推测出这个是“汤婆子”,相当于老人家们常用的“热水袋”。
“难怪我一直感觉胸口灼热,有这么个东西压在身上,不被热死也可能窒息吧。”
再向左右看看,从屋内的摆设和家具样式来看,显然自己已经不在熟悉的环境中了。
“也就是说,我也穿越了?”
“熬夜害人啊!”
来不及感慨,陆凡只觉得呼吸越来越困难。
再不想办法,他可能成为第一个被汤婆子压死的穿越者。
他想喊人,帮自己挪走汤婆子,可似乎人们都被所谓的“异相”吸引,没人注意到陆凡的处境。
“求人不如求己。”
幸好这具身体虽然虚弱,但勉强挪动身体还是办得到的。
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把身体向墙的一侧挪动,接着把身体微微倾斜,让汤婆子慢慢向另一侧滑。
终于汤婆子的边缘触碰到床板,陆凡再一用力,它整个反转过去,掉下了床榻。
“嘭……哗啦”
装满热水的瓷器掉在地上,一下子摔成了碎片,同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响声终于惊动了在屋子外的人们,两个小丫鬟急忙跑进屋里,看到陆凡正在大口喘粗气。
“少爷醒了,少爷醒了!”
二人一阵风似的跑出门,这一惊一乍的反应把陆凡吓了一跳。
不一会,一个服饰华丽的女子急匆匆闯进来,一把就将陆凡抱在怀里,边哭边叨咕着:
“凡儿你终于醒了……”
“老天保佑……”之类,陆凡听不大明白的话。
“凡儿,快让娘看看。”
正在纳闷的陆凡被人强扳过脸庞,和贵妇人结结实实来了个对视。
她似乎看到了陆凡眼中的茫然,眼泪又一次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凡儿,你是连娘也不认识了吗?”
由于情绪过于激烈,妇人流泪的同时,也没忘了剧烈摇晃他的身体。
这一摇除了让陆凡有点想吐之外,还莫名其妙的唤醒了这具身体的记忆。
他也叫陆凡,是儒门大族陆家的一个庶子。
说到陆家,在周国境内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儒门四大家族之首,祖上出过七位大儒,从周国开国以来,出过上百位朝廷命官,其中宰相,尚书,六部官员也有数十位。
在崇尚儒道的周国,这样的世家地位超然,哪怕是朝廷甚至皇帝,都不得不给予足够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儒门四大家族,还掌握了天下士子的仕途命运,当朝的读书人,都已能成为大家族旗下门生为荣。
这些读书人当了官,又可以反哺家族,形成完美闭环,积年累月慢慢铸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钢铁同盟。
这种读书人联盟的模式,作为一个合格的汉语言博士,陆凡对此并不陌生,但接下来的记忆,就让他无法淡定了。
这个世界是一个拥有超自然能力的世界。
不但存在妖兽,魔族,还有武者和炼气士的存在。
在他们通天彻地的能力面前,平凡百姓几乎相当于地上的蝼蚁。
可要问当世修炼法门哪家强?
答案居然是儒道法门!
你想御风而行,瞬息千里吗?
背背四书五经吧。
你想出口成剑,言出法随吗?
习习孔孟之道吧。
你想斩妖除魔,超凡入圣吗?
额……这个恐怕有点难,非大儒之上的半圣,亚圣不可。
不过至少也给了儒家弟子一些奋斗的动力。
一句话概括,在这个环境中,读书好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从这个角度来看,陆凡这次的穿越相当于抽到上上签,属于精准投胎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这个牛气冲天的家里,他只是个庶子。
也就是小妾所生。
陆家现在的主事人,也就是陆凡的祖父陆堃,是当世大儒。
父亲陆中庸早年考取进士,如今在礼部做官,修为距离君子境也不远了。
而嫡出的一兄一姐,也考取了举人,就连不成器的二叔,也是举人境界。
这样就显得同为陆家子孙的陆凡,有那么点扶不上墙的意味了。
如今还仅仅是个童生,就连秀才都考不上。
家里人都看不上他们母子,偏偏陆凡也不争气,这日子也就成了恶性循环。
偏偏母亲王氏是个好强的,整天催着陆凡去文曲星君庙烧香,结果香烛刚点上,陆凡就晕过去了。
求医问药月余也不见好转,还常常喊着胸口冷,没想到最后被汤婆子给压死了。
这也便宜了后来者陆凡,给了他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
“凡儿,你倒是说句话啊,你要急死娘吗?”
又一阵剧烈的摇晃,终于把他从记忆中摇醒,陆凡看了看眼前的王氏,习惯性的用手揉了揉额头:
“娘,别摇了,我……有点想吐。”
……
京师。
“文曲降世,看方位是在东南宁州方向,速速去查是否有天才降生!”
须发斑白,身穿素袍的欧阳半圣情绪激动,急忙吩咐手下弟子。
“谨遵师命!”
弟子们行礼,放眼望去,应答众人中半数以上都是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