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破晓东方
破晓,外祖祖背着外祖婆给他缝制的,家里唯一的一件棉衣去到了征兵处。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就奔赴了朝鲜战场。
四月的朝鲜,虽是临近夏天,但还是有一丝丝冷。外祖祖在战场上跟着同志们做后勤工作。因为没有收到过专业的手枪操作等训练,已经快四十的外祖祖离他的战场报国梦似乎有些遥远。但是他的组长告诉他,“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都值得歌颂,所有的伟大都是由无数个平凡汇聚起来的。我们的国家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似乎都无法与美帝较量。从军事实力上来看,他们有核武器和更加成规模的军工厂,而我们则是一无所有。从经济上看,我们的国民收入和他们是断崖式的差距。就从最实际的吃饭上面看,他们有鱼有肉,我们只能吃炒面和土豆。但这场战役我们依旧要打,必须打,不得不打。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需要和平,需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勇气。新中国才建立不到两年,百废待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
外祖祖听了这些话,心里的干劲更足了,只能把思念家中妻儿的心藏在了肚子里,每当深夜的时候才拿出发黄的照片一遍又一遍的抚摸。
金秋九月,稻田里一片金黄。苞谷也长得很好。八岁的外婆上来小学二年级。因为外祖婆是个赤脚医生,需要经常走村串寨给村里人治病,舅公公就只能跟着外婆去学校。每当上课时,外婆就把舅公公背在背上,舅公公也很乖的趴着睡觉。课间的时候放下来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中午的时候两姊妹就着两个冷洋芋和辣椒面,就是中午饭了。这种情况很普遍,家里大人去干活,背着弟弟妹妹上学的小朋友有很多。当然也有的家庭因为经济原因和思想观念的原因压根和学堂无缘,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吃冷洋芋的时间一长,外婆的肚子就会经常发痛。作为赤脚医生的外祖婆也很心疼,但是工作性质也没有任何办法。学校里的老师一合计,要有好的身体才能好好上学,和同学们商量每个同学早上带点柴火和洋芋,中午的时候就生活来烧着吃。
时间从1951年到了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外祖祖的后勤工作更加繁忙。这快两年的时间里,家里没有来过一封信,外祖父担忧家里的妻儿,也很想知道外婆的学习怎么样。外祖婆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这场硬仗要打到几时,也不知道外祖祖什么时候能回来。思念常常化作泪水,在每一个深夜里湿透了她的小手帕。
1953年7月27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这一天,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这一仗打出了国家和人民的底气。实力悬殊的我们用无比坚毅的力量,无比坚定的信仰,无数人的牺牲换来了这场胜利。我们认识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人,我们也认识到快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1953年9月1日,外祖祖回到了家。一家人喜极而泣。三年的时间那么短,却又那么长,漫长的等待让人心里一遍又一遍枯荣。每一个白天外祖祖拼命工作,外婆认真学习,外祖祖认真干好后勤工作。每一个思念涌上心头却只能深埋心底。这一刻得到了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