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资源与环境篇
第3章 20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3.1 IP地址
IP地址作为一项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我国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伴随着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业务的广泛开展,互联网产业将对IP地址产生海量需求。在目前IPv4地址逐步耗尽的情况下,向IPv6的过渡和迁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案。
自2011年4月15日起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开始执行“最后1个A”的IPv4地址分配管理政策,从2011年4月15日后,亚太区各个网络及内容提供商只能申请到少量的IPv4地址,用于向IPv6网络过渡的关键设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亿个,基本与2011年持平,IPv4地址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强。在IPv6地址方面,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拥有12 535块/32大小的IPv6地址段,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了33.4%,我国主要网络运营商均已拥有大块IPv6地址,IPv6地址总量已位列全球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互联网产业对IP地址资源持续且巨大的需求,具有前瞻性的IPv6地址需求规划和资源申请非常重要。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发展意见》)。《发展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IPv6地址获取量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发展意见》对“十二五”期间IPv6的发展路线图进行了明确:①现网商用试点阶段(2013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向用户和应用优先分配IPv6地址,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为全面部署IPv6网络做好准备,加快推进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技术研发工作;②全面商用部署阶段(2014—2015年),开展IPv6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推动实现三网融合,组织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技术的规模验证,为“十三五”期间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准备。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2012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启动。通过此专项的组织实施和带动,在现网商用试点阶段将实现以下目标:①骨干网和约10%城域网支持IPv6,制定大规模公众网络由IPv4向IPv6平滑演进过渡方案,实现IPv4和IPv6网页浏览业务互通,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800万;②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00家商业网站支持IPv6,推动部分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网站、城市政府网站支持IPv6,电信运营企业新开展的业务基本支持IPv6,新增上网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基本支持IPv6; ③加快IPv4向IPv6平滑演进、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技术的研究、论证和试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网络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年均下降8%以上,网络设备制造产业万元产值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3%以上。专项的支持重点集中在电信运营企业公共网络IPv6升级改造及规模商用,网站系统IPv6升级改造,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新兴应用示范,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四个领域。IPv4向IPv6的过渡工作全面展开。
在IP地址管理层面,由于IPv4向IPv6过渡期间,仍然存在大量的IPv4地址需求,如何发挥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潜力,物尽其用,还要相关机构从政策、标准和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在IPv6部署初期对网络和业务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而能否综合考虑网络层次、路由协议、流量特征等诸多因素,建立并完善IPv6地址资源部署策略是网络整体规划的关键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基础网络的运行效率和互联网管理效果。
3.2 域名
截至2012年12月底,在.cn域名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域名总数增至1341万个,相比2011年底增速达到73.1%。其中,.cn域名总数为751万个,相比2011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12.8%,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达到56.0%; .com域名数量为483万个,占比为36.0%。另外,“.中国”域名总数达到28万个,占比为2.1%,如表3.1所示。
表3.1 中国分类域名数
3.2.1 .cn域名
1..cn域名概况
2012年,.cn域名基本保持飞速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cn域名注册量达到750万个,相比2011年增长了112.8%(见图3.1)。
图3.1 2012年.cn域名数月度统计
2012年.cn域名的飞速增长源于两大主要原因。2012年5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公告,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将于5月29日零时实施。域名注册主体由原来的组织扩大到自然人。任何自然人或者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均可在本细则规定的顶级域名下申请注册域名。这意味着自然人可申请注册.cn域名。此外,2012年,.cn域名着力构建一个完善的“.cn域名应用链”,基于.cn域名开拓了包括微博、空间、邮箱在内的多种应用,方便自然人用户注册使用。
2..cn域名管理
截至2012年12月底,.cn域名实名率稳步上升到99.3%, .cn域名新注册实名率达到100%。经过持续治理,2012年.cn域名下不良应用举报比例依然呈下降趋势。
