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太平客栈(求支持)
九国降卒人数众多,还不计没来得及统计的西楚降卒,只说八国,足足二十万之众。却不被流放到那生不如死的五国城,只一齐押着送往西楚国都太平城,没人知道是甚么在等待着他们,反正肯定不是好事。听说西楚的米脂婆娘的脸蛋都能嫩出水,咋的,还能领着弟兄们爽快去不成,扯他的卵蛋吧。估计还没到太平城,太平城的原先的百姓早就被赶到五国城了都。
队伍的人多而混杂,九国之间的民风不同,都是降卒,没啥好心境,脾气彼此又不对胃口,这样一来,难免有发生争执。可兄弟们都是在战场上被白起的白马义从打破了胆子的亡国奴,有谁敢去逆随行官兵的鳞?小的打闹,成不了气候,官兵也就由他们去。大的争执也不敢有,找死呢。至于叛乱,国都亡了,天大地大又能往哪里逃呢?
战争是强者的博弈,但却是苍生的枯骨铺就成棋盘。
小娘莫要思情郎,马革裹尸葬沙场,空断肠,空断肠。
人归与否,总是心头挂念,但不归又能如何呢,总不能抛弃了家里的幼子与老人只自个殉情去,乱世中,不求活得舒坦,也求不得,但是总得咬住牙挺住,活下去。
一座边陲小镇,见证了起初的两座城池交锋,到后面的三、四座的纠缠混战。其间镇子的男丁也都被强行抓进队伍里打仗去杀人去,哪个队伍不知道。有的时候,前一天大哥被抓了,第二天藏在地窖的二哥又被另一路诸侯夺了去。
边陲小镇位置偏僻,位于南唐与吴越的边界处。小镇的北边有家客栈,客栈外的僵土里插着根在秋风中晃晃荡荡好像随时折断的破旗,旗上隐约可见模糊的四个字,太平客栈。好一个太平客栈。名字好。真是应景的很。
二十万军队称不上浩荡,途径客栈,得到领队官兵的示意,歇息些许时刻。带头官兵翻身下马,拉开客栈的破败帘子,想进去讨口水喝。
客栈很小,置办的物事也简单,桌子凳子都称不上制做精细,一 看就是手工做的,约莫有十对。
瞧着了官兵,应该是老板娘身份的面如鸡皮的老妇睁开浑浊的眼眸,摇头沙哑开口:“军爷,没东西啦,没男人耕种加上正逢干旱年岁,田里不会有收成,方圆几里的小镇也没瞧见集市,谁也不愿也没能力,都是啃树皮野草熬日子的。”
带头官兵皱眉,:“有水吗?”
老妇摇摇头,:“后厨里有,不敢给军爷喝。”
带头官兵疑惑道:“为何?”
老妇伸手往下一摸,从台面底下掏出个葫芦瓢,瓢里的水散发出令人做呕的恶臭气息,定睛去瞧,有些细小的虫子漂游其上。
带头官兵伸手捂住嘴巴,作势要呕,神色不悦道:“这是怎么回事?”
老妇神色平淡,似乎也不害怕,只是平静说道:“镇上的井早就干涸了,这水是三个月前我儿子给我从三里外的南桥河里打得,儿子孝顺,也不怕吃苦,还有好大的力气,一次能挑两大缸.......”
老妇停了停顿,手在空中上下打量,最终横在与官兵眉头齐平的空中,苦涩笑道:“个头比军爷矮一些,但看着比军爷更壮实。”
正说话间,有一位披袈裟的老僧身如枯木,眼眶凹陷,也缓步走进了客栈,老僧于官兵疑惑间伸手夺过老妇人手中的水瓢,一饮而尽。
老妇苦涩笑道:“智难圣僧,你不带些天龙寺的新鲜水给老朽喝,又何故来抢我这一瓢臭水?”
这位被称作圣僧的老僧眼睛微微眯起,转动手中禅珠:“也幸亏我佛道有所成,有我佛护佑,四个月我未饮水啦,还能活着。对了,我儿可曾回来过?”
