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新几内亚历史与现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国家简况

一 国名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英语: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皮钦语:Independen Stet bilong Papua Niugini,缩写:PNG),简称“巴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名由巴布亚和新几内亚两部分组成。1526年,葡萄牙探险家若热·德·梅内塞斯(葡萄牙语:Jorge de Meneses)在乘船驶往摩鹿加群岛(印尼语:Kepulauan Maluku,又译为马鲁古群岛)时,被海风吹到新几内亚岛西北部的一个海岬,发现土著居民的头发多卷曲,即将该地称之为巴布亚,马来语的意思是“卷发人的土地”(ta na h pepua)。1545年,西班牙(一说葡萄牙)探险家伊尼戈·奥尔蒂斯·德·雷特斯(Yñigo Ortiz de Retez)从摩鹿加群岛赴墨西哥途中,登上新几内亚岛西北海岸,发现当地居民的肤色和自然景观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十分相似。于是,他将该地命名为新几内亚。从此,这里逐渐被人们称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黄建军:《世界知识手册》,南海出版公司,1991,第442页。

二 面积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土陆地面积462840平方公里(约合178704平方英里),海岸线长8300公里,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水域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dyz_681240/1206681266/1206x0681268/, 2015年3月2日浏览。

三 人口

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总数在大洋洲仅次于澳大利亚。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总人口7619000人,男女比例为1.04∶1。20岁以下人口约占48.3%, 65岁以上人口约占3%。人口密度16.46人/平方公里。http://populationpyramid.net/papua-new-guinea/2015/, 2016年12月28日浏览。全国各地区间人口分布相差悬殊,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带、内地河谷盆地及丘陵地区的城镇附近。

四 民族

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族群有800多个。由于氏族部落制度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民族。居民主要是美拉尼西亚人种,约占总人口的98%,包括两部分:生活在本土南部及东南部各省的巴布亚人,头发长而且非常直,显得舒展,约占人口总数的35%;生活在本土北部及沿海各省岛屿的新几内亚人,头发浓密而细小,呈卷发状,约占人口总数的63%。他们血统相同,皮肤为黑色或深褐色,前额后缩,眉脊隆起,鼻翼宽阔,胡须不密,颌部突出。他们既没有非洲黑人的突出厚唇,也没有非洲任何民族的血统,被统称为“太平洋黑人”。其中人数比较多的有恩加人、钦布人、哈根人、马诺人、胡利人、克瓦人等。

另外,生活在布干维尔自治区努库马努群岛(Nukumanu Islands)上的波利尼西亚人、马努斯省西北诸岛上的密克罗尼西亚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欧洲白人及其后裔、澳大利亚人以及定居在各城镇的华人等,约占人口总数的1%。

五 语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上语言最复杂、最丰富的国家。官方语言为英语,广泛使用于教育、广播、商业、较高级的管理和社交场合,占全国总人口的22%以上。地方语言有836种,约占世界已知语言的12%。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概况——语言,http://fanyi.baidu.com/transpage?query=http%3A%2F%2Fwww.indexmundi.com%2Fpapua_new_guinea%2Fage_structure.html&source=url&ie=utf8&from=auto&to=zh&render=1&origin=ps, 2015年12月14日浏览。分为两大语族:讲美拉尼西亚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居住在沿海和低地地区,讲澳大尼西亚语族语言的人大部分居住在内陆地区和高地一带。〔澳〕黛安娜·豪利特著《巴布亚和新几内亚地理》,中山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1974,第9页。皮钦语和莫土语是全国较为流行的地方语言。其中,新几内亚人多数讲皮钦语,在政府部门、传教团体、私人企业与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巴布亚人多数讲莫土语,是国民议会中使用的官方语言,占全国总人口的9.4%。高建中、舒启全:《巴布亚新几内亚》,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第37页。

六 经济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要产业为椰干与棕榈油加工,胶合板和木片生产,金矿、银矿和铜矿开采,原油生产、石油精炼,天然气开发,建筑,旅游等。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口产品主要有黄金、白银、铜、原油、天然气、矿砂、原木和木材、咖啡、棕榈油、可可、椰干、椰油、橡胶、茶、糖、除虫菊、小豆蔻及海产品等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占出口贸易额的2/3。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和运输设备、工业品、食品、燃料、化学品等工业产品。

七 国家元首

1975年9月1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后,加入英联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Ⅱ)为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时,由总督代表英国王室行使和履行国家元首的特权、职责、权利和义务。

八 行政区划

全国共有22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1个国家首都区、1个布干维尔自治区和20个省。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莫马塞、巴布亚、岛屿和高地4个地区。

表1-1 巴布亚新几内亚22个省级单位概况

备注:

