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社团之本:“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最优发展”
第一章 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发展:社团活动的缘起
作为课外活动的一种,对中小学而言,“社团活动”主要是指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结成社团,发展兴趣与特长以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毋庸置疑,社团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社团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其年级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交流的民主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有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为青少年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民主意识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不同兴趣或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和释放个性的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加强指导学生社团组织,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问题在于,在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面临诸多难题,不少学校难以把社团活动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有的校长这样说道:“现在的社团活动,我们想办好也难,一方面师资有限、资金有限,许多班开设不起来,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另一方面,我们的社团老师都是各科任课老师,他们并不擅长指导艺术类、科技类等社团,他们宁可补数学、语文、英语等课,而对于社团活动,他们教得没兴趣,学生自然学得无趣。”
有研究者通过对中、日、美三国学生的调查和比较发现,中国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最为贫乏,没有参加任何课外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的学生比例达70%。
在这些问题当中,以下几个问题尤为突出:社团活动应该秉承怎样的价值追求?如何改进社团活动的杂乱现状?社团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又在何方?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即以一所学校的社团活动的发展脉络为例,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