.cn域名下钓鱼网站数量持续大幅下降。根据《2012年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工作报告》,联盟认定并停止域名解析的.cn域名下钓鱼网站在2012年全年总计95个(见图3.2),占联盟认定并停止解析的钓鱼网站总量的0.34%(见图3.3)。
图3.2 .cn域名与非.cn域名下钓鱼网站数变化
图3.3 2012年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处理并统计各类域名占比情况
3..cn域名应用
从总体应用情况看,.cn域名是我国网民注册和网站使用的主流域名。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cn域名总数为751万个,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达到56.0%; .com域名数量为483万个,占比为36.0%。
2012年.cn域名日均解析规模总体保持平稳,年解析量较2011年上升10.3%,如图3.4所示,显示出互联网应用规模稳中有升。
图3.4 2012年域名日均解析量分布
4..cn域名运维
2012年,CNNIC持续稳步推进.cn域名平台节点建设工作,截至2012年底,域名服务节点总计达到30个。其中,国内已经建成节点23个,全面覆盖我国各大运营商;海外节点有7个,分别位于亚洲、北美、欧洲等,服务范围覆盖全球,如图3.5所示。.cn域名连续36个月核心服务运行SLA指标保持100%。
图3.5 .cn域名平台节点分布图
3.2.2 中文域名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域名保有量超过28万个,占中国分类域名总数的2.1%,如图3.6所示。
图3.6 2012年“.中国”域名数月度统计
2012年“.中国”域名发展有如下特点。
1.国家域名面向自然人开放
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修订完成,并于2012年5月29日零时起颁布实施。修订主要包括对“.cn”和“.中国”域名注册主体的增加以及域名注册信息的保护等内容。其中,注册主体修订为“任何自然人或者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均可在本细则规定的顶级域名下申请注册域名”。
国家域名面向自然人开放注册,对个人网站、个人特色邮箱、SNS、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个人应用和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顺应了超过5亿网民的互联网应用需求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互联网整体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2.“.中国”域名全面独立运营
自2012年10月29日起,“中文.cn”和“中文.中国”域名分别独立注册和服务。这意味着“.中国”域名自2010年7月正式写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系统两年来,作为独立的纯中文顶级域名,已经具备独立注册和服务的条件与能力。
发展初期与“中文.cn”进行捆绑,对“.中国”域名的发展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中国”域名的运营、管理以及认知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国”域名已具备了独立运营的充分条件。同时,“.cn”和“.中国”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顶级域,拥有不同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因此分别注册运行势在必行。
3.“英文/数字.中国”域名正式开放注册
自2012年10月29日起,企业、机构和公众可正式申请注册“英文/数字.中国”形式的域名,如“abc.中国”、“123.中国”、“abc123.中国”等形式的“.中国”域名。此举有利于全球企业采用“英文品牌.中国”的域名形式,从而帮助其在中国更有效地开展业务。
4.开通多语种邮件服务
2012年2月,CNNIC牵头制定的IETF国际标准RFC6531(《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扩展支持国际化邮件》)正式颁布实施。6月19日,CNNIC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利用多语种电子邮件地址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同行发布了全球首封多语种邮箱电子邮件。依据该技术标准,Coremail公司进行了技术实现,并将率先在中国科学院和CNNIC等单位进行部署应用。
5.PC端浏览器已全部实现中文域名无障碍访问
2012年12月,经CNNIC与各浏览器厂商的合作与努力,包括IE7、IE8、IE9、360安全浏览器、火狐浏览器、Safari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世界之窗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百度云浏览器、阿里云浏览器、傲游浏览器、Opera浏览器、QQ浏览器等全部PC端主流浏览器均实现中文域名无障碍访问。
3.3 网站
截至2012年12月底,根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站数量共计268万个,较2011年年底的230万个增长了16.8%,如图3.7所示。
图3.7 2003—2012年中国网站数
(数据来源:CNNIC)
我国网站数量延续2011年的发展趋势,继续增长。在网站分类上,.cn网站数在网站总数中的占比较2011年有所下降,如表3.2所示。
表3.2 分类网站数量及比例
(数据来源:CNNIC)
从分省网站数来看,与2011年年底相比,网站分省数据前十位顺序发生了变动,广东网站数跃居第一位,网站数量占网站总数的16.3%;北京网站数量排在第二位,占整体的14.9%;另外八个省份排名也存在些许变动,如表3.3所示。
表3.3 2012年我国网站分省数据(前十位)
(数据来源:CNNIC)
3.4 网页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页数量为1227亿个,比2011年同期增长41.7%,如图3.8所示。
图3.8 2004—2012年中国网页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CNNIC)
2012年中国单个网站的平均网页数和单个网页的平均字节数均维持增长,显示出中国互联网上的内容更为丰富。其中,平均网站的网页数达到约4.58万个,较2011年同期增长21.4%;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为42KB,增长10.2%。网页数量表和网页更新情况表分别如表3.4和表3.5所示。
表3.4 网页数量表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表3.5 网页更新情况表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3.5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1 899 792Mbps,年增长率为36.7%,如图3.9所示。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如表3.6所示。
图3.9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表3.6 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孟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