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026发赏(二)
后方的将士因为距离将台太远,听不到玉音,因此也并不知道前面的人群为何沸腾。
但肯定是好事情,所以也跟着欢呼。
当然,不管刘义真究竟说了什么,终会在军中流传开来。
许久,欢呼声渐渐停了下来,刘义真从王镇恶的手中接过一本名册。
他举着名册大声道:“寡妇渡一役,虽然战果辉煌,但我军亦有损失,名册所载,皆阵亡将士,共计六百四十七人。”
晋军伤亡多为南方步卒,至于骑兵,他们追亡逐北,打的是轻松仗。
刘义真喊道:“刘乞何在!”
刘乞闻言,立即应道:“仆在!”
刘义真当众将名册交给了他:“战前,我曾有过承诺,如今由你携册南下,逐一登门抚恤,务必叮嘱州县加以关照,名单所记之人,其子无论年岁,如有愿意入我亲卫者,皆可随你北返。”
年纪小的大不了多养几年。
反正刘义真自己也年轻,如今的亲卫,指不定就是未来的禁军,这种自己养大的人,知根知底,忠诚度也毋庸置疑。
不等刘乞答应,刘义真的神情越发严肃:“办好了这件差事,我自有重赏,如果办不好,哪怕只是遗漏了一人,我亦绝不轻饶!”
“倘若有负将军所托,仆当以死谢罪!”刘乞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自己办砸了,以后也别想继续跟在刘义真的身边了。
刘义真很满意他的表态,再度看向台下黑压压的将士,继续大声道:“不仅如此,我还将在长安设立养济院,照料伤残、抚养遗孤,执意归乡者,亦将厚赠,诸位可以共同见证!”
南方将士若是落了残疾,他们盼望着落叶归根,不一定想要留在长安,如今见刘义真连这都考虑到了,无不为之感动。
“愿为桂阳公效死!”张继元、赵承业跟着人群振臂高呼。
他们固然在意自己得到的赏赐,但刘义真如何安排阵亡、伤残将士,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在下一场战斗中。
如果刘义真确实能够按照他所说的善待伤残将士,照养将士遗孤,那么众人也乐于为他卖命。
刘义真暗暗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随后便是论功行赏,在场一万六千多人,刘义真不可能逐一发赏。
事实上,只要让将士们明白,这些赏钱是刘义真给的就行,至于是不是他亲手交到将士们的手上,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借着这次机会,与将士们拉近关系。
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三人分了财货,按照此前登记的军功,现场给将士们发赏。
刘义真则走下将台,慰问战场上表现杰出之人。
张继元、赵承业就在被慰问的群体之中,当初晋军列阵,二人就在第一排,直面夏军的冲锋。
第一排的军士对整个军阵的重要性,并不是寻常军士可以比拟的。
只要有他们在前面顶着,身后的军士自然不会害怕骑兵冲击。
通常来说,这些人要么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要么是忠勇无前的猛士。
一般打了胜仗,他们得到的赏赐也是最多的。
不知何时,刘义真走到了张继元、赵承业的面前。
“桂阳公!”二人神情都很激动。
刘义真指着张继元负伤的左臂,关心问道:“无碍否?”
张继元赶忙表态:“不过些许箭矢,休养数日,又能为桂阳公杀敌。”
刘义真踮起脚尖,拍了拍他的右肩:“果然是一员勇士,不过,不许逞强,需得完全养好了伤势再上战场。”
张继元闻言,连眼睛都红了。
刘义真说罢,又看向赵承业。
赵承业脸上挨了一刀,皮开肉绽,如今用白布包着脑袋。
刘义真问他:“莫非破相了?”
赵承业点点头,对此并不放在心上:“虽然毁了容貌,但是性命还在,依然能够上阵杀贼。”
刘义真追问道:“可曾娶妻?”
赵承业如实回答:“离家前,拙荆已有身孕,只是家书难寄,不知现在如何。”
刘义真听他这么说,立即转头吩咐身后的刘乞:“此番南下,记得替将士们收拢家书,一并带回。”
刘乞躬身领命,众人又是一阵感激。
刘义真只负责下命令,至于刘乞要为此劳心费力,他可不管。
慰问了南方将士,他又走向后方的北方将士。
当初刘义真在刘回堡时,不敢在王镇恶的军营里随意走动,但今时不同往日,经历了寡妇渡大捷,他与北方将士已经建立起了信任。
当然,最主要的是今日是为领赏,将士们一个个轻装上阵,除了刘义真的亲卫,没有人携带甲仗。
荔非灵越当日跟随傅弘之、王康追击夏军,射杀五人,自然也得到了被刘义真慰问的资格。
“桂阳公!”
“会说汉话?”
“关中群胡,亦沾王化。”
刘义真闻言叹道:“这都是苻坚、姚兴的功劳。”
这件事情他确实要承二人的情,他们先后推行汉化政策,为刘义真统治这些胡人提供了许多便利。
刘义真又问:“家中尚有几口人?”
荔非灵越答道:“阿爷殆于柴壁,阿兄亡于杏城,只剩我与阿母。”
刘义真笑着提醒道:“既然沾沐王化,当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你岁数也不小了,今日领了赏赐,不可肆意挥霍,需得让你阿母替你寻访一门亲事。”
荔非灵越本就有此打算,如今感受到刘义真的关心,更是眉开眼笑地答应下来。
这次发赏一直持续到了黄昏,诸事完毕,刘义真见没有人叫嚷不公,当即夸赞了王、沈、傅三人几句,而后在将士们如潮水般地谢恩声中,由亲卫们护卫着离开。
与此同时,京兆杜氏捐献钱粮、布匹、部曲一事,也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传扬开来。
明日刘义真将会在桂阳公府举办庆功宴,对于京兆韦氏、京兆王氏等家族来说,今晚注定将是一个不眠夜。
杜氏已经下注,他们究竟跟是不跟。
韦氏祠堂,少长咸集。
无需韦肃、韦惠度费尽唇舌,韦家众人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必须跟。
刚刚才躲过一场灭族的浩劫,如今最要紧的是表忠心。
否则同样是关中望族,杜家献钱献人,韦氏却没有动作,难道是因为刘义真诛杀韦华而心怀不满。
无论是看好刘义真,还是为了表忠心,京兆韦氏都不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