(1)2012年5月17日,根据2009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民议会通过的法案,分南高地省一部分设立赫拉省,分西高地省一部分设立吉瓦卡省。

(2)2013年2月,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央政府与新爱尔兰省政府共同签署了新爱尔兰省自治承诺公告,新爱尔兰将完成实现自治必要的法律程序,成为自治省。

资料来源:http://fanyi.baidu.com/transpage?query=http%3A%2F%2Fen.wikipedia.org%2Fwiki%2FEast_Sepik_Province&source=url&ie=utf8&from=auto&to=zh&render=1&origin=ps

九 首都

莫尔兹比港(英语:Port Moresby;巴布亚皮钦语:Pot Mosbi)位于巴布亚海岸中央省境内的巴布亚湾附近(地理坐标为南纬9°25′,东经147°17′),市区建在费尔法克斯湾东岸。以1873年发现该地的英国“蛇怪”号船长、海军上尉约翰·莫尔兹比(John Moresby)的名字命名。1971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宣布莫尔兹比港为城市,并成立了第一届市政委员会。1974年被巴布亚新几内亚自治政府确定为首都。总面积253平方公里,人口约31万人(2014年),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城市、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大使馆网站,http://pg.chineseembassy.org/chn/bxgk/, 2015年11月19日浏览。

十 国家格言、国旗、国徽、国歌、国鸟和国家雅称

国家格言

Unity in Diversity,意思是“殊途同归”。

国旗

1971年7月1日制定并使用。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4∶3。整个旗面由红色和黑色均匀分成右上和左下两个相等的三角形,红色和黑色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民族传统颜色。右上方为红色,象征着剽悍、勇敢;内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黄色极乐鸟,象征着国家、民族独立和自由与幸福;左下方为黑色,代表国家领土处于“黑人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之中;内有五颗白色五角星,其中一星较小;五颗星的排列位置象征着南十字星座(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该国地处南半球。

国徽

1975年9月正式启用。国徽图案为一只极乐鸟停歇在两只皮鼓和一支长矛上。极乐鸟象征着国家、民族独立和自由与幸福;皮鼓和长矛代表着国家的传统文化。下方的文字为“巴布亚新几内亚”。

国歌

1976年7月,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法语:Ville de Montréal,英语:City of Montreal)举办,《啊,起来,祖国全体儿女》作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歌首次进行演唱。

词、曲作者:托马斯·沙克莱迪(Thomas Shacklady)

中文歌词

啊全体子民们起来吧,

歌唱自由把欢乐表达,

感谢上帝欢呼新国家:

巴布亚新几内亚。

从高山到大海把歌唱:

巴布亚新几内亚。

让我们高声宣布独立:

巴布亚新几内亚。

感谢归于无上的天主,

他的善良智慧和仁爱,

父辈的土地自由重光,

巴布亚新几内亚。

让世界听到我们呼唤,

巴布亚新几内亚。

我们独立并享受自由,

巴布亚新几内亚。

英语歌词

O arise all you sons of this land,

Let us sing of our joy to be free,

Praising God and rejoicing to be

Papua New Guinea.

Shout our name from the mountains to seas

Papua New Guinea;

Let us raise our voices and proclaim

Papua New Guinea.

Now give thanks to the good Lord above

For His kindness, His wisdom and love

For this land of our fathers so free,

Papua New Guinea.

Shout again for the whole world to hear

Papua New Guinea.

We're independent and we're free,

Papua New Guinea.

国鸟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鸟是极乐鸟。

极乐鸟又名天堂鸟、太阳鸟、雾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它们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喜欢逆风飞行和在雾中群飞觅食。极乐鸟声音洪亮,舞姿优美,全身羽毛五彩斑斓,尾翼硕大艳丽,腾空飞起,犹如满天彩霞,流光溢彩。极乐鸟在求偶时,先是静悄悄地伫立枝头,低声慢吟,随着清脆动听的歌声,逐渐将身子向后仰,最终倒挂在树枝上,将一身美丽的羽毛全部抖开,如千百条彩带迎风招展。在表演求爱独幕剧时,它总是用眼睛盯着对方,观察对方的反应。雄鸟之间还具有谦让精神,在情敌追求自己的“意中人”时会退避一旁,直到情敌失败,才勇敢地展翅上场。极乐鸟对爱情忠贞不渝:一朝相恋,终生相伴,一旦失去伴侣,另一只就会绝食而亡,是一种令人们仰止的高贵生灵。极乐鸟饮食天露花蜜,造物主赋予它们美妙的形体,赐予它们艳丽的华服,为人间带来幸福和祥瑞,被当地人视为来自天堂的神鸟,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自由与幸福的象征。它的形象镌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的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物品上,融进了国人的心灵里。《巴布亚新几内亚:飞于天堂之中的极乐鸟》,北方网站,http://travel.enorth.com.cn/system/2013/10/18/011381786_03.shtml, 2015年2月7日浏览。