官兵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句我儿是何意?
老妇抬头望了眼房梁,嘴唇微微颤动,苦涩道:“死啦,都死啦,跟镇里几个玩到大的小子死一块啦。”
老僧双手合十,默念一声阿弥陀佛,枯瘦脸上现有一抹悲色,却马上敛住神情。手中禅珠却不知为何在顷刻间哗啦啦全部滚落在地!
老僧啊地大叫一声,突然脸色巨变,转身怒道:“我还寻思客栈前这汹汹人群归宿何处,莫不是要被逼着去那必死之地,你今日若造此等业障,有因有果,来日必下铜柱地狱,而且不再有来世轮回,灵魂万劫不复!”
官兵心头如遭巨石敲打,更是如遭大敌,白起将军的意思是坑杀这二十余万降卒,没几个人晓得。官兵刹那间稳住心神,抽出腰间悬挂的长剑,怒道:“哪来的瞎和尚,休得在官爷面前扯淡!”
话尚未说完,剑光已如一道匹练飞虹刺向老僧胸口。
这一变故来得太快,转眼间,客栈内杀机起。
老僧十指交错,举于胸前,怒目圆睁。
“呔!
他竟躲也不躲!
老妇人心思急转,眼看一剑势必要取老僧性命,来不及多想,于慌乱中起身挡住那要命的一剑!
一剑刺穿心口。
官兵本来没想取那老妇人性命,此时见那不知死活的妇人竟敢挺身而出替那老僧挡住一剑,杀意顿时大起,剑可收势但却直直递出。
一剑刺穿老妇人心口之后,官兵抖出一个剑圆,斜斜逼近老僧,老僧身形倒退,双手护在胸前,目光凝视已经躺下的老妇人,不见面目悲喜。官兵忽觉眼前一阵恍惚,似有一道金光乍起却马上消散。清醒后,剑已经刺偏,噗嗤一声,将老僧肩膀袈裟刺出一个窟窿。
老僧肩膀处竟有金色鲜血滴下!
从未见过金色血液的官兵只有呆住,刹那足以,老僧伸出看似缓慢一拳,却避无可避,砸烂官兵心口。
老僧跪坐老妇人身前。
老妇人尚有微弱呼吸,她竭力伸手拉住了老僧的衣袖,神色竟有一丝少女纯情,想温柔嗔语,声音却难免古怪,说道:“我死啦,我找儿子去啦。”
老僧低头在老妇人眉间轻轻一吻,一如当年初遇。
天龙寺。
于佛祖金像前。
禅为幻。
情与色皆为真。
情窦初开的温婉女子与扫地小僧于蒲团上交换温柔,共登人间极乐之境。
佛也是空。
老妇人缓缓合上双目,有两行泪珠滚落。
老僧瞧了眼笑着死去的老妇,似悲还喜,似喜还悲,大笑道:“小僧已入金刚怒目之境。”
他的身形却以难以察觉的缓慢速度消散。
名叫太平客栈的不太平客栈内持续了短暂时间的杀机渐渐淡了下去,只剩下老僧一人枯坐。
里头的刀光剑影并没有影响到客栈外二十余万众,几乎没人听到客栈内传来刀剑交错声。
众人只是瞧着一个落魄而憔悴的枯瘦老和尚走了进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忽然间天地间异象骤起,二十余万众心头同时间猛然一惊。
原本平平无奇于乱世中于大秋风中残旧如垂死老妪的客栈在短短时间内有如笼罩上一层佛光。
有金色光芒凝聚而成的念珠一百零八颗在秋风中猛烈激荡,与此同时,所有人心头涌上景象相同的梦境。
血色的天空,低沉的乌云,有凄厉呼啸自九天闷雷中传来。眼角溃烂,有如墨鲜血从眼眶周围中渗出的无脸瘦马拉着一具面有佛意悲悯像的似人似魔的浑身血污的活物,有如操线傀儡一样,坠入不知高深几许的断崖,断崖下有二十余万头颅与数不清的恶鬼悲嚎。
周公有八梦之解。 解大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