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报告(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水利普查成果总报告

第1章 概述

1.1 省情概况

1.1.1 自然概况

山西省位于华北大平原西侧,西北黄土高原东翼,地跨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流域。东依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部与南部以黄河为界,与陕西、河南两省隔河相望,北跨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四周几乎为高山大河所环绕。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4′~114°33′、北纬34°34′~40°43′。南北长约680km,东西宽约380km,总面积为156271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3%。

按地形起伏的特点,可将山西省境内大体分为东部山地区、西部高原区和中部盆地区三大部分。东部山地区以晋冀、晋豫交界的太行山为主干,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中条山以及晋东南高原和广灵、灵丘、阳泉、寿阳、长治、晋城、阳城、垣曲等山间小盆地组成。西部高原区是以吕梁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由芦芽山、云中山、吕梁山等山系和晋西黄土高原组成。中部盆地区自东北向西南纵贯全省,由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串珠式平行排列的地堑型断陷盆地组成,是本省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各种地貌类型占全省面积比重为:山地约占72.0%,高原占11.5%,盆地平川占16.5%。

1.1.2 气候特征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km,但由于省境东部高山峻岭阻挡,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型气候过渡区。总的特征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全省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但灾害性天气较多,以“十年九旱”著称;因境内南北狭长,山峦起伏,地势北高南低,故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昼夜温差较大。

1.1.3 经济与社会概况

山西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近年来在全力推进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同时,正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当前,山西省已基本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为主要支柱的工业体系,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各种制造加工工业与服务业都在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60.6亿元,这一年全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10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57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80.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974元。

山西省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和吕梁11个地级市,设119个县(市)、区(含市辖城区),总计有633个乡、563个镇、201个街道办事处、30052个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全省常住人口359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37.1万人。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229人/km2,省内有3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9.4%。

1.1.4 河湖水系

山西省河流分属海河上源与黄河中游两大水系流域,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7.8%与62.2%。按照《全国流域水系代码(试用)》,山西省河流属2个流域10个水系,分别是:海河流域的永定河水系(CC)、大清河水系(CD)、子牙河水系(CE)、漳卫河水系(CG);黄河流域的黄河干流湟水至无定河水系(D3)、黄河干流无定河至汾河水系(D4)、黄河干流汾河至渭河水系(D5)、黄河干流渭河至伊洛河水系(D6)、黄河干流伊洛河至大汶河水系(D7)、汾河水系(DD)。

山西省有流域面积50km2标准以上的河流902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0km2以上的河流有7条,按流域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黄河、永定河、汾河、滹沱河、漳河、卫河、沁河;流域面积小于10000km2、大于5000km2的河流有5条,依次为冶河、红河、涑水河、清漳河、御河;流域面积小于5000km2、大于2000km2的河流有21条,依次为沙河、唐河、壶流河、昕水河、三川河、潇河、文峪河、南洋河、浊漳北源、丹河、朱家川河、绵河、昌源河、清水河、姚暹渠、黄水河、淇河、岚漪河、偏关河、浍河、浑河;流域面积小于2000km2、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20条,依次为湫水河、乌马河、浊漳西源、县川河、清漳西源、蔚汾河、杨兴河、牧马河、十里河、恢河、屈产河、乌河、温河、岚河、蟒河、洪安涧河、段纯河、白马河、磁窑河、杨家川;流域面积小于1000km2、大于500km2的河流有50条;流域面积小于500km2、大于200km2的河流有144条;流域面积小于200km2、大于100km2的河流有204条;流域面积小于100km2、大于等于50km2的河流有451条。

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km2以上的河流有872条。省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0km2以上的河流有6条,按省境内流域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黄河、汾河、永定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10000km2、大于5000km2的河流有1条,为涑水河;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5000km2、大于2000km2的河流有21条,依次为冶河、昕水河、三川河、清漳河、潇河、文峪河、浊漳北源、丹河、朱家川河、御河、绵河、昌源河、南洋河、清水河、姚暹渠、黄水河、唐河、岚漪河、红河、浍河、浑河;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2000km2、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22条,依次为湫水河、偏关河、乌马河、浊漳西源、卫河、县川河、清漳西源、蔚汾河、杨兴河、牧马河、恢河、沙河、壶流河、十里河、屈产河、乌河、温河、岚河、洪安涧河、段纯河、白马河、磁窑河;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1000km2、大于500km2的河流有43条;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500km2、大于200km2的河流有135条;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200km2、大于100km2的河流有200条;省境内流域面积小于100km2、大于等于50km2的河流有444条。