国家雅称

巴布亚新几内亚被称为“极乐鸟之乡”“天堂鸟的故乡”“地球上最后的原生态天堂”“世界鳄鱼之都”“铜矿之国”“潜水者的天堂”“阳光之地”。

十一 重要节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国性的法定节假日都会放假。

元旦:1月1日,庆祝新年的开始,放假1天。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周日,连同复活节前周五的耶稣受难日、周六的耶稣安葬日,之后周一补休1天,共计放假4天。

国家元首生日(英国女王官方生日):每年6月第二周的周一为庆祝英国女王生日而放假1天。

国家纪念日(休战纪念日): 7月23日,纪念在太平洋战争中牺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仁人志士。

国家契约日:8月26日。

独立日(国庆日): 9月16日。

圣诞节:12月25日。

节礼日:12月26日。

另外,每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为公休日。

十二 宗教

宗教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会委员会规定,各种宗教活动都是自由的。

基督教 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多数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流行的教派有罗马天主教派(27%)、福音派路德教会(19.5%)、联合教会(11.5%)、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0%)、五旬节派教会(8.6%)、福音派联盟(5.2%)、英国国教(3.2%)、浸信会(2.5%)、其他新教(8.9%)等。宗教在巴布亚新几内亚,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pua_New_Guinea, 2015年9月25日浏览。

原始宗教 巴布亚新几内亚内地土著居民保留着原始部落的生活状态,大多数居民信仰精灵,崇拜图腾和祖先。也有很多人在信仰西方宗教的同时,继续信仰当地的传统宗教或者土著信仰。

伊斯兰教 197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穆斯林成立伊斯兰协会。2001年“9·11”事件后,穆斯林人数大幅增长,国内建立了15个穆斯林教长领导的伊斯兰中心。截至2013年,当地穆斯林信徒达到4000多名,增长率达500%。现为南太平洋地区伊斯兰宣教理事会(The Religional Islamic Da'wah Council for SouthPacific,缩写:IDCSR)组织成员。

十三 民俗

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800多个部族,种族背景和文化形态等差异较大。另外,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土著居民的社会整合度很低,成为“地球上最原始的国度”。

(一)婚丧习俗

土著男女恋爱时,不允许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来表达,而是各自吹起一种竹制乐器,那时缓时急、时高时低的优美乐曲,便是他们爱情的心声。泥浆人的求爱方式是咬鼻子或是咬睫毛。按照传统习俗,女人只有把对方的鼻子咬破、眼睫毛咬掉,才能显示出对心爱之人的痴爱之心。《巴布亚新几内亚 情人示爱咬掉睫毛的泥浆人》,环球网站,http://travel.sohu.com/20110503/n306679358.shtml? 1304400970, 2015年3月21日浏览。

土著人结婚时,如果新婚夫妇属于同一个族群,就必须在一位妇女家中通宵达旦地唱祝愿的赞歌,男人们跳起太阳舞或月亮舞。而双方亲属则故意板起面孔,情绪激昂,虽假似真地对骂。歌声、欢乐声与亲属的对骂声交织在一起,婚礼的庆祝活动随之进入高潮。金涛:《世界地理全知道》,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第416页。

土著人把夫妻间的吵架看作是最好的娱乐方式。全国各地设有专供夫妻吵架的场所,每当有夫妻对阵时,观赏者便会赶来助兴。当地人民认为吵架吵得越凶,娱乐效果就越好,谁能用最尖刻、最恶毒的语言把对方置之窘境,谁就被看成是吵架高手。双方直到唇舌发僵才会停止,夫妻俩最后会愉快地挽臂回家。李刚:《巴布亚新几内亚怪俗》,《中国民族报》2002年3月12日。

土著人举行葬礼时,全部落的人集合在坟墓旁,将一只小猪绑在墓边,人们对着它不停地赞颂着死者生前的事迹;同时,另一些人则宰杀、熏烤大猪。最后,人们一边享用烤肉,一边缅怀死者。

东部高地的土著部落有一种离奇的对死者致哀的习俗。凡家中遇有亲属死亡时,妇女就要砍下一根手指,以向死者致哀。由于每个家庭总会有人去世,所以土著妇女极少有人十指齐全。王丽娟等:《WTO成员国(地区)经贸概况与礼仪习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第501页。

(二)生活习俗

高地部族的男孩长到6岁时,必须举行入社典礼,用小树枝在鼻孔上穿洞,再将野猪牙或鸟爪等装饰品嵌入洞内。从此,他住进男人集体居住的“公社”,学习狩猎、制作弓箭等技术。

