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
除结论部分外,全书共分6章。
第一章为本书的绪论部分,除了为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准备外,主要解决本文如何界定与描述房地产周期的问题。
第二章在对经济周期理论做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蛛网模型、存量—流量模型等基于冲击—传导的理论模型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成因做出简要解释。本章主要解决为什么会发生房地产周期,或对房地产周期应作何种理论解释的问题。
第三章结合中国区域房地产市场的特性,构建了中国区域市场特性修正的存量—流量模型,并通过参数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市场结构及经济基本面因素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特征模式的决定性影响。由于市场结构与经济基本面因素都属于具有较强地域性的变量,因而模型实际上对房地产周期波动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做出理论解释。
第四章改变了传统房地产周期理论模型中,把宏观(区域)经济变量视为房地产市场外生冲击因素的局部均衡处理方法。在考虑金融信贷市场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房地产周期与宏观(区域)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后果。本章主要解决房地产周期波动是否会反过来对宏观(区域)经济构成影响,以及其动态特征如何的问题。
第五章综合运用HP滤波、谱密度分析及BP滤波等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周期、供求周期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进行经验测度与阶段划分,进而对4城市的房地产周期差异进行简单比较。本章主要解决我国存在什么样的区域房地产周期的问题。
第六章以东、中、西部10个重要城市为例,通过互谱分析等方法测度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周期的相关性、领先滞后关系及波动性差异。本章主要解决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区域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或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第一章、第二章为全书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三章、第四章为理论推导及数理模拟部分,第五章、第六章为实证检验部分。
全书的逻辑框架具体如图1-5所示。

图1-5 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的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