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不要迷信学历,它并不代表一切
现如今是个知识竞争的时代,高学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不能代表一切。学历,代表的是曾经的求学经历、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学以致用还要看后来的实践。尤其是在工作中,文凭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因此,管理者在选人识人时不要单纯地只看学历。
学历只是步入职场的“敲门砖”,能力才是真正的“通行证”,团队需要的是知识能力兼备的人。而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曾有一段时间,很多人热衷于考证,引发了一股“考证热”,而如今人们已经理智了很多。这是因为,团队发现所招聘的有很多资格证书的“高文凭”者,其中不乏眼高手低之人,这些人只挑高管高薪,却没有实干能力,给团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现在团队越来越看重下属的个人能力,学历则成了一种参考。
案例4
据说,索尼公司有1万多名雇员,他们自从进入公司起学历就被封存起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去公平竞争。在工作中大家不论学历高低,只比能力大小。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公司高端科技人员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学历不高但善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普通学校毕业者。这些人使得索尼公司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公司,高端产品不断问世且畅销世界。
能力是生存的最佳保障,是职场上最可靠、最有效的通行证。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那些不思进取、只知“抱着文凭睡懒觉”的人,很可能会跟不上社会的步伐。
团队雇用下属是为团队服务,首先注重的应当是下属的工作能力,而且下属不只要有能力,还要认同团队文化,能够融入团队之中,与团队同事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如果以学历为单一标准来挑选人才,而忽视了对下属其他方面能力的考查,也许就会错失一些低学历、高能力的人才,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占据着团队的重要职位的情况。
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权衡学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呢?可以按照以下两点来做。
(1)将学历和能力结合起来
学历和能力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统一起来。学历可以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丰富的知识积累可以为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管理者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也不能矫枉过正,对学历高的人产生排斥心理,错过学历与能力兼具的人才。管理者要以才能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评价。
(2)建立健全的考查体系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有独特的眼光,并为团队建立健全考查体系,这样才能选拔出最适合团队环境且能在职位上发挥出最大才能的团队成员。切不可用单一标准来衡量下属,这样不仅会影响下属的发展,团队也可能会因此而蒙受损失。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但它并不是一个迷信学历与资历的时代。因为很多时候,无论是学历还是资历,都并不一定会代表能力。一个人拥有高学历、拥有丰富的资历,并不代表他拥有胜任每份工作的能力。所以,一个管理者在选择人才时应该把个人的能力放在首位。