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术业有专攻,别再强求全能型人才
在团队中全能型人才属于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往往只有一点或几点专长,远远不能满足团队的所有需求。然而纵观那些取得巨大成就、有一番作为的人往往只有一技之长。一技之长如果能被运用好,反而会成为巨大的优势。
案例2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有人向林肯投诉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看到格兰特在领军作战上的才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并说:“我倒想知道他喝的是什么牌子的酒,我想给别的将军也送上一两桶。”
林肯懂得用人之长,也是好不容易才学会的。格兰特将军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而在此之前,林肯的用人标准是必须选没有重大缺点的人,结果他先后选用的三四位将领都在战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用人必须要重视对方的一技之长,并将其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知人善任。
用人贵在用其长,清代诗人顾嗣协作有《杂兴》一首,可共欣赏之:“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浅显易懂的古诗,形象地告诉我们用人之关键在于善于用其长。作为管理者倘若能以这样的眼光看待人才,对许多所谓的“全才”也就不强求了。
常常听身边从事管理的朋友抱怨下属总有很多问题,其实笔者以前也是这样,总觉得下属办事不力,自己累得身心俱疲。但后来笔者偶然发现,其实只要改变一下思路,下属远比管理者想像得要“有才”。
案例3
笔者曾经面试过一位下属——小陈。在看过他的履历后,感觉就只有两个字——平庸。可能因为他以前的工作总是不顺利,因此也显得很不自信,见面后给人的整体感觉很萎靡,不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信心满满。不过在他简历中,有一点与众不同的信息,他高中居然复读过四年。笔者很快了解到,正是这一点使他不断遭受嘲笑,也使他在应聘中屡屡受挫,可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个能坚持复读四年的人,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双面性,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有优势的一面也有劣势的一面,在这个领域做得不太好,在另一领域可能就是个行家。识人用人就是发现其所长,而后善用之,这应该成为每个管理者对待人才的正确态度。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要总希望下属多才多艺,以一当十,而应该努力发现每个人的长处,运用其长处,实现专人专职。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做。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下属。一个下属可能擅长做好这部分的事情,另一个下属可能对做其他部分得心应手,管理者应当合理分配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使用部门的资源。
其次,遇到问题或者挫折时,不要一味地批评下属,管理者要从自身查起,要习惯做到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是管理者自己做这件事情,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失败的概率又是多少,管理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入手,如何解决。管理者的宽容,并不会让下属认为其管理不力,反而更多下属会以更多的努力来回报团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一个管理者应该放下苛求,不要过分要求每个下属都多才多艺。这是一个需要专才的时代,也是一个十分包容的时代,团队早已不再刻意强求员工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