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尧舜禅位

尧(yáo)是上古时期一位伟大的首领,他在位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深受百姓们爱戴。
尧年纪大了,急需找一位继承(chéng)人。这天,尧召集大臣们聚在一起,商量继承人的问题。
其中几位大臣站出来说:“您的儿子丹朱是个合适的人选。”丹朱是尧最宠爱的儿子,大家觉得应该由他来继承尧的帝位。
共工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
尧却摇了摇头说:“不行,丹朱性子顽劣(wán liè),不懂得与人为善,不能用。”
另一位大臣站出来说:“您觉得共工怎么样?共工号召(zhào)力很强。”

尧还是不满意:“共工这个人用心不正,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完全是两回事,不合适。”
被推举的人都被尧否决了。尧叹了口气说道:“从民众之中选吧,不论他是什么身份。”
大臣们这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舜(shùn)。大家说他的母亲去世得早,他的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下了弟弟。父亲和后母偏心弟弟,弟弟骄横(hèng),他们对舜都不好,但舜不怨他们,依旧心无芥蒂(jiè dì)地孝顺父母、爱护弟弟。
尧听到舜的事迹之后满意地说:“这个人不错,我来考察一下他。”

心无芥蒂
指心里对人对事没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é)皇、女英嫁给了舜,让女儿们观察舜私下的言行举止。舜和两个妻子婚后相处得很和睦,生活作风很正,两个妻子都夸舜的品德好。
尧让舜担任各种职务,来考察他处理工作的能力。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百姓们互相谦(qiān)让土地;舜在雷泽(zé)捕鱼,渔民们也互相谦让,不争抢鱼多的河段;舜在黄河边制作陶器,那里出产的陶器完全没有次品。人们都愿意追随舜,不到一年,舜居住的地方就成为小村落,两年就成为小城镇,三年就变成都市了。
尧让舜去考察森林河川,舜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没有退缩,依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尧满意极了,奖赏了舜很多东西,还为他修建了谷仓,送了他一些牛羊。
舜的后母和弟弟知道后嫉妒(jí dù)极了,他们串通舜的父亲准备害死他,好把奖赏据为己有。
他们先是让舜修补谷仓的屋顶,舜刚爬上屋顶,父亲和弟弟就抽掉了梯子,并在下面点起了火。舜看到熊熊火势,情急之中想到妻子叫他拿上的两顶斗笠(dǒu lì),借助斗笠安全地跳了下来。
看到舜没被烧死,父亲和弟弟又心生一计,指使舜去挖井,等舜挖得差不多了,他们赶紧往井里填土,打算把舜活埋(mái)。幸亏舜提前在井底挖了一条暗道,从中逃了出去。
尽管家人几次想谋害他,舜也没有放弃这个家,依旧感化、照顾着家人。
舜还为百姓们惩治了“四凶”:当时有四个凶神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是舜调查核实了四个凶神的罪行,把他们抓起来流放到了边远的地区。没有了恶人的捣乱,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通过这些考察和磨砺(lì),尧对舜十分满意,他对舜说:“这些年来,你做得非常好,现在你就开始管理百姓吧。”

舜推说自己德行不够,但是尧非常坚持,最后舜接受了尧的让位,开始代尧行使首领的职权。这就是禅(shàn)让制。
尧去世后,舜把首领之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是群臣、百姓有事不去找丹朱,还是来找舜。舜只好正式接任(rèn)大位,尊敬百官,勤勉工作,关心百姓。四海之内,百姓安居乐业,大家都在歌颂舜的功德。
“四凶”
中国神话传说中,由上古时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
禅让制
尧把首领之位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