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烟火:《红楼梦》的人生况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乐靠人寻 人富辈高

要说林黛玉虽寄住在外婆家,但身份和待遇俨然还是小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她却放着自在不自在,平日里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地不知为什么,便常常自泪不干。这让人想到,人活得快乐不快乐,并不全在于客观环境,自身的性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人本无悲戚之事,却终日郁郁寡欢,愁眉不展。这么一来,忧愁就会时时与他相伴。有的人善于苦中作乐,终日笑呵呵,那么,快乐也会不邀自来。“昨夜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这种现象启示我们,快乐也是一种习惯,可以培养。有人问一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奥秘,老人说:“咱是乡下人,没知识,只知道快乐。”由此看来,无知无识,会让人无忧无虑。林黛玉聪明绝顶,博学多才,只一个心中常悲,自泪不干,便活得大不如人。

这回书中,凤姐要认丫头红玉做女儿,闹出了一场笑话。原来凤姐错认了辈分,红玉的妈妈已是凤姐的干女儿了。书中交代,红玉十七岁,那红玉的妈妈至少也已三十多岁了,而凤姐不过二十岁出头。这个笑话告诉人们,在旧时代,有钱人大三辈,穷得叮当响的人,就只有屈尊降辈的份儿。说到这儿,又想到《故乡》中,鲁迅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在鲁迅回乡时,怯生生地叫了他一声“老爷”。俗话说:“卑不学恭。”地位卑下的穷人,不用学恭敬自然就会恭敬人。人穷三分低,求人的时候多。所以,凤姐认错干女儿的笑话,叫人笑不出来。

再看探春,《红楼梦》判词中说“才自聪明志自高”,实则她也是个浮上水的角色。赵姨娘说她对正经兄弟太冷淡,只给宝玉做鞋。探春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俗话说:“穷死是家,丑死是妈。”赵姨娘不至于丑到哪儿去,但探春却不愿认这个娘。这又应了一句俗话:“狗咬擓篮的,人敬有钱的。”“擓篮的”是指逃荒要饭的叫花子。

这回书中,林黛玉作了一首《葬花词》,但字里行间全是悲凄之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完全不像出自少女之口。有道是,不怕年老,只怕心老。人只要心不老,即便白发满头,也可以活得青春焕发、充满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