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技术(AutoCAD 2014教程)(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版前言


FOREWOR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笔者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及AutoCAD的研究应用和教学已有20余年之久,在此期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有不少收获和感悟。笔者感到有必要将其整理出来,作为“阶梯”,与读者进行资源共享,为“进步”尽微薄之力。

本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有下面几个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第一,开篇即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技术概论”,从宏观上阐述了CAD的概念、发展历史、基础技术、基本内容和系统构成,还阐述了几何造型技术、基本图形生成技术、反走样技术、图形变换技术和三维投影、颜色模型、消隐技术和真实感图形等技术。这些都是绘图时需要明确的问题。同时,这对于拓宽AutoCAD的外延,确立AutoCAD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技术中的位置,探知AutoCAD各命令实现的最终根源和理论依据,理解和掌握AutoCAD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会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有助于读者登高望远、高屋建瓴。这一章可以以自学为主。

第二,根据教学经验著录了“上机实验及指导”。学习该课程,应当坚持“弄通理论,重在应用”的原则。弄通理论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要以应用为目标,放眼实际,强化操作,加强实践环节,激励创新意识。“上机实验及指导”在这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也使上机更有针对性,引领读者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快地涉足于工程应用的殿堂,学以致用,成为CAD领域的专门人才。

第三,本书设置了大量的例题,突出了AutoCAD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这不仅使读者熟悉了理论,而且看到了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理论和应用融为一体,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有助于提高应用技能。

第四,专门为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绘制开辟了专章,加强了实际应用,丰富了工程实践。

第五,为轴测图绘制和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开辟了专章。

第六,为AutoCAD与Internet交互开辟了专章。AutoCAD与Internet交互是AutoCAD后期版本的亮点,故专设一章。

第七,书中的所有插图都是AutoCAD的原样照录,或用AutoCAD绘制并复制于屏幕,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AutoCAD的原始信息(颜色除外),有助于读者观察AutoCAD绘制的图形的屏幕效果,并有助于将自己绘制的图形与书中的图形进行分析、比较,并有所感悟,进而发挥创造性。

第八,本书对章节顺序作了精心安排,做到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提高,层层推进,逐步深化,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教学,易于自学,能够引领读者很快进入角色,进而对本书、本课程产生兴趣。

讲述了AutoCAD基础、二维绘图命令、绘图辅助工具、二维修改命令和文字标注各章之后,立即设置了“非专业二维图形绘制”一章,因为此时已经可以进行无尺寸要求的定性绘图(即非精确绘图),这对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迅速展现应用价值十分有益;讲述尺寸标注、图块、绘图环境设置后,设置了“专业二维图形绘制”一章,因为此时已完全具备进行有尺寸要求的定量绘图(即精确绘图)的条件,紧接着是“等轴测图绘制”一章。轴测图绘制之所以放在三维绘图之前,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二维绘图,只不过看起来像三维图形;叙述完所有二维问题之后,接下来安排了三维图形显示与渲染、三维绘图命令、三维修改命令、三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各章,最后是图形打印、AutoCAD与Internet交互、AutoCAD二次开发。整部书思路连贯,脉络清晰。

第九,每个题目操作前进行题目解释说明、分析,针对学生的困惑和易犯的错误,选择性地分析图案构成,指出绘图目的、绘图思路、注意事项,作出有关说明等,这些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方面;有的还介绍题目背景,这有利于拓展知识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大专中专、高职高专、成人教育、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等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技术及AutoCAD绘图教材、CAD技术自学教材、社会CAD技术培训教材和工程技术工作者计算机绘图的技术用书。

建议教师授课时突出重点、难点,讲授主要问题,一些次要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学。

本书由山东建筑大学杜忠友教授、刘浩教授,潍坊职业学院梁国浚副教授编著。为了集思广益,吸收了山东建筑大学的多位教师参与编写:孙晓燕老师、靳天飞老师和李锋老师参与了第1章的编写,刘秀婷老师、姜玉波老师和王晓闽老师参与了第10章的编写,姜庆娜老师、张海林老师和解艳艳老师参与了第13章的编写,李云江老师参与了第18章的编写,赵欣老师参与了第19章的编写。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虽经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但由于篇幅较大、问题复杂等原因,仍不免会有疏漏、不妥甚至错讹,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告知笔者(E-mail:du-zy@163.com),以便再版时将您的意见纳入书中,将本书更好地锤炼成一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技术方面的经典著作。

编著

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