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抗倭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4章 戚继光拜访胡宗宪

自从戚继光听谭纶说起招募乡勇组建军队的事情之后,戚继光就产生了组建一支私家军队的希望。但是戚继光知道,这种事情不能瞒着上面偷偷地进行,必须得到朝廷的支持。而要得到朝廷的支持,就得寻找一个能够在皇上面前说话的人,于是戚继光就决定去拜访江浙总督胡宗宪。

戚继光了解胡宗宪,知道胡宗宪字汝贞,徽州府绩溪县龙川村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先后担任过山东益都令、杭州知府等职务。如今胡宗宪得到朝廷的重用了,担任了浙江总督,总制东南七省的军务,可以说大明东南半壁江山的诸侯王了,在皇上面前说话应该有一些分量了。我戚继光是他胡宗宪麾下一员战将,估计胡总督会支持我的。于是戚继光带着胡守仁出发了。

戚继光被带进在苏州胡总督大营辕门内,看到胡总督并不正眼看他,刚刚准备向胡总问好,胡总督先开口了:

“来人可是戚公子?”

“禀胡总,下官乃都指挥佥事戚继光,现在胡总督麾下供职,住台州海门卫。”

“你在台州海门卫供职,大老远跑到苏州来有何贵干?”

“禀胡总,下官有要紧军务请示,不得不远道而来,还请胡总与下官细谈。”

“好啊,看你戚继光一定有想法,那我们就谈谈吧。来,跟着我来。”

胡总督把戚继光带进内室,很客气地说:“元敬啊,说实在话,听说你调浙江来了,我高兴啊。说实在话,我对你老爹也有些了解,为官清正,在地方口碑极好,我钦佩你老爹的人品。老夫也知道戚景通有个儿子很了得,三年前在京师那一场保卫战中,你戚继光就显露了不平凡的军事才能,年轻有为啊。我知道你戚继光根基来得正,而且如此年轻就显露了军事胆识与谋略,我相信你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一定干出一番大事。说吧,对我胡总有什么要求?”

“胡总,是这样的,我听谭子理说,他通过招募乡勇,组建了一支一千人的军队,那支一千人的军队是在国家规定的台州守城部队之外的部队,可以说它是谭子理的私家军队了。听了谭子理的话,我也……”

“你也想组建你的戚家军?”

“想法是有,只是需要胡总督帮忙。”

胡总督笑笑:“你那档子事,我胡总督可帮不上忙啊,那是皇帝爷的事情。你也知道,大明自立国以来,一直实行卫所制度,如果要私自招募新兵,那就是募兵制了。说实在话,在明初的数十年间,卫所制度也给大明朝廷解决了不少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明立国已久,卫所军队逐渐显出腐败,吃空饷的现象日益严重,军队兵员严重不足,卫所官兵安于享乐,防务松弛,军备废弃,军队战斗力极其低下。面对这些情况,一部分朝廷官员曾经提出过改革兵制。但是问题来了,改革兵制必然损害一部分官员的利益,而且利益受损害的还是朝廷重臣,元敬你想想,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兵制行得通吗?”

“皇上的态度怎么样?关键是皇上的态度。”

“元敬呀,一般人都认为皇上大权独揽,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那是下层平头百姓的认为。皇上并不是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不同一点,是他亲自打下的天下,没有谁敢说三道四。但是到了后来,一些皇帝是朝廷大臣护上龙腾宝座的,皇上处理朝廷大事,不得不听取那些朝廷重臣的意见。就像目前的皇上,他能不听从严阁老吗?”

戚继光对胡总说的这些情况并不是不知道,戚继光早就有改革兵制的想法,只是由于现在的戚继光还没有实行改革兵制的权力,甚至连给皇上提出建议的资格也还没有。于是戚继光就把希望寄托在胡总身上,戚继光说:“以胡总的资历,可以给皇上提提建议。据说胡总跟严阁老的关系也不错?”

