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炼金术化“化学”为“科学”
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前辈竭尽心力地钻研炼金术。他们把石头、铅与铁混在一处,另外加入其他特殊的物质,期盼可以成功炼制出黄金白银。当然,现在看来,此种事情是绝对无法发生的。
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在希腊时代的末期,亚历山大港就掀起了炼金术的热浪。在那个年代,人们相信,黄金白银皆为埋于土中的石块以及铁等物质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变化而成。所以,他们猜想,把某些特殊的物质加入石头或者铁中或许无须经过数千年的时间则能够变为金银了。
那个时候,人们都相信金属本身具有生命。所以,被当做可以治疗得病金属的炼金术,也就特别地受到关注。譬如说,铜则为并未成熟的金,而锡则为有麻风病的银。而“圣贤石”与“哲学家之石”则能够治愈此类疾病。
除此之外,人们还相信此类秘方对人体而言也大有裨益,是能够令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原本在亚历山大港流行一时的炼金术在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就转移至阿拉伯地区。到了12世纪中期,炼金术传到欧洲,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那个时候,许多知识分子也十分热衷于炼金术,比如神学家阿奎奈以及哲学家培根。传说,他们曾经亲自观察实验。
甚至连国王也被炼金术所吸引,国王们征集炼金术士,令他们不停地为自己进行实验炼制黄金。

当时的炼金场景
在14世纪初,西班牙的贵族拉蒙·鲁路到英国拜访国王爱德华三世,期盼可以凭借炼制黄金而闻名于世。
拉蒙·鲁路是圣芳济修会的一位修道士。他当时身藏一剂“大小像豆粒一样”的珍稀药品,即所谓的“哲学家之石”。他随后被安置于伦敦塔中进行实验,炼制黄金。传闻,鲁路曾经拿铁、水银以及铅成功炼制了17200万盎司(1盎司=28.3495克)的黄金。之后,由于爱德华三世同法国之间的战乱,鲁路匆忙逃离了实验室,以至于很多金粉都残留在了地板上。
虽然炼金术并没有办法炼制出黄金,不过在人们炼制黄金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了很多化学药品以及化学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在12世纪,人们已经能够制造酒精。
及至13世纪,硫酸与硝酸也可以被人工制造了。
此类发现对加热、溶解、过滤以及蒸馏等化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进行实验需要的烧杯、烧瓶、玻璃棒以及试管等,均为炼金术的意外产物。
因此,炼金术又被称作是“近代化学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