另外,山西省河流还涉及内流区诸河流域中内蒙古高原内流区水系1条河流,称弓坝河,流域面积在山西省右玉县有14.1km2

山西省境内常年水面面积在1km2标准以上的湖泊有6个,水面面积在10km2标准以上的湖泊有3个。

1.1.5 水资源条件

山西省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3.8亿m3/a,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67.7%。在可利用水资源量中地表水资源(河川径流)可利用量为51.9亿m3/a,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9.8%;地下水可利用量为50.0亿m3/a,占地下水资源量的59.5%;重复可利用量为18.1亿m3/a。

1.1.6 水利水务发展概况

山西省在“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在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水利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饮水标准进一步提高,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农田水利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进,水保生态建设扎实推进,防洪保安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管理与配置和水生态保护步入新阶段,尤其是大水网建设的顺利实施和积极推进,从而实现了山西水利建设史上的新突破和大发展,为山西省经济建设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水支撑。

2008年以来,山西省投资140亿元开工建设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到2011年底35项应急工程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基本解决了山西工程性缺水问题,地表水调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用水的被动局面初步扭转。

“十二五”期间,即2011年4月,山西省全面启动了 “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大水网建设。大水网将构建覆盖全省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70个县(市、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其供水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9%,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2012年4月前,大水网建设中的四大骨干工程(即中部引黄、东山供水、辛安泉引水和小浪底调水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全面竣工。大水网建成后将实现山西省水资源东西互补、南北相济,彻底解决山西缺水的困难,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实现由水制约向水支撑的根本性转变。

截至2011年底,山西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81.36万亩,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917.41万亩,园林草地等有效灌溉面积达63.9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1290.3万亩,当年实际灌溉面积为1802.26万亩;全省修筑五级以上堤防2943条,总长度为5834.08km;建成水库643座,总库容为68.53亿m3;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85698处,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1918.9万人;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94处、机电井508829眼、泵站3941处;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50482.5km2,修筑淤地坝1.8万座。2011年全省供水总量达到74.78亿m3

山西共有11个市级、115个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全省有49个市、县组建了水务局,其中:市级水务局6个,分别为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朔州市、运城市、忻州市,占全省地级市行政区总数的54.5%;县级水务局43个,占全省县级行政区总数的39%。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县市,在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城乡涉水设施、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1.2 普查主要成果

1.2.1 河湖基本情况

1.河流

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的河流共有902条,总长度为29337km;流域面积100km2及以上的河流共有451条,总长度为21219km;流域面积1000km2及以上的河流共有53条,总长度为7606km;流域面积10000km2及以上的河流共有7条,总长度为3000km。

2.湖泊

常年水面面积在1km2及以上的湖泊有6个,水面总面积为80.69km2,其中:淡水湖3个,盐湖3个;水面面积在10km2及以上的湖泊有3个,水面总面积为72.80km2

1.2.2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1.水库工程

全省共有水库643座,总库容68.53亿m3。其中:大型水库12座,库容39.65亿m3;中型水库67座,库容19.50亿m3;小型水库564座,库容9.38亿m3;已建水库619座,总库容60.24亿m3;在建水库24座,总库容8.29亿m3

2.水电站工程

全省共有水电站163座,装机容量307.58万kW。其中:规模以上(装机容量≥500kW)水电站,大型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270万kW;中型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12.80万kW;小型水电站93座,装机容量23.19万kW;已建水电站76座,装机容量179.15万kW;在建水电站21座,装机容量126.84万kW。规模以下(装机容量<500kW)水电站66座,装机容量1.59万kW。

3.水闸工程

过闸流量1m3/s及以上水闸有2222座,橡胶坝128座。其中:规模以上(过闸流量≥5m3/s)水闸,大型3座、中型53座、小型674座;分(泄)洪闸66座,引(进)水闸128座,节制闸438座,排(退)水闸98座。在所有水闸工程中已建成运行的水闸为729座,在建水闸1座,规模以下(1m3/s≤过闸流量<5m3/s)的水闸工程为1492座。

4.堤防工程

堤防总长度总计为9638.49km。5级及以上堤防的长度为5834.08km,其中:1级堤防160.85km,2级堤防381.13km,3级堤防498.68km,4级堤防2353.54km,5级堤防2439.88km;已建堤防长度为5757.66km,在建堤防长度为76.42km。5级以下堤防长度为3804.41km。