胡宗宪心中暗暗吃惊,他戚继光年纪轻轻,也知道我跟严嵩有特殊关系?不过他戚继光也无法理解我胡宗宪的内心。我不跟他严嵩搞好关系,能够顺利实现我的抱负吗?我胡宗宪还不能得罪了他严嵩。于是说:“元敬啊,严阁老是何等人物?我胡总乃一员外臣,不跟他严阁老搞好关系,能够顺利办事吗?跟严阁老搞好关系,也是为我大明天下着想啊。”

“元敬就是希望胡总能够利用与严阁老的特殊关系,给皇上提个建议,允许边将自己招募新兵,组建自己的私家军队。”

胡宗宪心想,好你个戚继光,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达到你自己那个目的。不过你那个目的并不坏,我就暂时答应了你。于是说:“元敬啊,看在你也是为我大明抗倭战争着想,我就拉下这把老脸,在皇上面前说说,不过我是准备挨骂的啊。我自己清楚,要改变招兵制,目前皇上还很难转过弯来。你这个想法,要实现难啊。”

“胡总不是帮助谭子理搞成了吗?”

胡宗宪笑了,心想,你戚继光也会抓空子,知道我胡宗宪帮助他谭子理办成了,于是你戚继光也来跟我胡宗宪磨嘴皮。但是你戚继光这个想法不错啊,我胡宗宪还不能拒绝你。于是胡宗宪说:“你元敬也消息灵通,好吧,我就再去跟皇上死皮赖脸一回,你就等着我的消息吧。”

“谢胡总为元敬的事情奔走。”

胡宗宪忽然向戚继光提出一个问题:“元敬呀,就目前局势看,抗倭战事形势不容乐观啊。元敬有什么好主意吗?”

“前面不是取得了王江泾和陆泾坝两次大捷吗?据说胡总用和了毒药的酒食毒死了大量倭寇?”

胡宗宪笑笑:“在王江泾和陆泾坝,我们是打了两个胜仗,至于用毒酒毒杀倭寇,不过是老夫玩了一个小聪明,虽然毒死了一些倭寇,但是改变不了大局呀。倭寇被毒药毒死了一些人,他们会吸取教训,此法不可再用了。王江泾和陆泾坝我们打了两个胜仗,倭寇一时被打散,但是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啊。大明东南沿海数千里海防线,倭寇采取打游击战,这里来一下,遇到较强抵抗,就撤退进入海面逃跑;那里来一下,抵抗薄弱就大捞一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遭殃了。老夫总在考虑一个问题,像这样那里出事就带着军队奔向那里,我大明军队总是在疲于奔命,而倭寇又无法消灭。说实在话,我们的许多将领打仗还是不错的,像俞大猷、卢铛、汤克宽、刘恩至、刘显等将领都是很能打的,为什么倭寇不但不能剿灭,而且倭患有越来越严重之势呢?老夫经过反反复复的琢磨,发现我们很可能是总的方略不对头。”

“总的方略不对头?不就是跟倭寇打吗?大明东南沿海数千里战线,军民一齐动员,高度警惕,不管倭寇从什么地方登岸,都会遭到沉重的打击。这样以来,恐怕倭寇也没有机会了。”

“说起来应该是这样,但是要做起来难哪。前面几年里,我们也这样想过,但是做起来难啊。东南沿海数千里战线,无法做到无懈可击啊。况且,眼下东南沿海各地的卫所部队人数也严重不足,要把所有的倭寇入侵通道都封死,难上难啊。所以,最近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也不知道能否实现。”

“新的方法?不是靠打?”

“如果完全是靠打,就不是新方法了。”

“到底是一种什么方法?可以透露给下官吗?”

“我跟许多同僚都已经商量过了,为什么还要对你元敬保密呢?我计划对王直与徐海实行招抚。当然不是真的招抚,只要他们进入我们的圈套,我们就……”胡宗宪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戚继光听了,微笑道:“这个办法倒可以试试。如果成功,倒是一个擒贼擒王的妙计。有人敢出使吗?”

“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已经有人报名了,报名者都是王直徐海的歙县老乡。”

“好啊,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工作,请胡总随时通知我。”

“这个事情可能还用不着你元敬,你现在就回去考虑招募乡勇的事情吧。关于你组建戚家军的事,老夫横竖要皇上答应了,你现在就开始做准备吧。”

胡宗宪忽然有个想法,这戚继光是敢于干大事的将才,但是他目前的职务还是一个都指挥佥事,要让他担负抗倭战事的重任,这官职似乎低了一点。于是胡宗宪准备把戚继光的官职提高一点。胡宗宪问:“元敬呀,你是否感觉你担任都指挥佥事有点大材小用?”

“禀胡总,元敬一心杀贼,并没有想过别的。”

“应该是有点大材小用。这样吧,老夫在皇上面前替你说说,给你个参将,你应该有个参将的军衔,看看皇上是否同意。你就等着消息好了。”

“谢谢胡总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