土著人以艳装为荣。男人将动物的油脂和各种颜色涂抹在脸上或身上,使黑亮的皮肤光泽美观,以表示自己不辱祖先的美德。他们身穿草裙,用兽皮或鸟的羽毛做成帽子戴在头上,用动物的牙齿、骨骼或贝壳等串成项链,佩挂在胸前,颈上套一个竹片项圈,每一片代表一头猪。女人的服饰是用野生植物纤维或芦苇制作的腰裙,并且各部落的腰裙款式各异。姑娘们用竹筒雕成耳饰,用果核或红绿色的玻璃球串成项链,打扮得花枝招展。王丽娟等:《WTO成员国(地区)经贸概况与礼仪习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第500页。

土著人有着特殊的刺青文化,青年男子在面部刺文,老年男人在脸、臂、腿和胸部刺文,而已婚妇女则周身刺花。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身图案,都是经过“注册”受政府保护的,其他部落的人不得擅自使用,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侵权,甚至引发部落间的冲突和战争。金涛:《世界地理全知道》,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第416页。

土著妇女有吸烟的习惯,主要是用旧报纸卷烟丝而成。男人喜欢喝啤酒,一个人可连续喝几十瓶,酗酒现象严重。为此政府严格限制酒店营业时间,并规定酗酒滋事要被罚款或坐牢。

土著人有咀嚼槟榔的嗜好,他们的牙齿又黄又红。另外,咀嚼槟榔会形成致癌的化合物亚硝基,并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由此导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口腔癌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专家称槟榔致癌国际公认6成口腔癌因槟榔引发》,中国广播网站,http://china.cnr.cn/xwwgf/201307/t20130715513064264.shtml, 2015年4月2日浏览。

(三)社交习俗

很多土著人迄今仍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部落生活,实行“头人”统治,推选德高望重的人做部落首领。那里没有明显的贫富悬殊,成员之间也没有大的矛盾。

土著人信奉平等原则。如果村里某个人是拿工资的,那么他的工资不仅供家人消费,而且村里的亲戚朋友也可享用。当地学校规定足球训练时,双方必须战成平局,只有正式比赛时才可以例外。

土著人有送礼的习俗,家族之间每隔三年、部族之间每隔十年左右就要举行一次送礼节。其目的是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节前,他们将礼物分包,写上送礼人和受礼人的姓名,集中堆在一起。活动开始时,受礼人手持弓箭、长矛等围着礼品堆纵情歌舞,继而做出进攻的姿势,最后点名送礼,其他人呐喊祝贺。

(四)崇猪爱猪

土著人认为猪是驱魔祛邪、保佑平安的神灵。因此,当地人每家都为猪设立神龛,每晚全家人要向猪礼拜,以祈求平安。有的部族酋长为了表示对猪的崇敬,他们在自己鼻子上挖洞,把野猪的爪尖嵌进去,以此既作为权威的象征,又表示对猪的崇敬。陈洪兰:《古怪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世界文化》2001年第3期,第41页。有的酋长还把野猪的睾丸串起来,戴在手腕上,以表明他的信仰和力量。

土著人衡量一个家庭财产的多少是以猪的头数作为标准。男方向女方提亲的礼物就是猪,并且以男方送猪多少来衡量其财富多少。姑娘出嫁时,父母的陪嫁也是猪。数量的多寡以女子的相貌为标准。

土著男女实行分居。每个家庭有男屋和女屋,女人和孩子跟猪同住在女屋里。夜间,人和猪则顺着躺在一起,犹若爱猪如子。《巴布亚新几内亚节日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pg.mofcom.gov.cn/aarticle/ddgk/zwfengsu/201208/20120808299821.html, 2015年4月2日浏览。

土著人每隔4~6年的1月14日举行一次家猪庆典。庆典仪式上,成百上千的男女放开肚皮,美餐一顿猪肉佳肴,欢庆家族团聚和庆贺家庭成员的成就。沙女:《中外节日纪念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第323页。

(五)当地禁忌

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绝大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罗马天主教,他们忌讳阿拉伯数字“13”,认为“13”不吉利,会给人们带来厄运和灾难。

土著吉米族人忌讳飞狐、猫头鹰和其他长着短嘴的鸟类。因为这些动物没有鼻子,其含义是没有阳性的生殖器。

高地地区的习俗规定男子绝不能提举笨重东西,就是与女人同行时也不例外。如果男子被发现肩负重物,其妻子就要受到惩罚,甚至可能会因此而丧命。

在公共场所,异性之间不能牵手、接吻。与陌生人不能对视、询问姓名。不能从食物或小孩身上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