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卷四·山河故人归去来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棵古老的酸梨树上,斑驳的光影在地上摇曳。考古学者林悦站在树下,望着神威楼的方向,思绪飘回到了那段被历史尘封的岁月。此次考古,他们团队在神威楼内墙砖上发现了一行刻字:“生死相隨、不離不棄,大明萬曆二十五年秋,陸佩瑤”。他们深知这背后的历史意义。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研究和比对,他们尝试还原了张世忠将军和陆佩瑶的爱情故事,也了解了白羊水关在万历之后所经历的种种战事。
林悦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万历二十五年秋天的白羊水关。张世忠,一位铁血柔情的将军,肩负着守护白羊水关的重任。陆佩瑶,一位温婉贤淑的姑娘,他们的爱情故事悄然在烽火中绽放。在那战火间隙,陆佩瑶拿起一块石头,在墙砖上刻下了“生死相隨、不離不棄”这几个字,那是她对这份爱情的誓言。
林悦在脑海中勾勒着那一幕幕场景,仿佛能看到陆佩瑶在战火中焦急寻找张世忠的身影,能听到她声声呼唤爱人的名字。最终,将军因伤势过重,倒在了陆佩瑶的怀中。陆佩瑶悲痛欲绝,但她知道,张世忠将军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守护他们的爱情而牺牲的。
时光流转,白羊水关历经了更多的战火洗礼。明末清军入关,白羊峪陷入了战乱之中。清军铁骑踏破水关,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曾经的繁华不再。
到了民国,军阀混战,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在白羊峪频繁交火。白羊水关再次成为了战场,城墙上的弹痕、关隘的残垣断壁,都见证了那段动荡的历史。而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华,白羊峪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日军对白羊水关进行了疯狂的破坏。
神威楼也在一次次战乱中遭受了破坏,但那行刻字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仿佛是陆佩瑶对张世忠爱情的坚守,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人民不屈的精神。
老人缓缓走来,他的眼神中透着岁月的沉淀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思绪飘风林悦信念一动说道:“老人家这次我们考古队在神威楼内墙砖上发现了一行刻字......”
此时,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夜幕降临。林悦和老人站在古树下。
“大爷,我想,张世忠将军和陆佩瑶的爱情故事,会永远流传下去。而我们,也会继续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段历史。咳咳......”林悦坚定地说道,由于太过激动,不由的轻咳起来。
老人点了点头,说道:“姑娘,你说得对。这长城的精髓,就在于这民间的记忆和传承。只要我们铭记历史,那段故事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在月光的照耀下,古酸梨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林悦和老人身影,也融入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与六百年前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而那行刻字,在月光下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跨越时空的爱情传奇,以及白羊水关历经沧桑后的重生。
子夜时分,林悦在驻地帐篷整理拓片。应急灯照亮“生死相随“四字,忽然发现“随“字右下角有指甲划出的细痕,拼凑起来竟是个极小的“忠“字。
帐外传来沙沙声,一位老大娘捧着陶罐立在月光里:“姑娘,酸梨膏,治咳疾的。“
翌日晨雾未散时,林悦又独自登上神威楼。残破的雉堞间,她看见自己与陆佩瑶的身影在时空里重叠——同是执笔的素手,同是望穿秋水的眼眸。山风送来远处村庄的鸡鸣,她忽然明白,所谓永恒不在青史铅字里,而在老人掌心的茧、酸梨树年轮的褶皱、以及这方刻满伤痕却始终向阳的砖石之间。
下山时,林悦将拓片复印件轻轻放在村口老酸梨树下。晨光中,几个孩童正用树枝在地上描摹那些古老的笔画,远处传来老人教唱的山歌:“酸梨花白,仙女牧羊来,铁甲寒光化春泥,长城根下情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