5.泵站工程

全省共有泵站3941座,其中:规模以上(装机流量≥1m3/s或装机功率≥50kW)泵站为1131座,大型泵站13座,中型泵站82座,小型泵站1036座;已建成的泵站1108座,在建的泵站23座。规模以下(装机流量<1m3/s且装机功率<50kW)泵站2810座。

6.引调水工程

全省引调水工程共12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3处,小型6处。设计总引水流量85.24m3/s,设计年引水总量15.87亿m3

7.农村供水工程

全省共有农村供水工程285698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25559处,分散式供水工程260139处。农村供水工程总受益人口2417.25万人,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2223.13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94.12万人。

8.塘坝窖池工程

全省共有塘坝1581处,总容积4263.38万m3;窖池267012处,总容积940.85万m3

1.2.3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

山西省经济社会年度用水量共计747830.93万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93211.97万m3,农业用水447878.29万m3,工业用水141516.20万m3,建筑业用水4351.36万m3,第三产业用水26657.23万m3,生态环境用水34215.88万m3

1.2.4 河湖开发治理情况

1.河湖取水口

河湖取水口2614个,取水量为33.94亿m3,其中:规模以上(农业取水口取水流量≥0.2m3/s或其他用途取水口年取水量≥15万m3)河湖取水口807个,取水量32.16亿m3;规模以下(农业取水口取水流量<0.2m3/s或其他用途取水口取水量<15万m3)河湖取水口1807个,取水量1.79亿m3

2.入河湖排污口

入河湖排污口1149个,其中:规模以上(入河湖废污水量≥300t/d或≥10万t/a)入河湖排污口349个,规模以下(入河湖废污水量<300t/d或<10万t/a)入河湖排污口800个。

3.治理保护河流

全省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为9715.83km,其中已治理河段总长度为3237.40km,占有防洪任务河段总长度的33.3%;在已治理河段中,治理达标河段长度为1807.61km。

4.地表水水源地

全省有地表水水源地76处,其中河流型49处,水库型27处。地表水水源地供水总量为3.81亿m3

1.2.5 水土保持基本情况

1.土壤侵蚀

全省土壤侵蚀面积共计70345.63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70282.57km2,按侵蚀强度分,轻度26706.92km2,中度24171.75km2,强烈14068.72km2,极强烈4277.48km2,剧烈1057.70km2;风力侵蚀面积63.06km2,按侵蚀强度分,轻度60.97km2,中度2.09km2

2.侵蚀沟道

属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类的沟道共计108908条。

3.水土保持措施面积

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总计50482.50km2,其中,采用工程措施治理面积为14247.76km2,采用植物措施治理的面积为36093.10km2,其他措施治理的面积为141.64km2

4.淤地坝

全省共有淤地坝18007座,淤地面积257.51km2,其中库容在50万~500万m3的骨干淤地坝有1116座,总库容92418万m3

1.2.6 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山西省水利系统内法人单位及乡镇水利管理单位总计有2665个,其中行政机关128个,事业单位1296个,企业单位209个,社会团体单位28个,乡镇水利管理单位1004个。从业人员总计有53054人,其中: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4846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335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28127人;社会团体和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从业人员459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有1286人。

1.2.7 灌区专项

1.灌溉面积

全省总灌溉面积为1981.36万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917.41万亩,园林草地等非耕地灌溉面积63.95万亩。

2.灌区

全省灌区总数量2990处,总灌溉面积为1253.22万亩。其中:设计灌溉面积在3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有13处,灌溉面积499.9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万(含)~30万亩的灌区有182处,灌溉面积573.05万亩;50(含)~1万亩的灌区2795处,灌溉面积180.22万亩。

1.2.8 地下水取水井专项

1.地下水取水井

全省共有地下水取水井508829眼,取水量为35.84亿m3。其中:机电井395359眼,规模以上(井口井管内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106186眼,规模以下(井口井管内径小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小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289173眼;人力井113470眼。

2.地下水水源地

全省有地下水水源地140处,取水量为6.72亿m3,其中,特大型水源地(日取水量≥15万m3)1处,大型水源地(5万m3≤日取水量<15万m3)10处,中型水源地(1万m3≤日取水量<5万m3)52处,小型水源地(0.5万m3≤日取水量<1万m3)7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